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創新藥迎來「DeepSeek時刻」,漸成市場共識。今年中國藥企海外授權(license-out)交易熾熱,單宗交易金額更創下新紀錄。野村中國醫藥保健行業研究主管張佳林說,內地創新藥研發資產價值獲跨國藥企極大認可,令交易數量、價格攀升,相信趨勢仍會持續。大宗授權交易成為生物醫藥板塊主要情緒催化劑,儘管已經歷一輪上漲,惟相比2021年高峰估值仍處低位。 今年5月,三生製藥(01530)披露與醫藥巨頭輝瑞(Pfizer)就一款抗癌藥(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達成許可協議,公司可獲得12.5億美元首付款,以及潛在逾60億美元交易總額,創下中國創新藥「出海」新紀錄。 臨床試驗更快 研發效率高 據內地傳媒統計,今年上半年內地創新藥海外授權交易超過50宗,披露的合作總金額達到484億美元,接近去年全年水平。除了三生製藥,石藥集團(01093)、翰森製藥(03692)、信達生物(01801)等均達成大額對外授權交易。 張佳林表示,愈來愈多中國藥物研發資產被海外買家買走,兼且價格持續攀升。一方面,中國的醫療資源、病人相對集中,藥物臨床試驗推進更快,研發效率更高。另方面,內地部分分子藥物的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