2025 VS 2024,企业出海的变与不变

Wait 5 sec.

长按扫码▲立即报名2025年6月19日—6月20日,“生而全球·共融共建”第二届出海全球峰会,与1500+企业出海掌舵人狮城再聚,探索中企出海从“产能迁徙”到“文明共生”的新路径。【点击马上报名】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去年六月,来自五湖四海的1000多名企业家齐聚新加坡国立大学。五十多位专家学者、政商代表共聚一堂,在首届出海全球峰会暨2024年中产业高峰论坛上,与企业家们一同擘画出海增长路径及品牌全球化未来。转眼间“生而全球·共融共建”第二届出海全球峰会又将启幕。这一年间中企出海的大趋势依旧澎湃。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到10244.5亿元人民币,增长11.7%,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5万亿元,同比增长7.1%。扬帆出海,已经成为了中国企业的战略选择。当量变引起质变,中国企业正在从“产品出海”“产能出海”向“品牌出海”转变,“出海”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方向、新方法不断涌现。如今回看,企业家们激战海外的成功经验,与去年峰会上嘉宾们的真知灼见形成了相互印证,让我们一起来梳理回顾下吧。“全球化一定会继续”“全球化一定会继续,一定会发展,只不过调整了方向,改变了特征,主角发生了变化。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认为现行的全球化损害了他们的比较优势,因此要阻止全球化的继续扩展。”首届出海全球峰会顾清扬教授演讲现场去年出海峰会上,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顾清扬道明了全球化浪潮的新变化。他认为,全球化并未结束,而是换了形式,对出海企业有了更专业的要求。在更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下,每天都可能有新变数,要想在每一个市场都能活下去,构建全球供应链网络,是企业家们参与博弈的重要筹码。2024年,在东南亚、在中东、在中亚、在北美、在非洲……一座座中国工厂拔地而起,搭建供应链、开启全球化的深入之路。从产品出口到产能出海,再到本土化建设,中国企业通过构建完整的海外产业链,推动出海模式加速升级。“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19世纪是欧洲人的世纪。当时欧洲人拥有最具活力和最成功的经济,欧洲国家强大到可以征服和殖民整个世界。20世纪是美国人的世纪。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体系和充满创新的社会体系,在不开枪的情况下击败了强大的苏联。苏联解体后,美国和欧洲变得非常傲慢,有学者认为历史已经终结了,西方的制度不用更改了。当西方陷入了沉睡时,亚洲的中国和印度却觉醒了,建立了市场经济体系,吃到了全球化红利。由此,亚洲成为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数据显示,2000年美国的GDP是中国的8倍,今天只是中国的1.5倍。我相信中国GDP迟早会超越美国。所以说,21世纪是亚洲的世纪。”首届出海峰会上,新加坡驻联合国前大使、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所卓越院士马凯硕老师重点强调了亚洲市场的机会。首届出海全球峰会马凯硕演讲现场正如马凯硕老师的判断,东南亚不仅成为了中企出海的重要目的地,更是成为了中企出海重要的增量市场。对外投资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对东盟地区投资增长较快,较上年增长12.6%,主要投向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国。上月末,潮玩品牌泡泡玛特公布了2024年业绩,在50.7亿的海外营收中,东南亚以24亿的收入领跑海外业务,交出同比增长619.1%的惊人成绩,落子四年即卖爆南洋。另外在文娱行业,网易携游戏《巅峰极速》占领泰国、马来西亚、泰国多地免费榜单榜首;2024年中国出海微短剧单月收入突破5970万美元,下载量增长高达1893%,而东南亚以超780万次的下载量位居第一……在看似卷无可卷的亚洲市场,企业家们交出了实实在在的战报。中国企业家熟悉的商业剧本正在全球新兴市场再度上演——这些国家快速崛起的中产阶级正成为新一代消费主力军,催生出规模庞大的增量市场。过去我们“时间换空间,用市场换技术”的招商打法在如今换了主客,发展中国家与出海中企达成不言而喻的利益默契,中国企业家打出了一条血路,力证其市场仍然大有可为。“学会付出,才能在当地扎根”过去许多中国企业对出海满怀信心,想当然地认为能对东南亚、墨西哥、中亚等产业承接地进行商业模式或者产业发展上的降维打击,但随着中国企业出海的日益深入,企业家们逐步发现,唯有扎根当地才能真实地获得当地市场的成功。正如去年峰会上财经学者秦朔所言:“对中国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可能不是能力的‘溢出’,而是对所到地的‘付出’。开拓一个海外市场,要学会付出,要让利益相关者感受到你对他们是有价值的,只有这样做,你才能长期扎根当地。”首届出海全球峰会秦朔演讲现场去年6月,比亚迪乌兹别克斯坦工厂首批新能源汽车下线。这家与乌方合资、比亚迪占40%股份的工厂面向中亚市场,全部建成后将达到30万辆。从产品出海到产能出海,比亚迪为当地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赢得了市场认同,如今比亚迪疾驰在中亚街头,成为当地精英阶层的身份标签,口碑反哺市场,实现了正向循环。人心占有率就是市场占有率。“中国企业去其他国家出海投资,一定要带着带动当地的想法,不要让别人感觉你们是去剥削的。”去年峰会上马来西亚伟事得总裁导师罗炜雄点出了过去许多出海人现实中遇到的关键问题。对于承接国家来说,谁能有耐心留下来互惠互利,谁才是真正的朋友。在出海企业开拓市场的过程中,比的不再只是全球化品牌的迁移和扩散能力,企业对出海模式和本土市场基础设施、政策法规的理解,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事实证明,野蛮生长的时代已经过去,近年快速获利的出海玩家,反倒是那些耐得住寂寞的长期主义者。“产业集群有机会为出海赋能”“在全世界所有的制造业者里,没有一个国家的人像中国人那么喜欢抱团,没有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像中国一样拥有那么丰富的产业集群。我们看到在东南亚、在墨西哥都有很多中国工业园区,我们需要把国内打造产业集群化的部分能力搬到海外。新加坡在二三十年前帮我们打造过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但那个基本上还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镇’,如今我们在国内做了很多以产业上下游供应链为主的产业集群,这部分的经验完全有机会为出海赋能。”去年的峰会上,吴晓波老师的演讲言犹在耳。首届出海全球峰会吴晓波老师演讲现场2024年中国产业龙头出海的大船乘风破浪,带领许多国内的供应商尾随其后,满载而归。许多领航者在各国建立了工业园区,拥抱出海中企。去年,华立集团在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继泰国、墨西哥中国工业园区后的第三个出海园区。截止去年年底,数百家企业已经入驻海外的华立园区,把这里作为出海第一站,逐步融入海外社会化和文化并向外辐射,拓展自己的海外版图。新一轮中国企业出海热潮中,在海外搭建平台,产业链主企业团结上下游企业共同出海,不断完善产业链配置布局已经成为共识。2024年9月,华商出海产业服务联盟正式成立,这是由吴晓波频道联合建发股份等出海产业服务机构发起的一站式抱团出海社群,目前联盟中已有2000+企业,200+企业出海服务机构,社群中大家互通有无,链接资源。利人利己,合作共赢,抱团借力,才能把蛋糕做大,生意做长久,这是许多出海中企立足当下格局迫切需要做出的思维转变。他年机锋,今日犹在明灯引路。在今年经济脱钩愈演愈烈的趋势下,全球市场迎来了新的变局,企业出海浪潮已成浩荡之势。在多变的态势下,找到出海方向、找到应对之道、找到成功经验就显得格外重要。2025年6月19日—6月20日,我们再聚新加坡,“生而全球·共融共建”第二届出海全球峰会暨2025年中产业高峰论坛将邀约国内外经济学者、专家、各国政府相关负责人、知名出海企业家等,与1500+企业出海掌舵人将齐聚狮城,共同探讨中国出海从“产能迁徙”到“文明共生”的新路径。点击按钮▼立即报名本届峰会亮点:1. 强大嘉宾阵容聚焦全球化3.0时代的破局与重构。在“逆全球化与新全球化”的时代命题下,邀请50+全球经济学者、知名企业家、各国政府相关负责人等,从宏观趋势前瞻、企业真实成功经验、行业发展脉络等维度共论中国企业出海风向,为中国企业在大出海时代中指明方向与路径。2. 供应链与生态协同为出海企业赋能。深入关注当前经济变局下带来的全球产业链重构机遇,邀请当前产业链研究专家、产业链各节点代表企业、中国企业出海的优秀服务商等,通过主题探讨、晚宴交流、护航者专展等形式,与超过1500+中国出海企业家代表,共同建立全球化资源链接圈层,让中国企业的出海之路更加安全、高效、便捷。3. 探索本地化战略的实践方法论。中国企业出海不仅要“走出去”更要“走进来”,完成“从产品输出到文明参与者”的路径转变。通过出海落地企业方法论以及东盟、中东、中亚、欧洲、北美等中国出海热门地区的政府与商协会对接,让出海企业的本地化战略不再是空谈,与各国商会、行业协会资源,构建长期信任关系网络。4. 《2025中国企业出海人才培养报告》发布。发布《2025中国企业出海人才培养报告》,关注中国企业出海的最大卡点“人才”的解决方案,为参会者系统性梳理“出海人才现状”“出海人才核心能力评价体系”“出海人才培养建议”三大方向。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