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暑气蒸腾靠空调“续命”的夏天古人咋过?走,一起穿越到古画里纳凉7月4日10时,灵境·人民艺术馆限量发行“清凉夏韵”数字水墨,以《柳院消暑图》《九成避暑图》《纳凉观瀑图》及宋代赵大亨作品《薇亭小憩图》、清代董邦达作品《夏山欲雨图》五幅古画为原型,分别制作成五款高清数字作品,其中《柳院消暑图》《九成避暑图》《纳凉观瀑图》《薇亭小憩图》为普通款,各发行1000份,每份定价38元;《夏山欲雨图》为特别款,发行300份,每份定价99元。同时,推出拥有独立编号的《夏山欲雨图》数字作品及原画尺寸的仿制画,发行1000份,每份定价999元。柳院消暑图九成避暑图纳凉观瀑图薇亭小憩图夏山欲雨图此外,凡购买以上任意一款数字作品且编号尾号为8的用户,均可免费获赠“江亭避暑图(金色)-沈周”数字作品一张(可累计叠加)。江亭避暑图(金色)-沈周“清凉夏韵”数字水墨已取得ISBN版号,将通过数字出版的形式发行,在人民灵境链上进行区块链认证,并在灵境·人民艺术馆数字出版作品平台进行个人藏品的统一管理。该作品具有唯一编号、永久存证、不可复制、不可篡改等特性。灵境·人民艺术馆注册用户可通过“灵境人民艺术馆”微信公众号菜单“藏品专区”进行购买。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有许多与消夏、避暑主题相关的“夏景图”“消夏图”“纳凉图”等。画家以巧思妙笔表达有关夏天的物华万千、生活意趣,营造出饱含自然人文意蕴的意境。古人如何过夏?诸多传世“消夏图”为研究者提供了图像依据。这些画作不仅记录了古人在夏天的生活方式,也为今人了解古代社会风俗及其蕴藏的文化观念提供参考。“清凉夏韵”数字水墨的发行,是灵境·人民艺术馆在传统文化数字化上的持续探索,创新使用数字技术品读古人笔下丰富的夏景,领略古今交融的美好图景,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新的魅力。责编|翟巧红 编辑|张素玲来源|灵境·人民艺术馆 阅读原文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