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舆论场,注定属于董明珠这样的弄潮儿。前段时间,刚把格力专卖店改成“董明珠健康家”,引起巨大讨论,这几天,董明珠又用一番半夜通知论,抢占了观众的眼球。董明珠在与俞敏洪的对谈视频中,自曝自己经常半夜发通知:“半夜三点钟我醒了,我就要研究公司,我想好了,马上就要发通知。他们经常说,我经常夜里给他们东西,他们早晨一看,哇,昨天晚上又有通知。”CDT 档案卡标题:董明珠这样的老板太可怕了作者:亮见发表日期:2025.2.24来源:微信公众号“亮见”主题归类:打工人CDS收藏:公民馆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俞敏洪说:“每次发个通知,把你的员工会都会吓得心惊胆颤的,老总怎么到现在还不睡觉?”没想到,董明珠说:“不会,大家(如果)都是用这样的热情,中国有什么理由做不好?”看着董明珠轻描淡写地把凌晨三点发工作指令说成工作热情,我只觉得背后发凉。心疼格力员工三秒,并决定以后买美的,没别的原因,单纯不忍心看格力的员工那么累。看到网上有格力员工爆料,经常凌晨被微信轰炸,50条消息起步,第二天不执行还要被骂“不敬业”;周末团建必须秒回消息,否则会扣绩效;收到凌晨两点发的会议纪要,要求早晨六点前反馈……新闻一出,有人嘲讽“建议董小姐先给员工配股再谈24小时待命”,也有人质问“谁能给老板普及普及劳动法”,毕竟大家签的只是8小时合同,而不是24小时的卖身契。董明珠张口闭口“大家都用这样的热情”,可她口中的“大家”拿着普通员工的工资,操的却是股东的心。她要是真能把赚到钱分给大家,员工或许还能安慰自己“看在钱的份上忍了”,但现实是,打工人既分不到股权红利,还要承受半夜被工作支配的恐惧,这样的权责倒挂,才是最讽刺的。更讽刺的是,当俞敏洪调侃“员工会被吓到”时,董明珠竟理直气壮问:“大家(如果)都是用这样的热情,中国有什么理由做不好?”。合着企业成败的大旗非得用员工的睡眠时间来缝制?这种把个人奋斗逻辑,强行套在员工身上的做法,本质上就是资本对劳动力的无耻侵占。毕竟工作手机一响,打工人哪敢装睡,可董老板们永远不会懂,凌晨三点的消息提示音,对普通人就是意味着心跳加速、失眠焦虑。亮哥我在上家公司作为内容负责人,听到微信响都头皮发麻,何况是普通员工?可怕的是,这样的老板绝非孤例。我相信,你我身边多少都会有这样的老板,从互联网大厂的“狼性文化”到中小企业的“家庭式管理”,多少管理者把压榨当美德,把越界当敬业?这些老板们总爱把“以司为家”挂在嘴边,可他们忘了员工不是签了卖身契的家奴——家里可不会在凌晨三点布置任务,更不会把“随叫随到”写进家规。更可怕的是,当这类管理者用“奋斗”包装剥削时,连社会舆论都会出现分裂:有人捧臭脚说“这是敬业精神,也是老板成功的关键”,却看不见多少年轻人因此患上消息恐惧症,连手机震动都成了心理阴影的触发开关。说到底,这类老板的可怕不在于凌晨三点发通知,而在于他们永远理直气壮地把人当工具。董明珠可以炫耀自家别墅摆满格力电器,可以豪言“已经找到三四个接班人”,但这些光鲜背后,是无数普通员工在深夜里盯着刺眼的手机屏幕,是打工人在生活与工作的夹缝中艰难喘息。当管理者把“敬业”异化成无休止的侵占,把“责任心”扭曲成随时的待命,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正在摧毁最基本的职场伦理。一个连员工睡眠时间都随意践踏的企业,又有什么资格谈“中国有什么理由做不好”?当老板们陶醉在自己的“事业激情”里时,也该有人问问:如果一家企业要靠榨干员工的生活才能运转,这样的成功,真的值得骄傲吗?—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