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朋友在微信群发了一条消息:“彭远文建议已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望周知。”还发了一张图片。没错,为了凸显这句“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他发的不是文字链接,是图片链接。遭此羞辱,我肯定不能善罢甘休,所以写了这篇。我知道,羞辱我的不是朋友,而是这个文件、这句话……准确的说,是“逐步”这个词。CDT 档案卡标题:请问准备怎么“逐步”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作者:彭远文发表日期:2025.2.25来源:微信公众号“往事与随想”主题归类:养老金CDS收藏:公民馆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农民基础养老金来自2009年9月1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最开始55元/月。当时我在凤凰网负责评论频道,非常兴奋,还做了一期专题,觉得农民终于有养老金了,万事开头难,慢慢就会好起来的。但我万万没想到的是:15年过去了,才从55元“逐步”涨到了123元。平均每年4块5毛钱,要涨到800元/月,得150年——我是看不到了,只能家祭无忘告乃翁。前面说的只是中央财政部分,加上地方补贴,除了上海北京天津少数几个省市,多数省份不到200元/月,这样算下来,“逐步”涨到800元/月也要62年。再乐观一点,去年一次性“大涨”了20元/月,如果按这个速度“逐步”涨上去,大概30年就够了——我大概还能看到,但交公粮的老农民早已死光了。我查了一下机关事业单位和城镇职工,2009年平均月退休工资前者2200元后者1500元左右,现在分别大概是6200多元和3000多元,至少涨了4000元和1500元,分别是农民的25倍和10倍。当然,我们可以换一种算法:机关事业单位涨了1.8倍,城镇职工涨了1倍,农民涨了1.2倍~2.6倍(123元~200元),如果只算涨幅,也不低了,你们说对不对?我之前说“难道要等到他们都死光了,就不欠了?”,容我再算一下:中国死亡率7%左右,每年死亡1000万人左右,农村人口占比三分之一多一点,过去十五年,交过公粮的老农民大概死了5000万人。这样“逐步”死下去,进度也不慢。不算了,我数学不好,为了算这个“逐步”,已是心力交瘁,再算就要上火了。休息一下,请用领导讲话的语气,念“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体会其中的从容不迫。话说我们伟大民族复兴只争朝夕,怎么到了农民头上就这么沉得住气呢?如果是这个公号的新读者,对于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可能会有一些疑问,比如“政府没钱”,“农民有地”,“农民没交社保”等等,我之前都有过充分论述,此处不赘言,参见这几篇:《提高农民基础养老金到800元的8个理由》《再有人拿“农民没交社保”说事,请把这篇呼他脸上去》《农村不是“蓄水池”和“缓冲器”》此处单拎一个财政补贴,见下图:据聂日明统计,截至2021年,养老金最高的机关事业单位财政补贴每月2211.3元,次高的企业职工每月补贴482.8元,最低的城乡居民(含农民)每月补贴163.9元。有道是“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同样,一个国家的社保制度也是触目惊心的,“30:15:1”的养老收入比,体现的是社会的本质、权力的本质和不同阶层的位置。所以,还要“逐步”到什么时候呢?能不能不要几块十几块的涨,不要按百分比涨,定个目标,一年两年,三年五年,800元不行,先涨到500元可不可以?你说“逐步提高”,我不知道怎么接啊,难道要叫你一声“大善人”,再唱一支“莲花落”?另外,咱也别叫“一号文件”了,弄的人怪不好意思的,农民差的,不是一个序号。现在是2025年吗?行文至此,想起2009年坐在凤凰网格子间里那个兴奋的自己,不禁有些恍惚,不知何时何地,不知今夕何夕,不知这是什么世道?!备用号:往事和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