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5月7日报道,夜间记住多个梦境可能意味着睡眠质量不佳。西班牙著名神经生理学家爱德华·埃斯蒂维利博士解释说,这种现象与睡眠周期中断密切相关,特别是在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发生在这一阶段的生动梦境最多。这位专家表示,“当一个人在一个晚上记住多个梦境时,很可能是睡眠中断所致”,这表明其休息既不深沉也不充分。多项研究显示,记住梦境非但不代表睡得好,反而暗示相反情况。美国全国睡眠基金会指出,人们之所以能保留梦境记忆,往往是由于出现了未被察觉的短暂清醒时刻,即“微觉醒”,这类中断多发生在占整体睡眠25%的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经历此类中断者睡眠质量下降,表现为醒后感到疲倦。衰老也会显著影响梦境记忆。埃斯蒂维利指出,睡眠模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老年人的睡眠会变得较浅且片段化。这解释了为何他们更易记住梦境,实际上这可能是睡眠深度下降的警报。“老年人的睡眠模式逐渐变得不稳定。”埃斯蒂维利强调,这种现象是值得关注的健康问题。情绪环境是影响睡眠的另一核心因素。压力和焦虑不仅会导致频繁夜醒,还与较生动的梦境甚至噩梦高度相关。行为睡眠医学专家谢尔比·哈里斯表示:“人们在焦虑或抑郁时更容易记住梦境,可能因为他们醒得更频繁。”此外,某些药物(尤其是抗抑郁类药物)会干扰快速眼动睡眠的时长和质量。这凸显了心理健康与休息之间的复杂关联。不良睡眠环境和生活习惯同样会增加睡眠中断的风险。专家强调,光线过强、噪音、不当室温或不舒适床垫都可能引发频繁“微觉醒”,阻碍身体完成生理和情绪修复所需的深度睡眠周期。睡前摄入咖啡因、酒精或油腻食物也会对睡眠质量产生负面影响。虽然记得梦境可能反映睡眠缺陷,但并非所有夜间醒来都值得警惕。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梦境心理学家西蒙·史密斯教授表示:“夜间偶尔醒来或短暂失眠是完全正常的。”但如果这些情况频繁发生,则建议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改善睡眠状况,如作息规律、优化睡眠环境及睡前减压。科学界同时强调了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对于记忆巩固和情绪处理的重要性。行为科学家温迪·特罗克塞尔指出,该阶段可能对“抚平”负面体验至关重要。研究显示,“较长的快速眼动睡眠时间与几天后对负面事件的情绪反应减弱相关”,这可以证明该阶段在心理层面上的恢复作用。埃斯蒂维利等专家建议那些希望降低梦境记忆频率(即减少睡眠中断)的人采取具体措施。保持规律作息、营造黑暗安静的环境、睡前避免接触电子屏幕以及限制咖啡因和酒精摄入等可以产生显著效果。如果这些改变没有奏效,则需咨询睡眠专家,以排除睡眠呼吸暂停或慢性失眠等潜在问题。(编译/韩超) 微信审核 | 陈鹏内容编审 | 吴一凡 余劲松微信编辑 | 郭庆娜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