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小镇女孩到百事可乐首位女CEO,她用12年实现逆袭?|中企荐读

Wait 5 sec.

从乔布斯那里学到了一个宝贵经验编译|吴莹 王馨悦(实习)来源|The Knowledge Project Podcast(YouTube)头图来源|视觉中国因德拉·努伊(Indra Nooyi,以下简称“努伊”)出生在印度,23岁那年她进入了美国耶鲁大学深造,也开启了她在美国的职业生涯。2006年她被任命为百事集团首席执行官,成为百事可乐第一位亚裔女性CEO,带领百事走了12年。近日,努伊接受了播客采访,分享了她的成长经历,带领百事可乐度过危机的秘诀以及对人才的看法。她认为,面对危机时,诚实最重要,不推卸责任,不回避问题,努力去解决才是最有效的。她呼吁选拔人才时不要带有偏见,精英管理的核心思想就是平等对待人才。最后她还谈到了百事可乐的收购经验,她认为任何收购,交易流程只占整个过程的10%,工作重点在于并购后的整合,而整合的关键就是要尊重被收购公司的文化。精彩观点如下:1.既想做一个完美的母亲、完美的妻子,又想做一个优秀的首席执行官,没有办法两全其美,只能尽力而为。2.每个企业的组织架构都是一座金字塔,当你从基层管理岗位向上爬到最顶层的CEO一职时,面临的竞争其实更大。3.即将离任的首席执行官应该直接离开,不要继续留在董事会,那样做肯定会影响到新任CEO的工作。4.当面临危机时,诚实至关重要。5.精英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人才都是平等的,不要觉得一种人才比另一种更重要。6.在这么多收购交易里收获的一个深刻教训是:要尊重被收购公司的文化。以下是对话全文(有删减):在印度的童年生活主持人:我对你在印度的童年生活很感兴趣,你与父母亲友之间有什么难以忘怀的经历吗?从中又获得了哪些经验教训?因德拉·努伊:我从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爸爸、妈妈、爷爷、叔叔阿姨等都对我产生了影响。从小他们就和我强调要追求卓越,如果要做某事,就要把它做好。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一直鞭策自己,永远不要闲着。这就是我成长的环境,我也从来没抱怨过,也没法抱怨,因为在我们家,每个人都是这么做的。我们之所以被逼着往前走,一刻也不能停歇,是由我们当时的成长环境决定的。那时印度刚刚摆脱英国统治不久,正在努力寻找自己的国际地位。我们看着其他国家发展得那么好,创新活力足,经济繁荣,自己也会有一种使命感,想要努力奋斗,为国家作出贡献,让国家变得更好,这个目标一直在激励年轻人。家人会给我帮助,但总归还是要自力更生,我整个童年都围绕着这个主题。那时我要努力干活,做家务,虽然没什么钱,但纪律性很强,在一定框架内享有自由。我一直铭记于心的就是要努力工作、刻苦学习,重信守诺,如果承诺了某事,就一定要做到,努力成为一个值得信赖的人。主持人:在那种环境下长大,当你后来去耶鲁大学读书时,会发现有些人不像你那么努力,周围也没有那么多人推着他们前进。这时你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的,会产生落差吗?因德拉·努伊:来到耶鲁大学,我对遇到的每个人都心怀敬畏。我们之所以要更努力地工作,是因为我们科技不发达,很多简单的工具我们都没有,需要付出更多时间。比如熨衣服这件小事,我们经常停电,本来用电熨斗很快就能做完这件事,但没有电我们只能用热煤炭慢慢做。我在教会学校上学的时候,制服要求上浆,这样可以让衣服更整齐,在美国,只需要去商店买喷雾,喷上然后熨一下就行了,但在印度,我们还需要自己在家做浆粉,有时候粉还会结块,需要花更多时间处理。所以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去做美国人根本不用考虑的事情,很多东西他们直接去商店就能买到,已经习以为常了,而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得不花很多时间在那些生存任务上。所以我来到这里学习,只会感叹他们太聪明了,思维独特,敢于突破自我,还不拘小节,我时常在想自己要怎么做才能变成那个状态?我觉得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我们需要努力工作的部分在美国很容易就能做到,这就是经济发展的差距。CEO和董事会主持人:你担任百事可乐首席执行官一职时,你的孩子还很小,你既要处理公司海量的信息,又要陪伴孩子,你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因德拉·努伊:我有3个天赋——睡眠时间很短、记忆力很强、阅读速度很快。这三点对我处理信息有很大帮助,给我节省了不少时间。我的家人给了我很大的支持,我和丈夫分工合作,配合得很好,我工作抽不开身,他会照顾好孩子们,他工作需要出差,孩子们就由我来照看,后来我们也雇了人来帮忙。我们俩像一个团队一样去做这件事,身边的家人也给予了很多帮助。我周末从来不去办公室,但我会在家工作和阅读,孩子们做作业的时候,我也在学习。你要问我是否一直陪在孩子们身边?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既想做一个完美的母亲、完美的妻子,又想做一个优秀的首席执行官,这是不可能的,没有办法两全其美,只能尽力而为。主持人:你觉得会有很多人愿意做出这些牺牲吗?因德拉·努伊:这些牺牲看着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并不容易。当你回首往事时,肯定会感叹道:“天哪,我错过了这么多有趣的活动,错过了这么多约会”。但总的来说,我觉得这些牺牲是值得的。主持人:我经常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关注CEO、企业家和创业者,因为我们想要获得成功,但我们不想要随之而来的其他东西。因德拉·努伊:这是一个攀登的过程。任何认为轻松就能做到CEO这个职位,然后就万事大吉的人都错了。每个企业的组织架构都是一座金字塔,当你从基层管理岗位向上爬到最顶层的CEO一职时,面临的竞争其实更大。百事可乐基层管理人员大概有1.5万人,等到了首席执行官这个级别,管理层大概就只剩下60~70人了,最后成为首席执行官的只有1个人。想想这段攀登的过程,竞争有多么激烈,而且还面临着外部环境的变化,如果你跟不上世界的变化,就没办法在下一轮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要记住,你下面的人正时刻等着把你从这个位置上挤下去。当你在一个组织中职位越来越高时,要么晋升,要么出局,就是这么残酷,要保住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主持人:这就是CEO换届后会人员流动率高的原因吗?比如,当你晋升为CEO时,那些和你竞争CEO职位的人可能已经离开了。因德拉·努伊:我留下了其中很多人,我告诉他们虽然我成了首席执行官,但我们可以一起合作,大多数人都留了下来。不过你说得对,如果有五个人竞争首席执行官的职位,而最终只有一人当选,通常情况下,其他公司会把落选者挖走,尤其是像百事公司这样在领导力培养方面表现出色的企业。他们在其他公司担任CEO,做得很好。主持人:当你成为CEO时,你走进总法律顾问拉里的办公室,把他解雇了,但大约10秒后,你又把他招聘回来了,为什么这么操作?因德拉·努伊:我希望所有为我工作的人都清楚他们是在为我——这位新首席执行官工作,而不是延续为上任CEO工作的状态。这并不是说我和前任CEO史蒂夫·雷蒙德之间有什么嫌隙,而是我想要组建自己的团队。总法律顾问是最重要的职位之一,尽管我和拉里合作非常密切,但我不想让他觉得自己是史蒂夫遗留下来的人,而是被我雇佣的人才,我会更加尊重他。所以我走进去笑着对他说:“拉里,你被解雇了。”他震惊地看着我说:“老板,你什么意思?”我说:“你现在被聘为我的总法律顾问了。”他这才明白过来,大笑了起来。拉里是一位出色的法律顾问,我怎么可能舍得解雇他。主持人:拉里自己也说那是一个重要的时刻,让他重新认识到自己不是个留守者,而是真正地在那里工作。如果前任CEO去董事会,这会对新CEO产生什么影响?因德拉·努伊:即将离任的CEO从不参与决策讨论,你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最终由董事会选出下一任CEO。而且即将离任的CEO也不必与新上任的CEO打交道,这是史蒂夫卸任时发生的事情,也是我卸任时发生的事情。我告诉董事会我认为公司未来需要什么人才,给了他们四五个人的档案,列出了每位候选人的优缺点,以及他们在过去五到七年里的职业发展轨迹。这是即将离任的CEO需要做的事情,评估好候选人,确保公司在你离任后也能发展得很好。董事会将认真审议我推荐的每一位候选人,与他们进行一对一的面试,了解他们,花了将近两年时间才决定谁应该担任新的首席执行官。因此,我认为即将卸任的首席执行官们可以培养人才,但他们无法做出最后的决策。主持人:当CEO卸任后,如果加入公司董事会,他们是否在某种程度上会限制新任CEO的权力?因德拉·努伊:我是这么认为的。我觉得即将离任的首席执行官应该直接离开,不要继续留在董事会,那样做肯定会影响到新任CEO的工作。会让新任CEO总是小心翼翼,担心自己选择的方向是否与董事会里的前任CEO相悖,这种情况糟透了。我卸任CEO时,跟董事会说过,最多当两个月董事长,之后就痛快地走人,我想让新任CEO能完全自由地开展工作。主持人:你在很多公司的董事会都待过,包括亚马逊,你觉得CEO和董事会成员之间有什么区别?因德拉·努伊:当你是CEO时,你拥有完整的决策权,当你是董事会成员时,你只是其中的一员,无法单独做决策,董事会是一个做集体决策的地方。CEO内心深处强烈地想管理公司,而董事会成员无法直接管理公司,只能为公司提供方向和建议,所以作为董事会成员要确保自己不钻牛角尖。换位思考下,如果我担任CEO期间,董事会有人像CEO一样行事,我会喜欢吗?主持人:这是个好问题。因德拉·努伊:经常问自己这些问题,如果你觉得“我真讨厌那样的”,那就改变你的行为。再一个就是,当你成为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时,要记住股东们期望你扮演的角色。董事会应该做的是制定正确的战略,挑选合适的管理者,专注于战略,专注于领导力发展,不要陷入细枝末节,也不要试图事无巨细地管理季度业绩或年度业绩,这不是你的职责所在。带领百事可乐度过危机主持人:你作为百事可乐的CEO带领公司度过了许多危机,我记得您在担任CEO期间经历过食品安全恐慌。学术界和现实世界在危机爆发前有什么区别?因德拉·努伊:我尊重教授这些知识的学者,他们教学工作做得很好。问题是,当你身处危机之中,危机是实时发生的,公众在报道这件事,当你被媒体、投资者、分析师包围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感到惊恐。尤其对女性CEO来说,会更艰难,因为女性CEO比男性CEO受到的关注要多得多。所以当你正在经历一场危机时,首先必须深入了解这场危机的细节,而不仅仅是召回产品。召集研发和生产人员,坐下来详细聊聊这件事,提出想了解的问题,调查这场危机的根源,然后听听他们解决危机的想法。很多时候,人们没有时间真正去了解危机的根本原因,也不听取一线人员的意见,还有可能把更多的责任推给别人,我想说,作为首席执行官,你肯定承担主要责任。主持人:作为首席执行官,责任最终落在你身上,你如何看待正在发生的事情?毕竟能这么做肯定是得到你的准许了,该如何解释才能让大家觉得你不是在推卸责任?因德拉·努伊:当面临危机时,诚实至关重要。对员工和外界坦诚相待,告诉他们这就是我们正在面临的危机,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诚实能改变整个局面,当你试图用华丽的辞藻来掩盖危机时,只会让外界觉得你在推卸责任。当我们的股票迎来第二位激进投资者时,这对公司来说是一场危机,没人希望股票里有激进投资者。这时我开了全体会议,告诉大家:“我会定期给你们更新关于激进投资者的事。会由总法律顾问、首席财务官和我来应对这些激进投资者。你的工作就是专注于实现业绩目标,这是你唯一的任务,别担心其他干扰因素。”他们都知道我总是把公司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其实我内心十分煎熬,因为我得处理所有这些事情,而不能只专注于公司事务。然而,在员工面前我必须表现得很冷静,让他们相信我能掌控一切,我会带领他们去更好的地方。因此我认为董事会在选择CEO时要着重看一下他是否韧性强,是否具备应对危机的能力。主持人:您提到了女性CEO,当您成为百事可乐的CEO时,是否为标普500指数成分股公司里的第一位女性CEO。因德拉·努伊:不是的,还有其他几位,我在2006年成为CEO时,我记得有11家公司有女性CEO。不过我是第一位管理财富500强公司的有色人种女性。现在,我认为标普500指数的成分股公司中大概有54位女性CEO了。主持人:在允许更多女性加入的公司中,我们如何才能创造更多平等的机会?因德拉·努伊:如果你决定要在公司实行精英管理,就应该从整个人才库选拔人才。当超过50%的毕业生是女性,且她们都取得了顶尖成绩时,她们满怀渴望,想要向前发展。如果你一开始就带着偏见,认为女性做不好这些工作,那你就会错过这些优秀的人才。当人才们在公司不断拼搏时,要确保阻碍他们成功的因素被消除。因为一旦你打击了他们的信心,就会影响他们的能力,影响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我经常看到,如果是一位女士在做演讲,会有人对她翻白眼,在她演讲时打断她,这非常糟糕。当一位女性提出观点时,有人会说:“这太理论化了。”而当男性说出同样的话时,他们会说:“天哪,这太精彩了。”在公司里,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在女性和有色人种身上。当他们进行展示时,确实会遭遇一些不良对待。我说的是当时的情况,现在情况已经大不一样了。当那些事情发生时,你得想办法联系在现场的那些人,然后说,“你能让她把话说完吗?她发言的时候你能不能别翻白眼?”如果你真的重视每一种人才,秉持精英管理理念,那就把他们都吸纳进来。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信心继续做出贡献,但如果你对不同的人存在各种无意识的偏见,那么他们就会失去信心,感到不安,从而影响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力。所以我认为精英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人才都是平等的,不要觉得一种人才比另一种更重要。主持人:然后给予这些人才平等的机会。因德拉·努伊:我想营造一个机会平等的环境,并持续对其进行监督,确保我们拥有足够的人才。通常情况下,当你的组织里只有一两个具有不同背景的人时,你实际上无法真正做到包容,所以你得不断问问自己,如果那所大学暑期实习生中有60%是女性,那她们为什么没来我的公司。因为,毕业班女生占比55%,成绩优秀的毕业生中女性居多,但招聘的人员中女性仅占20%,她们为什么不来应聘呢?这值得好好反省。乔布斯对百事可乐的影响主持人:你曾经和史蒂夫·乔布斯有过一次交流,他告诉你很多时候不要太客气,那次交流对你经营百事有什么影响?因德拉·努伊:他教给了我一个宝贵的经验,他说,如果你在乎某件事,就展现出你最大的热情。比如,一家负责苹果公司广告业务的人说,当你参加苹果的宣传活动时,会看到史蒂夫·乔布斯因为不满意方案而大喊大叫,并把资料扔得到处都是,然后大喊:“我要在明天早上看到一个新方案。”他这么做不是为了毁掉公司,恰恰是他太在乎苹果公司了,他希望为苹果公司策划一场极其出色的宣传活动,所以会直接表达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作为一个女性CEO,我不习惯大喊大叫、乱扔东西,但乔布斯一直跟我说的是,要让人们知道你真正热衷的是什么。当你对某件事充满热情时,不要坐在那里说,“我不想把它们退回去重做3次。”其实退回去3次也没关系,把它做到让自己真正满意为止,这对公司有好处。所以当百事公司成立独立的设计部门时,我做到了这件事,当他们拿给我一些我不喜欢的设计时,我会说:“我非常不满意,如果我是消费者会讨厌它。”有时候我们必须在6个月内推出新品,尽管正常情况下完成这件事需要三年时间。这种情况下,我就会成为“项目经理”,每周五上午都会开会讨论这个项目。员工会觉得压力很大,因为每周都要面对首席执行官的评审。我当时就跟他们说,在来找我之前没必要进行事先讨论,我是项目经理,直接和我说。人们意识到我对推出这款产品充满热情,所以他们也配合这个计划,并且心怀感激。了解了阻碍他们进度的因素,我就会动用首席执行官的职权去为他们解决问题,竭尽全力,他们也能感受到我的重视。主持人:对某件事充满热情,并将这种能量传递给其他人,是非常有价值的。态度鲜明点会带来巨大的好处,不是那种“行吧,你知道的,也许可以试试换个颜色”的态度,而是“我不喜欢,这简直是垃圾,拿点新东西再来”。因德拉·努伊:但需要注意的是,当你处于高层管理者的地位,并且对某件事充满热情时,如果团队最终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即便你推动了项目进展,也不要邀功,把功劳归属于团队。因为你自己是做不到的,是团队完成了这件事,你只是运用职权帮助他们达成目标,所以功劳应该属于他们。如果出了问题,你要承担责任,要懂得责任向上,功劳向下,要给予员工充分的信任。主持人:史蒂夫·乔布斯启发了百事可乐的设计思维。这如何改变百事公司的经营方式?它产生了什么影响?因德拉·努伊:突然间觉得可以用设计做很多事情,可以改变我们的创新流程,可以改变我们的包装和产品设计。我们开始从架子上的那个包装颜色转向该产品将如何被消费?它将如何被使用?如何摆放在架子上?如何存放在家里的食品储藏室里?我们当时正在思考整个链条,消费者如何购买它,把它放进家里的食品柜,然后在什么情况下拿出来吃。我们考虑了产品的每一个接触点,扩展了思考的整个链条。主持人:以前你关注的重点是如何让产品在货架上脱颖而出,让人们购买它?一旦东西放进了购物车,我们就不再担心了。因德拉·努伊:如果有10个步骤,我们过去或许只会担心3个步骤,现在我们开始操心8个步骤甚至是9个步骤。这是一个不同的体验,很令人满足,人们很喜欢它。百事可乐的收购逻辑主持人:你任期内的重大战略转变之一就是,当你还是百事公司的总裁时,将饮料的瓶装业务外包出去了,而当您担任首席执行官时,又将这项业务收回来了。为什么这么做?因德拉·努伊:我当总裁时,首席执行官是罗杰·恩里克,按照他的指示我们将北美的饮料瓶装业务剥离了出去,而且在当时这是正确的做法。当我成为首席执行官时,我意识到瓶装企业发展得很好。在饮料市场增长率放缓的大前提下,市场蛋糕没有变大,但浓缩液公司和瓶装公司两家在争夺更大的份额,他们互相争斗,但毫无建设性,并没有为顾客提供新的服务。所以我做出了回购瓶装厂的艰难决定,有时人们会说:“你要变卦了。”不,是环境变了,我曾经说过,不能对你的战略方向存在教条主义,当你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时,你也必须改变策略。如果我们当时没有收回北美的瓶装企业,我们可能至今还在与它们争夺市场,这太耗费精力了,且这种消耗毫无意义。主持人:人们应对现实的方式之一就是保持谦逊,你知道那是当时最好的道路。但这听起来很容易,却是一个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决定。因德拉·努伊:你的生意价值数十亿美元,人们会批评你反复无常,会说你从事的是资产密集型业务,但对公司来说正确吗?你必须把公司放在第一位,他们可以批评你,只要对公司来说是正确的决策就够了。主持人:你担任百事可乐CEO期间参与过许多公司的收购案。为什么那么多收购案没有按照预期进行呢?因德拉·努伊:首先,收购逻辑应该正确,不要仅仅因为交易吸引人,或者想获得一些短期增长去做收购。如果你的理由错误,收购就不会成功。其次,任何收购,交易流程只占整个过程的10%,整个工作重点在于并购后的整合。如何将被收购的公司整合到你的公司,如何实现协同效应,如何建立新的企业文化,人们对此关注不够。如果并购后的整合工作做得不好,收购就会失败。在这么多收购交易里收获的一个深刻教训是:要尊重被收购公司的文化。我举两个例子,我们收购纯果乐公司(Tropicana)的时候,佛罗里达州还有橙子供应。罗杰对我说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话,他说:“这是一家不同的公司,它的产品对你有好处,不要让百事公司其他部门的人去那里,把他们的想法强加到对你有好处的生意上,这会把生意搞砸。”所以他让我去找纯果乐当时的CEO艾伦·马拉姆谈谈,问问纯果乐应该遵循哪些规则来运作,以及他们的价值体系是什么。他说要保留这些规则,直到这家公司绝对成熟,可以成为百事公司的一部分。第二个例子是我们收购桂格燕麦公司的时候发现鲍勃·莫里森对桂格燕麦公司特别重要。无论结果如何,至少在头两年要让鲍勃·莫里森留任。百事公司的入职培训方式是,我们尊重他们的文化,他们也尊重我们的方式,这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作用。所以我认为收购失败的原因是,你没有意识到这些陷阱,也没有主动解决它们。主持人:我想要问一个问题,如果有人在百事可乐公司拥有不公平的优势,而且他们总是能把事情做得非常出色,那么这个人会具备哪些特质或技能?因德拉·努伊:他们有这种不可思议的能力,并且能做到收放自如。他们会征求人们的意见和想法,并将其融入工作和产品中;他们会主动承担困难的任务,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他们过去经历过失败,但不会让失败击垮自己,而是从中吸取教训,振作起来,继续前进。这些人通常都很谦虚,他们很少会说打败别人,而是觉得:“这是公司所需要的,我做到了。”百事可乐有很多这样的人才。主持人:当人们过于吹嘘自己所做的事情时,这是不是一个反向信号。因德拉·努伊:百事可乐公司没有太多这样摇摆不定的人,我很幸运能经营一家这样的公司。这样的公司文化使得有些人可能会去争取荣誉,但很少有人会吹牛。大家都在谈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推动公司发展,所以我觉得很幸运能进入这样的公司。主持人:最后想问一下,对你来说什么是成功?因德拉·努伊:有目标地去做一件事,我经营百事可乐公司时就一直这么做的。对我来说,无论在哪个领域取得成绩都是一回事,重要的是必须让这个地方变得比你刚来时更好,我想让员工们感觉比刚加入百事可乐或在其他领导手下工作时更好。这种强烈的使命感和清晰的目标会给你的工作提供核心动力。新闻热线&投稿邮箱:tougao@iceo.com.cn。END 。值班编辑:郭立琦  审校:姜辰雨  制作:吴莹关注“中国企业家”视频号看更多大佬观点和幕后故事[ 推荐阅读 ]‍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