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志平:今天的企业是经营出效益

Wait 5 sec.

做企业来讲要重视三件事: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企业家精神,三是经营机制。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李欣编辑|米娜图片来源|中企图库4月18日~19日,由《中国企业家》杂志社主办的2025(第十七届)商界木兰年会在北京举行,围绕“大变局下有效的经营者”的主题,著名经营管理专家、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首席专家宋志平作了演讲。宋志平演讲的核心要点如下:1.经营是做正确的事,着眼于提高效益,是开源、多赚钱,从市场中汲取三桶水;管理是正确地做事,着眼于提高效率,是节流、少花钱,干毛巾也要拧出三滴水。企业领导者应将主要任务转向经营,把管理工作下移。2.上世纪是生产管理时代,管理能带来效益;如今进入经营管理时代,经营的重要性凸显,经营出效益,经营不善即使管理好也可能失败。3.创新有风险,企业家创新要讲求有目的、有质量、有效益,与科学家创新不同,既要创新还得有效益或创造价值。以下为宋志平的演讲实录(有删减):特别高兴前来参加每年一度的木兰年会,其实我以前也参加过几次木兰年会,有现场参加的,也有线上参加的。我记得有一次现场参加,会场坐着1000多名女企业家。今天在座的有不少的男同志,女企业家的事业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参与,所以我觉得也特别高兴。今天,我们召开的木兰年会,是企业界巾帼英雄一年一度的盛会。一提到女企业家,我脑子里总会不由自主地思考她们的特点,至少有以下几点尤为关键。第一点,她们的直觉特别好。第二点,她们更懂得精细管理,会过日子。第三点,她们的韧性特别足,可能有更强的应付困难的能力。第四点,她们更充满爱心。女企业家做企业往往面临更多的困难,因为可能还得照顾家庭,还得培育儿女,同时还要做一番事业,就增加了很多的困难。但是中国的女企业家就像过去一样,妇女能撑半边天,今天中国的女企业家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成绩,无论是在座的还是不在座的众多女企业家,已然成中国经济中的一股磅礴力量。在此,我向各位女企业家所做出的贡献和取得的成绩表示由衷的敬佩。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大变局下有效的经营者”,先说说我们遇到了什么样的变局,当然影响变局的因素很多,但是我觉得有三方面可能是最主要的。第一,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大家都有体会。第二,国内经济转型,我们从高速增长进入高质量发展这样的一个新时期,过去挣大钱、挣快钱、挣热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我们要进入一个高质量发展的社会,许多的企业不适应。同时我们不少企业遇到了经营的困难,在这些面前,我认为一方面要积极正视困难,另一方面要坚定信心。第三,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我们刚才讲到了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最近的一个代表就是人工智能,大家都知道春节期间我们发生了几个现象级的事件:先是DeepSeek横空出世;而后宇树机器人在中央电视台春晚舞台上扭秧歌;再就是《哪吒2》票房达150多亿元,加上相关衍生产品销售超过300亿元。这些变化是巨大的。这些变化给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企业都带来了两个问题:越来越多的不确定性,环境不确定、技术不确定、经营也不确定,在这么多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同时,我们发现这些年活干得越来越多,但是效益却不如以前了,怎么能够解决我们的经济效益增长?这其实是今天企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我也想给大家讲讲,这个时候,从经营和管理的角度上来讲,应该怎么做。美国人讲管理学,其管理学包含经营的内容,像战略就是管理的一部分;日本人则是讲经营学;而我们则将经营与管理合并为一体。中央提出要“支持和引导各类企业提高资源要素利用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在上个世纪的生产管理时代,企业多生产即可,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都能售出,因为当时是短缺经济,管理不仅能提高效率,还能带来效益,所以有管理出效益的说法。但到了本世纪前二十年,在不确定性环境下,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经营,需做出正确抉择。如今,经营出效益,若经营不善,即便管理有方、产品质量上乘,可能在市场上还会失败,这就是今天我们做企业的特点。什么叫经营,经营是做正确的事,目的是提高效益,是眼睛向外、是开源、是多赚钱、是从市场上多赚三桶水;管理是正确地做事,目的是提高效率,是眼睛向内、是节流、是少花钱、是干毛巾也要拧出三滴水。讲这个,并非否定管理的价值,而是凸显经营的重要性。所以今天我们企业的领导者应该把主要任务转向经营,思考在不确定性下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而把管理工作下移给部下,让大家都做好。如今,不少企业遇到问题时,往往首先从管理层面寻找原因,眼睛向内强化管理,然而,实际上问题可能源于经营决策的失误。因此,我们不应用过度的管理来弥补经营上的失误。这是我想表达的一个观点。如今我们实际上已步入经营管理时代。上个世纪的100年被称为生产管理时代,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到福特的流水线生产,再到丰田的精益管理,核心主要就是管理。而在这个世纪,我们的任务在于经营管理,既要注重经营,也要做好管理。尤其作为一把手来讲,应格外重视经营。有人说,我认识到经营很重要,但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呢?我记得在1966年,也就是59年前,彼得·德鲁克先生写了一本书。在那个管理热潮的时代,他出版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当时就提出了如何做个有效的管理者。他发现,许多管理者其实做了很多无效的工作,比如说在时间管理上,大量的管理者忙忙碌碌,但并没有把时间真正聚焦在核心的管理工作上。这本书即使在今天,依然是畅销书。我近期也给大家写了本书,我写书的目的,是将自己的经验与教训分享给年轻一代,给大家插上路标,把我们过去踩过的坑、走过的路都如实地告诉大家。我去年8月出版的一本书,名为《有效的经营者》,讲的就是作为经营者如何更有效。我归纳并提出有效的经营者的五项任务:第一件是正确选择,包括如何精准地选择战略方向、业务领域以及合适的人才,我认为这三点至关重要,因此将其置于首位。因为在当今时代,若选择失误,就会大错特错。具体而言,首先要着眼于战略选择,其次为业务选择,最后是人才选择。第二件是有效创新。今天大家都知道创新很重要,但是坦率来讲,创新有风险,是有风险的一项经营活动,不创新等死,盲目创新会找死,而且死得更快。如何做到有目的、有质量、有效益的创新?这是我们企业家创新的一个关键点,科学家创新是有新就创,但企业家创新既要创新,还得有效益或创造价值,这正是其难点所在。第三件是资源整合。今天对我们做企业的来讲,不见得都是在核心业务、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滚雪球式的自我发展,另一种关键的方式是整合资源,今天考验我们很多企业家的不光是创造资源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整合资源的能力。坦率来讲,资源整合同样伴随风险,因此制定正确的战略至关重要,并且整合后的企业文化融合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这些因素对于企业的成功同样重要。第四件是创造价值。企业如何能够赚到钱?从更大的价值层面上讲,叫社会贡献率,一个企业的员工收入、税收,包括银行利息,也包括利润,如果狭义上讲就是我们的利润,我们企业创造了多少利润,如果是上市公司有多少市值,这些都是企业价值里的重要内容。企业如何创造利润呢?在我们经营中有一个小公式叫利润=销量×价格-成本,这个公式虽然简洁,却包含了经营的关键信息。中国企业家往往重视销量和成本,却容易忽视价格。有观点认为价格由市场决定,应随行就市,或认为价格是由销售员确定。实际上,作为企业,尤其是供应商,应首先关注价格。在过剩行业中,我主张从量本利到价本利,稳价保量降本,适当减点量都可以。如果是上市公司,该如何创造价值?是否有提升价值的有效方法?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指出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以提升自身质量为基础,为提升投资者回报能力和水平而实施的战略管理行为。为什么在同一个行业、规模相当的公司中,有些企业的市值很高,而有些却相对较低呢?这就回到了市值管理的问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依法合规运用并购重组、股权激励、现金分红、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披露、股份回购等方式,推动上市公司投资价值提升。第五件是共享机制。我觉得做企业来讲要重视三件事: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企业家精神,三是经营机制。这三件事缺一不可,党的领导是方向和原则;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带头人在企业里是稀缺资源;共享机制、经营机制讲的就是企业的效益和员工利益之间的关系。其实早在300年前,清朝晋商就有“银股”(金融投资者)与“身股”(经营者)按各50%的比例分配的模式,如今看来,这种分配方式仍具先进性。也就是说我们能不能让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共享企业创造的财富?观察当今企业,无论是央企、国企还是民企,机制健全的企业才能发展良好,缺乏有效机制的企业则难以为继。所以我常讲,有机制做企业不需要神仙,没有机制神仙也做不好企业。所以我希望大家在做企业的时候,这三点都要重视:一是党的领导,二是企业家精神,三是人力资本和金融资本共享的机制。新闻热线&投稿邮箱:tougao@iceo.com.cn。END 。值班编辑:王怡洁  审校:张格格  制作:王仪琪关注“中国企业家”视频号看更多大佬观点和幕后故事[ 推荐阅读 ]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