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呈现|G20看南非:非洲投资前沿,全球贸易窗口

Wait 5 sec.

今年的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将在南非举行,这是G20自1999年成立以来首次落地非洲大陆,凸显了非洲大陆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峰会以“团结、平等和可持续”为主题,旨在推动非洲发展议题更深地融入G20议程。在先期举行的G20外长会和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上,南非总统拉马福萨(Cyril Ramaphosa)呼吁G20成员国采取行动,重建对多边主义的信心,以建立一个更具韧性、更可持续和更平等的全球经济。南非政府的表态展现了对多边主义和公平、开放贸易体系的支持,料将为世界经济体系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在G20“团结、平等和可持续性 ”议程主题的指引下,南非正在推动变革性讨论以塑造非洲和全球的进步此外,作为G20的官方对话机制,二十国集团工商界活动(B20)已于今年2月底在南非率先启动。约900位来自G20成员国的商业领袖组成八个议题工作组,为G20制定全球经济增长与治理方案建言献策。这一进程将持续至11月举行的B20峰会,该峰会将早于G20领导人峰会召开。本届B20聚焦贸易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及气候变化,强调通过创新驱动、投资激励和构建韧性经济体,实现包容性增长与共同繁荣。南非在这些领域的优秀实践,已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事实上,凭借持续推进的经济结构性改革、与中国及欧美主要经济体的稳健经贸合作,以及经济特区(SEZs)、公共—私营部门合作伙伴关系(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 PPPs)等政策导向型发展模式,南非正日益成为全球投资者青睐的市场,其投资环境预期稳定、发展潜力巨大。中国与南非在新兴行业的贸易投资互补性强、前景广阔南非政府在G20会议上支持开放多边贸易体系、抵制保护主义的宣誓,为各国企业赴南非投资派下了“定心丸”。作为非洲大陆投资前沿,南非长期以来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资本,其中欧洲占对南非累计投资额近70%,北美占近20%。目前,在南非拥有资产的外国公司投资大多集中于采矿、制造、金融、石油加工和销售等部门。中国对南非投资主要集中于电力能源、基础设施、矿业等领域,而随着南非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政府鼓励外资进入高附加值产业,绿色能源、数字科技等新兴行业正成为两国未来投资合作的新亮点。今年2月,南非外长拉莫拉(Ronald Lamola)会见出席G20外长会的中国外长王毅时表示,南非欢迎中国扩大投资,深化在经贸、基础设施、能源、新兴产业等领域的合作。同期,南非副总统马沙蒂莱(Paul Mashatile)在会见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率领的中国企业家代表团时,更明确表示南非继续优先考虑中国企业对汽车和能源领域等目标行业的新投资,并协助扩大南非的矿业和制造基础。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等方面的技术和生产优势,与南非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南非财政部宣布将投入10亿兰特专项资金,支持本土新能源汽车及电池生产项目,推动相关制造业发展。今年稍早前南非还通过法律,自2026年3月起,在南非投资生产电动汽车和氢动力汽车的企业可享受150%的税收减免政策。这些举措不仅将推动南非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转型,也为中资企业进入南非市场提供了优惠条件。此外,南非正积极引领非洲绿色采矿价值链的发展。南非拥有丰富的太阳能、风能,以及可用于绿色制造的金属矿产资源,同时具备全球领先的深井采矿技术1及现代矿业体系。作为南非重要的收入来源,矿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是吸引更多国际投资的关键。南非经济特区与PPPs模式持续吸引全球私有资本2025年,随着发达经济体降息预期增加,以南非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将迎来更多国际投资。而南非国内丰富的基础设施、能源及制造业投资项目,也为国际资本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其中,公私合营(PPPs)和经济特区(SEZs)这两大引擎,正推动南非持续激发私营部门投资的活力与信心。近日,南非财政部长戈东瓜纳(Enoch Godongwana)在2025年财政预算演讲中宣布,南非公私合营(PPPs)的新规定已最终确定,并将于2025年6月1日生效。新规明晰了私营企业参与PPPs项目的申请流程,强调要加快PPPs项目落地和财务结算,并降低私营部门的准入门槛,以提高资本吸引力。未来三年,南非公共基础设施支出将超过1万亿兰特,主要集中在交通和物流领域、能源基础设施领域以及水和卫生领域。这些项目为全球私营资本提供了广阔的投资与合作机会。南非的经济特区发展模式深受中国成功经验的启发。早在2000年,南非政府便启动工业开发区(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s, IDZs)政策,旨在提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为进一步完善园区发展体系,2012年,南非政府将原有四个工业开发区升级为经济特区(SEZs),并于2014年通过《经济特区法案》(Special Economic Zone Bill),为企业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政策支持。特别经济区内企业所得税降至 15%,区外企业为 28%;特别经济区内海关管制区企业可享受进口退税和豁免增值税以及快速清关服务。南非仿照中国的成功模式,在全国建立了 11 个经济特区截至目前,南非共设立了11个经济特区,分别是:库哈经济特区(东开普省), 东伦敦经济特区(东开普省),理查兹湾经济特区(夸祖鲁-纳塔尔省),杜贝贸易港经济特区(夸祖鲁-纳塔尔省),萨尔达尼亚湾经济特区(西开普省),亚特兰蒂斯经济特区(西开普省),马卢蒂经济特区(自由州省),穆西纳-马卡多经济特区(林波波省),奥立佛·坦博国际机场经济特区(豪登省),恩科马齐经济特区(姆普马兰加省)和茨瓦内经济特区(茨瓦内即比勒陀利亚,豪登省)。南非加速关键领域结构性改革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为南非推进关键领域的结构性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撑,而稳步推进的改革料将进一步释放南非的经济活力。目前,南非通胀水平已降至三年来最低,实得工资水平在2024年第三季度创下历史新高。普华永道预计,如果正在进行的公私合营第二阶段顺利推进,南非将在2025年创造多达47万个就业岗位,相当于过去一年增量的两倍。这一系列积极的经济信号极大地提振了市场与消费者信心。据南非财政部统计,2024年推动的经济改革中,近94%已完成或取得重大进展。基于对南非稳定电网、提高货运和港口运营效率等改革的乐观估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今年1月上调了南非的中期经济增长预期。未来三至五年,南非GDP年均增长率预计将达1.8%,显著高于过去三年1.2%的水平。“瓦林德拉行动”(Operation Vulindlela)是南非政府推动经济改革的典范,其第一阶段已吸引3900亿兰特投资,主要用于提升能源供应稳定性、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及简化审批流程,以提高南非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目前,“瓦林德拉行动”已进入第二阶段,重点包括打造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加快释放公共土地以推进低成本住房建设。土地改革一直是南非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点,其复杂性远超想象。南非的土地改革工程不仅交织着殖民主义的清算、经济社会的转型、种族矛盾的化解等国内议题,更因近期美国对南非新版《征地法案》的“炮轰”引发国际关注。事实上,南非政府一直在努力应对土地改革的复杂性,持续推进土地归还和重新分配纠正历史不公。在1994年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终结时,大多数农田仍归白人所有。当时政府颁布《土地归还法案》,并在世界银行建议和支持下提出到2000年“将白人占有耕地的30%转移给黑人农民”。然而,这一任务至今未能完成。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总人口占全国约8%的南非白人仍拥有南非近四分之三的私人农地,而总人口占全国约80%的黑人仅拥有4%私人农地。2020年,非国大政府起草新《征用法案》,寻求在现行宪法框架下以普通立法形式推进土改,新版法案于今年1月正式签署生效。《征用法案》允许政府在特定情况下以“零补偿”征收土地,这一规定触发利益群体强烈不满。面对争议,总统拉马福萨表示,《征用法案》旨在确保南非公民以公平、公正的方式获得土地,并非没收土地的工具。“南非政府并没有没收任何土地“,拉马福萨表示。仔细阅读新法案条款可以发现,《征用法案》是简化政府获取公共利益所需土地的必要立法,零补偿或名义补偿只在特定情况下才会发生,例如废弃土地、未使用的国有土地、以及由于国家投资而价值大幅增加的土地。新版《征用法案》取代了种族隔离时期起草的、过时的《征收法案》,引入了一个透明的征用框架,旨在平衡改革需求与法律保障,是南非进一步推动社会公平、释放经济活力的必要步骤。展望未来,在全球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动的大背景下,南非政府作为G20主席国,坚定支持多边主义和开放贸易体系,为全球贸易投资流动注入更多确定性。与此同时,南非政府积极实行投资开放政策并加速关键领域结构性改革,为中国企业在内的全球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机遇与发展空间。如有兴趣进一步了解南非投资与贸易机遇,请访问www.brandsouthafrica.com及www.investsa.gov.za或发送邮件至:Mr. Yunus Hoosen – 投资南非署负责人        Ms. Johanna Lengwati – 助理YHoosen@thedtic.gov.zaJLengwati@thedtic.gov.za+27 (0) 12 394 1032                           +27 (0) 12 394 19591 https://www.investgo.cn/article/yjbg/202502/769430.html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