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向投资者证明,已找到了更具爆发力的第二增长曲线。新近发布的百度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总营收325亿元,百度核心营收255亿元,同比增长7%,均超出市场预期;归属百度核心净利润达76.3亿元,同比增长48%。受到AI驱动,智能云业务强劲增长42%。同时,无人驾驶业务加速全球化,累计提供全球出行服务次数超1100万,亦为投资者支撑起巨大的想象空间。一方面,百度的人工智能能力快速迭代,夯实技术底座,推动云业务加速发展;另一方面,无人驾驶通过出海找到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也为人工智能技术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百度的实践证明,智能云与无人驾驶的双引擎驱动模式已然成型,正在推动AI应用的落地。攻城略地:智能云实现爆发式增长作为引擎之一,智能云业务,表现亮眼。得益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式发展,百度的智能云业务强劲增长42%。大模型相关项目的招标市场数据显示,百度智能云处于行业前列,一季度中标数量和中标金额,在通用大模型厂商中均位列第一。优秀的市场表现得益于百度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深厚积淀,无论模型、平台,还是技术架构,百度均构建起独特的护城河。在模型方面,百度自研的文心大模型不断迭代,近期陆续发布多款模型,供开发者选用。例如,文心大模型4.5 Turbo及X1 Turbo支持多模态,推理能力强且成本更低。在平台方面,百度智能云千帆大模型平台接入上百个主流大模型,提供了丰富且经济的模型资源与开发工具。作为兼容MCP协议的云厂商,百度智能云提供一系列自有业务标准化组件(如搜索、地图等)的同时,也支持第三方Server以及开发者自行创建和发布的Server,推动平台生态持续繁荣。MCP协议可实现不同厂商模型间的相互操作。在架构方面,基于成熟的万卡集群管理和部署能力,百度进一步降低了模型的训练成本,有效训练时长和效率折损等关键指标均达到业务先进水平。以百舸AI异构计算平台4.0为例,该平台在万卡集群上实现了99.5%以上的有效训练时长,将两种芯片的混合训练折损率控制在5%以内。再例如,百度在近期点亮国内首个全自研三万卡集群,可承载多个千亿参数大模型并行训练,支持上千用户百亿参数模型的精调。李彦宏此前在公开场合表示,AI技术迅速进化的同时,成本也在迅速降低,百度将持续投入数据中心和云基础设施的建设,以训练更为智能的下一代模型。AI应用加速落地:无人驾驶海外持续扩张作为倍受看好的AI应用场景之一,无人驾驶业务想象空间巨大。财报显示,萝卜快跑加速全球化,已出海迪拜和阿布扎比,累计在全球提供超1100万次的出行服务。事实上,行业整体规模快速膨胀,各色玩家摩拳擦掌,更为百度无人驾驶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市场背景。研究机构预计,全球无人驾驶市场规模在2025年增至2738亿美元,其中,重要玩家特斯拉和Waymo动作不断。萝卜快跑也锚定海外市场,加速发展。目前,萝卜快跑已在迪拜开启公开道路验证测试。《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百度正与瑞士邮政旗下的公交部门洽谈,计划在当地推出打车服务。此前,新加坡副总理到访百度Apollo park,在试乘萝卜快跑后连连点赞。国内市场,萝卜快跑正在探索更多应用场景。例如,萝卜快跑获准扩大在中国香港的实地测试范围,以积累更多“右舵左行”区域的运营经验。《南华早报》称,百度已获得香港特区交管部门颁发的更新牌照,允许实车测试从目前约20条街道拓展至更多区域。新华社表示,萝卜快跑已在当地安全行驶超过1.4万公里。再比如,与神州租车签署合作协议,计划推出全球首个自动驾驶汽车租赁服务。据《中国日报》报道,用户可提前预订指定时段的自动驾驶车辆,灵活自主地前往文化地标和城市景点等目的地。百度有底气快速扩张无人驾驶业务,一在于沉淀了相当的技术资源与运营经验,足以保证交通顺畅与参与者安全;特别作为视觉大模型的典型应用,无人驾驶亦可利用百度深厚的AI技术底座。二在于萝卜快跑在运营成本上较对手更低。在技术层面,百度此前推出了全球首个L4级端到端的自动驾驶大模型,兼顾了技术的安全性与泛化性,在多重冗余方案和安全策略的支撑下,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安全水平可“接近国产大飞机C919。”有数据表明,萝卜快跑实际出险率仅有人类司机的1/14。在成本层面,六代车单车成本已降至21万元不到,比竞争对手特斯拉于2026年量产的双乘员无人出租车Cybercab低三成,运营成本仅有Waymo的1/7。此前,“木头姐”在年度科技趋势与投资展望中,强调中美两地正在引领无人驾驶出租车的发展潮流——美国有特斯拉和Waymo,中国则有百度作为优秀代表。重仓持有:投资机构认可长期发展投资风向标“木头姐”作出了示范。自三月份建仓以来,“木头姐”已连续六次增持百度股票,一个半月内持仓数量翻倍。据悉,百度是其近期唯一加仓的中国公司。一线资产管理公司桥水基金一季度大量增持百度股票,持仓从20万股提升至约210万股。富达投资同样增持,仓位从33万股跃升至257万股。投资机构重仓百度,原因何在?先看人工智能业务,百度优势明显,处于突出地位。技术层面,无论模型、平台,还是架构,百度的技术积累均处于行业前沿。商业层面,包括央企国企及手机厂商苹果等标杆企业,均选择百度作为合作伙伴,百度占据了MaaS市场份额的头把交椅。后续,百度还将继续投入更多资源,持续创新,以巩固既有AI优势。再看无人驾驶业务,从实验原型到实际应用,百度正加速推动业务落地。背靠广阔的海外市场,加上成本优势,萝卜快跑的增长空间备受看好。最后看传统业务,百度利用AI技术不断重构自有业务,丰富百度搜索生态的同时,也在培育未来的超级应用。在搜索领域,百度搜索进一步升级,优先展示多模态内容,“通过多模态输入、有用答案和任务助力,打造‘百看不厌’的搜索体验。”在直播领域,百度发布了高说服力数字人,基于剧本生成能力,实现口播脚本与数字人表情、语气和动作的融合。过去一年,数字人直播转化率提升31%,降低80%开播成本,为商家带来显著收益。其他传统应用同样焕发勃勃生机,如百度网盘使用AI功能的AI月活用户超过8000万——在AI能力加持下,实现“老树开新花。”可以说,智能云、无人驾驶和传统业务各具特色、环环相扣,共同驱动了百度在资本市场获得良好表现。结语“洞见不凡,深耕不辍”——百度既能预见风口,亦可把握风口。一直以来,百度的AI战略都是“面向应用发展”。李彦宏更是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应用才是真正能够创造价值的所在。而这份“应用驱动”的战略成效,终于厚积薄发,在本季度的业绩中体现。从作为应用底座的云+模型、到真正落地的各类应用,如萝卜快跑、文库、网盘等等,百度在AI应用这条赛道上,已成为先行者。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