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生还”:特朗普与哈佛的“百亿美元战争”

Wait 5 sec.

最近,美国教育界很不太平。特朗普从一上任就开始“整顿高校”,又是声称美国不需要教育部,又是大量缩减高校科研经费。最近两个月,冲突开始白热化。特朗普政府把矛头对准精英大学,用冻结拨款、终止合同等手段,要求大学遵守政府的“整改”要求。最核心的冲突出现在白宫和哈佛大学之间。有媒体评论说,特朗普用“断供”威胁高校,本质上还是一种政治斗争。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特朗普与哈佛,究竟发生了什么冲突。以及由这件事引出了一个问题:美国常春藤高校,是如何巧妙运营动辄数百亿美元捐赠基金的?作者:马慧来源:得到App《得到头条》01高校“断供”,掀起金融界波澜最核心的冲突出现在白宫和哈佛大学之间。美国政府发函要求改革校园管理、招聘方式、招生程序,要求哈佛拿出所有的招聘和录取数据,否则,就要重新审查之前承诺给哈佛的87亿美元拨款和近3亿美元的合同。哈佛没有同意政府的要求,政府立马就冻结了22亿美元的拨款和6000万美元的合同。相比之下,普林斯顿、哥伦比亚等大学受到影响的金额,都在10亿美元以内。特朗普本人还发文说,要撤销哈佛大学的免税资格,以后哈佛要作为一个政治实体来纳税。有媒体评论说,特朗普用“断供”威胁高校,本质上还是一种政治斗争。根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对2024年选举的分析,美国的顶尖研究型大学,所在的选区基本上都和特朗普政见不合。全美国经济产值最高的100个县里,有44个县拥有顶尖研究型大学,而这44个县里,特朗普只拿下了4个,剩下的40个都是民主党的票仓。因此,有媒体评论说,目前针对顶尖大学的打压,是特朗普在打击异己。而另一面,白宫与高校的冲突,在金融界也掀起了波澜。首先,“断供”政府拨款,直接影响到了大学的运营资金收入。美国高校的收入主要分三块,政府拨款、学费收入,以及捐款基金的收益。注意,不是捐款本身,而是捐款基金运营的收益。其中,政府拨款占高校全年收入的20%到30%。就拿哈佛来说,2024年,全年总运营收入和支出差不多都是65亿美元,断供22亿,意味着收入中少了一大块。其次,为了化解这种财务上的风险,高校也在想其他的办法,比如向华尔街融资。4月初,哈佛计划发行价值7.5亿的十年期债券,也就是融资7.5亿美元应急用。今年以来,哈佛已经融了12亿美元。除了哈佛,普林斯顿今年年初也发行了债券。动作更大的是耶鲁。耶鲁大学虽然还没受到政府的直接针对,但为了避免之后的危机,它先一步行动。有消息透露,耶鲁大学打算折价15%,出售60亿美元的私募股权投资组合。这是什么意思呢?耶鲁大学用捐赠基金,投资了很多私募股权,私募股权有个特点是长期持有,没到期就拿不出来。现在,耶鲁担心下一年的拨款可能出现问题,就想把其中60亿美元的投资权益换成流动性更好的资产,从而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耶鲁大学历史上首次在二级市场上抛售资产,而且华尔街的分析人员还表示,哈佛后续也可能走上这条路。假如哈佛真的被取消免税资格,在二级市场出售资产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在哈佛耶鲁之后,其他高校不排除也会跟上。最后,更严重的是,还有人预测,对于金融市场来说,高校投资的这轮动荡可能会引发新的“次贷危机”。常青藤高校是私募股权行业的重要投资者,也是市场的风向标。如果出现高校抛售潮,对冲基金也会抛售,私募股权的估值会受到影响,不排除大幅贬值。这就像推倒第一块骨牌,会给风险投资等关联领域带来连锁反应,影响整个金融市场。02“耶鲁模式”究竟是怎么运行的?要想理解高校给金融市场带来的冲击,我们得先知道,美国的高校到底多么有钱?以及他们是怎样运用这笔钱的?美国高校有非常悠久的校友捐款传统,这个捐款不是可以随便动用的,高校只能动用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大头会成立基金会,用来钱生钱。今天,全美国高校的捐赠基金规模加起来有8740亿美元左右,头部几所高校的捐赠基金都达到了几百亿的级别,比如哈佛,捐赠基金规模是532亿美元,耶鲁的规模是414亿美元,这两个数字放在全球GDP排行榜上,都能排进前100名。那么,怎么运营这么大规模的资金?今天美国高校的捐赠基金,主要采取的是“耶鲁模式”。这是美国著名机构投资人、耶鲁大学前首席投资官大卫·史文森在1985年创立的。史文森在美国是和彼得·林奇、本杰明·格雷厄姆齐名的传奇投资人,他1980年从耶鲁大学博士毕业,前往华尔街闯荡。1985年,他的导师引荐他回到耶鲁,管理耶鲁的捐赠基金会。用投资圈的话说,他重新定义了美国大学捐赠基金的运营逻辑。他是怎么创新的?传统的捐赠基金投资模式,60%投股票,40%投固定收益类产品。其中的考虑有两点,一是求稳,毕竟是学校的捐款,一定不能亏本。二是要有流动性,要能随时支取。不过,史文森认为,这两点都反而给投资造成了极大约束。他认为捐赠基金需要增值,那么高收益资产就可以投。同时,捐赠基金进得多,出得少,那么低流动性的长期投资也可以投。史文森的主张是,首先,要多元化配置。他引入了各种类型的投资,比如高收益的私募股权、对冲基金,还有不动产投资,还有森林这样的自然资源。其次,降低流动性。私募股权和对冲基金都属于不公开的长期投资,这两样在耶鲁的投资里占了60%,再加上不动产和自然资源,耶鲁大约有75%的钱投资在低流动性的产品上。史文森的理念就是,牺牲一部分流动性,去换取超额收益。只有这样,基金规模才会有突破性的增长。最后,风险控制。按照这样的方式去投资,有比较高的风险,而史文森的应对方法是,一来,高风险的资产,雇佣高手去管理,耶鲁投资办公室有30人以上的专业人才。在挑选股权资产时,他们也会找最好的基金经理。二来,保证有40%的投资风险可控,并且大量分散在不同的投资标的上,降低整体风险。那么,他的这种投资方式表现如何呢?1985年,史文森接手时,耶鲁的基金规模是13亿美元。到史文森离世时,基金规模达到了312亿美元,增长了超过30倍。史文森管理基金会的35年里,创造的累计投资收益超过456亿美元。基金会的收益,每年为学校运营提供1/3的资金,这也间接把耶鲁推上了全美最富大学前三的位置。相比业绩表现,更有说服力的是同行的跟随。耶鲁模式出现后,很多美国高校都跟进了这种投资模式,比如哈佛。目前哈佛的投资篮子里,投资私募股权的比例也接近40%。2015年,《华尔街日报》分析了美国832个大学的捐赠基金数据,发现这些捐赠基金中,超过1/6的金额是史文森或他带的学生在管理。这就造就了今天美国高校捐赠基金“耶鲁模式”的格局。当然,除了在高校里,史文森的理念在整个投资界影响都很大。中国的一部分投资机构,特别是私募基金已经开始尝试。比如,在中国开创高瓴资本的张磊,就是史文森的学生。张磊做高瓴资本时,拿到了耶鲁基金的3000万美元,他通过长期封闭的私募股权和风险投资,用十几年时间获得了24亿美元的累积回报。现在高瓴是一个各类投资都涉及的大型基金管理公司,在很多方面都复制了史文森的成功模式。前面说了很多,但重点其实就是一句话,哈佛耶鲁这样的名校,不仅是美国学术界的资源库,也是金融界的关键枢纽,他们通过投资方式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很多领域。这也是为什么前面说,特朗普和美国高校之间的对抗,可能会对整个金融市场产生冲击。03好的投资方法,是一种匹配机制最后,回到咱们自己。假如说能从这件事中获得什么收获,史文森开创的这套投资思维,或许值得借鉴。史文森专门写过一本面向普通个人的投资指南书,叫做《非凡的成功》,他的建议是:第一,做多元配置,不要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你要兼顾各种资产类型。第二,定期重置投资组合,比如经历了比较大的波动后,要把各类资产的比例调整回你的初始比例,不要被市场波动把你的组合带偏。咱们得到的何刚老师专门分析过史文森的投资方法。假如你最在意流动性,要求随时可以变现,那你就不考虑房地产、锁定性信托或者长期存款,可以考虑基金、债券这样每个工作日可以买卖的产品。假如你愿意承担风险搏一把,目标就是高收益,那么你就可以考虑风险投资或创业项目,或者高风险高收益的成长型股票。换句话说,好的投资方法,是一种匹配机制,把外界的资产和自己的条件、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这也是“耶鲁模式”的核心,不是简单地追求某一个收益目标,而是构建一个符合自身需求的投资体系。好,刚才我们从特朗普与美国高校的冲突,一路说到史文森的投资策略,也希望这些内容能给你带来启发。*以上涉及投资建议部分,仅为转述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tips:敬爱的读者朋友,由于微信的推送规则,即使您关注了我们,可能也常常收不到推送,记得点击“罗辑思维”名片,设为星标⭐️,文章每天会自动推送哦!推荐阅读当你陷入一团乱麻时,就去跑步吧05-17 运动任何时候都有好处情绪稳定,是投资最重要的能力05-11 减少内耗、提升情绪稳定的7条建议‍‍中国会进入用消费换幸福的时代吗?05-10 快来读《第五消费时代》冯仑:人生五道坎,如何迈过去?05-20 快来读《人生的逻辑》一提到营销,总有人说:“好产品不愁卖,流量一冲销量就上去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拿这次增长大会的嘉宾——亚朵星球来说,几年前他家第一款产品是枕头,睡过的都说好!而且,大健康行业正在风口上,市场对优质睡眠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按理说,这样的好产品应该分分钟卖爆。但现却是,就算找达人、铺笔记,该做的营销动作好像都做了,销量也并没有达到预期。而现在,亚朵星球已经稳居枕头类目销量TOP1,超越了所有行业内深耕多年的传统品牌。亚朵星球是如何突破初始难题,找对营销思路的?这次,我们请来了亚朵集团高级副总裁「牧昆」,为大家解析内容营销的制胜之道。5月25日13:00增长大会,扫码预约直播,直播后领取分享PPT点击“阅读原文”,订阅《得到头条》 阅读原文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