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文旅市场热度再创新高但火爆背后一些生态敏感区也面临着因游客超载而被破坏的风险如何在让“流量”变“留量”的同时守住生态红线实现生态保护和文旅发展之间的平衡是摆在各地基层治理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题不久前四川一村镇将村民的麦田打造为“网红打卡地”希望借助美丽的田园景观吸引游客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但随着越来越多游客拍照打卡部分游客肆意践踏麦田导致麦田被大面积损坏广西一地质公园的钟乳石也因缺乏引导被游客刻上“到此一游”令人痛心在社交媒体助推下一些生态脆弱地区成为“网红打卡点”游客蜂拥而至却让自然环境不堪重负而随着户外探险、徒步、露营等活动的日益兴起不少游客也开始前往一些未开发、未开放的区域不仅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也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为保护生态环境一些地方开始探索“留白”发展模式“世界双遗产”黄山为主要景点轮流“放假”云南哈尼梯田让当地村民担任“生态导游”引导游客在体验中自觉保护环境面对游客来访基层治理既不能简单限流影响文旅经济活力也不能放任自流导致生态失控如何让保护生态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如何用长远眼光谋划文旅与生态的共生之道下期基层圆桌会我们就一起聊聊【文旅发展与生态保护】你有什么想说的你有什么建议和办法请在评论区留言或可通过邮箱投稿bytjcyzh@163.com【划重点!】半月谈杂志社联合北京民生智库共同策划“美丽中国我先行”调查我们诚挚地邀请您参加本次美丽中国建设公众评价调查扫描下图二维码即可参与来源:半月谈策划:秦黛新 徐宁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