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刊导播|关税战停火、出口重激活、跨国车企反攻,形势开始逆转了吗?

Wait 5 sec.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中美90天“休战”后,美国关税政策将如何变化?出口短暂回温,供应链仍面临哪些长期挑战?跨国车企重返中国舞台,用什么搅动激烈的市场竞争?播音|财新 仇一文稿|仇一 陈正雅音频剪辑|仝瀚元伴随5月12日中美联合声明的发布,在特朗普反复横跳的政策中持续40多天的关税战,暂时进入“休止期”。在声明中,美方承诺,取消2025年4月8日和4月9日对中国商品加征的共计91%的关税,并修改4月2日对中国商品加征的34%“对等关税”,其中24%的关税暂停加征90天,保留剩余10%的关税。特朗普本人表示,即使90天后两国无法达成长期协议,美国对中国的关税也不会再恢复到145%。根据机构测算,在中美联合声明之后,美国的有效关税税率从大约23%降到了约13%。对于这个明显好于预期的结果,市场反响热烈——公告发布当日,美国股市大涨,三大股指收复自4月2日以来的所有失地。关税战暂告一段落,但已经给国际供应链造成的剧烈冲击无法抹去。而特朗普时常“推翻重来”的行事风格,也让90天后中美乃至全球贸易的走向,仍然扑朔迷离。 ————————————本期《周刊导播》,将先为你领读财新周刊封面文章《关税战停火》。让我们先看看,是什么样的压力,促使特朗普政府在关税政策上回归理性。在4月2日特朗普宣布“无差别关税”及“对等关税”政策之后,“关税股灾”席卷全球股市,包括IMF在内的多个机构纷纷下调了对美国以及全经济的增长展望。不仅经济预期下跌,现实中,美国政府面临的高债务压力和财政赤字也在持续恶化。面对36万亿美元的公债,特朗普政府每天需要支付高达30亿美元的利息;财政部长贝森特在5月6日表示,美国财政部正处于“警戒线”上,即将耗尽借贷能力。另一方面,特朗普想用关税来压低贸易逆差的目标,也并未达成。由于美国企业在关税落地前抢先进口,3月份美国商品和服务的贸易逆差再次增长,飙升至创纪录的1405亿美元。此外,本期《财新周刊》还有关于公募基金全方位改革、美国砍药价等内容。在下方的链接中,也可以找到过往所有《财新周刊》文章。升级订阅财新通,你不仅可以读到上述精彩报道全文,还可畅览财新全部文章。 阅读原文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