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情报直接改变二战走向,被称为“东方佐尔格”的中国王牌间谍是谁?

Wait 5 sec.

本 文 约 3700 字 阅 读 需 要 12 分 钟被称为“中共特工之王”的李克农曾给予一个人这样的评价:“不但对中国革命有贡献,对世界革命也有贡献!”曾任俄罗斯驻华大使的罗高寿也认为这个人的功绩:“可以同苏联著名的情报人员佐尔格相媲美”“是俄罗斯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这位传奇人物就是阎宝航。他是东北军少帅张学良的挚友和高级幕僚,还曾在国民政府担任要职,是蒋介石和宋美龄身边的红人,但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隐秘身份,就是周恩来单线联系的中共秘密党员。从东北民主人士到中共秘密党员‍‍‍‍‍1895年4月6日,阎宝航出生于辽宁海城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庭。18岁时,他考入奉天两级师范学校。毕业后,有感于贫苦学子读书之难,他和同学在沈阳利用景佑宫三间破庙创办了奉天贫儿学校,并得到同乡张学良的支持。通过青年会的活动,张、阎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后来,阎宝航作为张学良的“幕僚”,长期得到重用。1934年,阎宝航又出任蒋介石发起的新生活运动总干事,深得蒋介石和宋美龄信任。此后,阎宝航常跟随蒋介石夫妇到各地宣讲“新生活”并协助建立分会。西安事变后,阎宝航飞赴西安,向东北军、西北军将领转达张学良亲笔信。此行的意外收获便是与周恩来的首次会面。在谈话中,阎宝航诚恳地对周恩来表示:“我们东北人在政治斗争上缺乏经验,希望多予指导。”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之后,阎宝航和周恩来又在南京多次会面。上海“八·一三”抗战当夜,周恩来秘密来到阎宝航家中,两人彻夜长谈。周恩来相信,像阎宝航这样具有广泛影响的知名人士,终有一天会与中国共产党人站在一起。9月,在周恩来和刘澜波的介绍下,阎宝航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便于工作,他仍以民主人士身份参与社会活动。1939年,受周恩来和李克农的嘱托,为建立情报机构,阎宝航举家迁至重庆,在重庆村17号安下身来,这里随后成为中共南方局的一个秘密联络点,亦被称作“阎家老店”。当时,重庆有三家知名的“抗战饭店”:沈钧儒家的“沈家饭店”、王炳南家的“王家饭店”,而阎宝航家的“阎家老店”则居首。“阎家老店”不仅是东北流亡老乡、民主志士的“避难所”,还是中共开展地下工作、统战工作的重要基地。周恩来常在此举行会议,商讨布置工作。董必武也曾代表南方局,到此安排重建“东北抗日救亡总会”党组等事宜。为了广泛搜集情报,代号“保罗”的阎宝航巧妙利用自己的人脉活跃在一切可能利用的场合。他巧妙周旋于宋美龄、冯玉祥、孙科、于右任等国民党名流之间,广泛接触天南海北的各路头面人物。有时,他以富商大贾的身份,西装革履地出现在美军俱乐部的舞池;有时又挽起袖子和国民党军官聚会在赌场。有一次地下组织的情报送迟了,误了接头时间,阎宝航就利用警方的力量,拦住郊线客车进行检查,亲自把情报交给在车上的交通员。(《精诚报国写春秋——记抗日救亡运动中的阎宝航》,《人民日报》2015年8月20日,第15版)“你的情报第一,斯大林同志知道你”1941年春,迫于德、日法西斯双向夹击的严重威胁,苏联方面急于了解两国军队的动向。为了保障战局,共产国际和苏共中央希望中共能介绍党员帮助他们搜集情报。周恩来同董必武、叶剑英、李克农等商讨之后,认为阎宝航最适合做这一工作。阎宝航后来回忆说:“我接受了这个任务,做了种种准备。首先认识到这个工作十分重要,必须千方百计完成任务,必要时准备牺牲,并且要严格遵守秘密工作的纪律。”为了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阎宝航在当时尚属郊区的北碚(bèi)区买下一栋古旧幽静的宅第,将电报员和地下交通员安排在这里。他还在卧室箱子下安装了活动地板,将电台隐蔽在地板底下。情报员张志敏则以高坑岩水电站技术员身份作掩护,按时发送情报。在紧急情况下,阎宝航会以“泡温泉”为名到此安排,确保情报传递不受影响。1941年5月,德国军方代表访问重庆。德国驻华大使馆武官为其举行了一场宴会,阎宝航受邀前往。那晚,一位德国军官与阎宝航攀谈,临别时,他突然低声说道:“我们莫斯科见。”阎宝航感到一丝不对,随即向曾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长的于右任求解。于右任一把拉过阎宝航,低声告诉他:“德国马上要进攻苏联了!”阎宝航听罢,极力使自己在很短时间里镇静下来,不动声色来到时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长孙科身边。他用平静的口吻向孙科“取证”,谁料孙科直接将“绝密”情报和盘托出,还补充说:“这是委员长亲口对我说的!”阎宝航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深感震惊。他当即借故匆匆离席。如何火速报告周恩来呢?因事先有约定:凡事通过情报系统联络,绝对不能去重庆办事处,晚上也不便去苏联大使馆。阎宝航回家后,见情报小组成员李正文正好在此,于是让李正文立即将这份重要情报通过秘密渠道送交周恩来。随后,李正文又亲自将这份情报送到苏联大使馆。苏联大使馆武官罗申得到情报后,立即向苏联国内发回消息。为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局,6月16日,周恩来急电延安,请毛泽东直接向苏联高层转报德国即将进攻苏联的消息。毛泽东命令迅速将此情报电告共产国际,通过共产国际执委会总书记季米特洛夫转交斯大林,此时距德国突袭苏联还有6天时间。斯大林很快就看到毛泽东的电报,但他仍未完全相信,依然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存有幻想。6月21日凌晨,苏联方面从一名投诚的德军司务长口中获悉:德军正在准备出发,将于22日凌晨向苏联发动进攻。于是,斯大林立即下令:“1941年6月22日至23日德军可能在列宁格勒军区、波罗的海沿岸特别军区、西部特别军区、基辅特别军区、敖德萨军区正面实施突然袭击……各军区部队进入一级战争准备。”朱可夫元帅在回忆录中说:“和平时期最后一个夜晚(即6月21日),各军区司令员和他们的参谋长都坚守在自己的指挥所内。苏联红军总算提前了24小时进入紧急战备,得以免遭灭顶之灾。”6月30日,苏德战争爆发后的第8天,斯大林特意给中共中央发来一封电报:“感谢你们提供了德国进攻的准确情报,使苏联提早进入了战备状态。”这也是斯大林给中国共产党唯一的一封感谢电。而罗申也对阎宝航说:“你的情报第一,斯大林同志知道你。”为苏联红军提供关东军在东北的军事部署1944年秋,日本军队节节败退,唯有其精锐部队——关东军还在东北挣扎顽抗,而大家都知道,要想彻底击溃这支劲旅,首先必须摸清他们的底牌。阎宝航接到任务后立即展开行动。他多方打探,终于从秘密渠道得知一个关键消息:国民党军情部门已经掌握了日本关东军完整的兵力部署、设防计划、要塞地址等详细资料,就锁在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第三厅的机要室里。为了接近这些情报,阎宝航赶紧找到老友宁恩承帮忙牵线搭桥。通过这层关系,他很快与宁恩承的内弟——时任军委三厅副厅长的钮先铭建立了联系,并开始有意无意地频繁走动。恰在此时,国民党将领陈诚委托阎宝航去了解“日本是否会进攻苏联”。阎宝航敏锐地抓住这个绝佳契机,对钮先铭说:“陈诚要我写日本何时进攻苏联的文章,但是没有材料,可否把日本关东军的材料借我用一用。”经过再三恳请,钮先铭终于松口。拿到材料后,阎宝航立即向周恩来汇报,并及时转交给苏联使馆,包括陆空军的部署、设防计划、要塞地址、兵种、武器、翻译人数、将领姓名等全套内部绝密材料。苏方将材料全部拍照后还给阎宝航,阎宝航再当作无事发生一样交还给毫不知情的钮先铭。1945年8月9日,当苏联红军向关东军发起总攻时,由于有阎宝航提供的重要情报,红军各级指挥员手中都掌握着整个关东军的详尽信息,(甚至还有日军所有连级以上指挥官的花名册……)于是,这场似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的战争,果然在短短一周后,以日本关东军土崩瓦解告终,中国东北也迅速得到解放。这场关键的战役,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从为抗日救亡而奔走呼号的爱国志士,到“看不见战线上的英雄”,阎宝航创造了不朽的功勋。1995年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俄罗斯追授阎宝航“卫国战争胜利五十周年纪念章”。正如时任俄罗斯驻华大使的安德烈·杰尼索夫所言:“阎宝航先生在20世纪苏联卫国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中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是战争获得胜利不可或缺的人物。他是中国人的骄傲,是俄罗斯人民感谢之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永远被铭记的幕后英雄。”这位隐蔽战线杰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将永远铭记在中俄两国人民心中。参考文献:[1] 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精诚报国写春秋——记抗日救亡运动中的阎宝航》,《人民日报》2015年8月20日,第15版.[2] 邢婷:《迟到的勋章》,《中国青年报》2015年9月2日,第4版.[3] 王恩宝:《阎宝航:隐蔽战线的传奇人物》,《学习时报》2018年3月12日,第A5版.[4] 王诗敏、沈基飞:《阎宝航:不但对中国革命有贡献,对世界革命也有贡献》,《学习时报》2020年12月7日,第A5版.[5] 王丽文:《从基督徒到共产主义战士》,《党史纵横》2021年第11期,第51-53页.[6] 承之:《阎宝航:隐蔽战线杰出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新安全》2023年第6期,第74-77页.*本文系“国家人文历史”独家稿件,欢迎读者转发朋友圈。END作者 | 伯凌‍‍‍‍‍编辑 | 胡心雅  主编 | 周斌排版 |  曲晨溪(实习)校对 | 戈雨国历好物进击的士族旁落的皇权跨越五百年的权力对抗史国民历史读物《国家人文历史》专业团队最新力作展现士族潮起潮落的史诗级历史画卷点击下方封面,即可购买↓↓↓‍“在看”的永远18岁~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