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周刊导播|当代集团从千亿到破产、中小公募基金公司生存难题、补习为何从“幼小衔接”抓起,它们潮起又潮落

Wait 5 sec.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在2018年还有6 家上市公司,市值超过千亿的当代集团正走在破产重整的道路上;公募基金降费改革持续两年,行业生态全面重构下中小公募基金正在遭遇生存难题;“幼小衔接”培训何以屡禁不止?播音|财新 杨律文稿|杨律 陈正雅音频剪辑|仝瀚元现年68岁的当代集团创业元老之一的艾路明回忆说,在2021年,听到当时的轮值总裁提到破产可能性的时候震惊不已,认为不至于此,希望再坚持一下,算算账熬过去。但到 2021 年夏天恒大爆雷后,惟一有望回流大额现金的项目当代天誉开盘遇冷,一切已来不及。经历了在时代的快车道上急速扩张,当代集团一度变得犹如八爪鱼,业务版图从医药衍生至金融、地产、教育、旅游及文体等领域,到 2018 年天风证券(601162.SH)上市,已参控股了人福医药、天风证券、当代明诚(600136.SH)、三特索道(002159.SZ)等 6 家上市公司,风头无两。然而,来到2025年的4月25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批准当代集团的破产重整计划。根据财新了解,在2025年6月最后一周,招商局已向当代集团重整管理人支付了第一笔重整投资款70.8亿元。这家昔日资产规模高达千亿元的企业,如今正走向谢幕时刻。————————————本期《周刊导播》,将先为你领读《财新周刊》封面文章《当代破产重整启示录》,让我们先来看看,当代集团是因何坠落的?在一位艾路明的创业合伙人的描述中,当代集团在过去30年中参与了多家国企的化险,帮助这些国企甩掉包袱提升管理后挣了钱,因此被认为是“能干事”的市场化民企;但在收购天风证券后,中前期积淀的信誉被迅速消耗,原本靠实业立身的当代集团,随着越来越金融化,风险也开始失控。在医药行业创业成功并走上正轨后,艾路明一直在寻找另一个有门槛的行业,即非充分竞争行业。他的逻辑是,在这样的行业里,民企机制更灵活,更具市场化竞争优势,于是他想到了金融。“当时也是看到国外大型企业集团都跟金融有密切关系,以为有了金融机构就可以产融结合,更有利于产业的发展。当时没意识到实业和金融是应该分开发展的。”艾路明称。“当代系”早年少量投资过汉口银行、武汉农商行的股权;2016年和2017年,先后收购了华泰保险股权,参与设立湖北首家民营银行众邦银行。这些财务投资,当代集团都算溢价体面退出。唯独天风证券,多年布局后,却演变为重整中最“沉重”的一笔账。2006年,艾路明将天风证券交给28岁的余磊。之后两年,天风证券引入武汉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为第一大股东,并成功迁址武汉,股权层面保持着无实控人的状态,但管理层话语权最大,余磊逐渐在湖北崭露头角。迁址武汉后,天风证券只用了四年时间就获得了全牌照,并经历了多轮增资扩股,至2018年上市前,净资本从2.94亿元飙升至近100亿元,从行业倒数第10位上升至正数第43位,成为湖北省内排在长江证券(000783.SH)后的第二家综合性券商。但硬币还有另一面。多位知情人士称,天风证券上市前,体系内有不少和证券无关的业务,如前期收购的甜菜金融,实际是P2P平台,上市前剥离给了当代集团,类似的还有地方金交所长众所的股权、部分投资烂尾项目担保等。当代集团之所以不得不接盘,在于这些平台及投资作为融资工具,已经与当代体系其他公司脱不开关系,当代集团原就存在一些担保责任。“这就变成了一种交换,当代买天风的不良,天风给当代发债,也去买当代的债。”接近当代集团的人士如是称。2019年后,当另一位高管轮岗担任当代集团总裁时,发现公司整体布局、人员工资都参照了金融机构安排,当时他就对艾路明表示,当代集团已过度金融化,是很大的问题,需要调整。但2020年上半年,一场变故袭来,余磊因故被带走配合调查了一段时间,集团内外人心浮动,一时未回过神来。到此时,当代集团、天盈投资、当代国际及其他主体均债务负担沉重,光信用债应付本息已超过190亿元。本期封面文章,作者王娟娟,文章当中除了详细介绍了当代集团的坍塌原因,还全面还原了在风险爆发之后,当代集团切割天风以及引入央企入局的后续故事。此外,本期《财新周刊》还有关于日本钢铁的野心、语音直播涉赌风暴等内容。在下方的链接中,也可以找到过往所有《财新周刊》文章。升级订阅财新通,你不仅可以读到上述精彩报道全文,还可畅览财新全部文章。 阅读原文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