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国家队抄底,这轮能赚多少? | 棱镜

Wait 5 sec.

上海证券交易所新大楼前的牛雕塑。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 | 温世君  编辑 | 孙春芳出品 | 棱镜·腾讯小满工作室瑞士日内瓦的确切积极信号,在5月12日下午交易时间传到了A股。当天尾盘最后一小时,上证指数涨幅从0.45%迅速扩大到0.82%,深证成指涨幅从1.39%直接升至1.72%。而更多嗅觉敏锐的资金,早已布局多日,5月6日以来不过五个交易日,代表中国制造的一些核心板块,电力设备、机械、家电、通信、纺织服装、汽车涨幅都超过4%。到5月12日收盘,上证指数的3369.24点,相较于年初实现了0.52%的涨幅;万得全A指数更是较年初收涨2.29%。今年A股曾经的跌幅,已经彻底被抹平。股市的波动不是敌人,而是朋友。虽然在当下这个市场节点,不少投资者相信,现在入场,顺势而为,为时不晚,但显然“抄底”是收获更加丰厚的投资策略。底部就在一个多月前。当时,“国家队”大举增持ETF,跑步入场。国家队抄底闪电战一个多月前的4月7日,上证指数单日下跌7.23%,最低点下探到3040.69点,一天时间几乎抹去了2024年10月以来这轮行情带来的涨幅。当天,就在市场最恐惧的时候,中央汇金公开表态:“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A股配置价值,已再次增持了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未来将继续增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4月7日一天,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净流入资金额175.64亿元,易方达沪深300ETF净流入资金额91.97亿元,易方达创业板ETF净流入资金额83.78。谁是中央汇金?根据最新披露的数据,截至2024年6月30日,中央汇金总资产规模达7.76万亿元,是“四大行”的股东单位,持有工行34.79%、农行40.14%、中行64.13%、建行57.14%的股份。此外,除了其全资子公司中央汇金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外,中央汇金还持有国家开发银行、中金公司、中国银河、光大集团、新华保险等19家金融机构持有股份,是中国金融业的“航母”,也常常被称为“金融国资委”。4月8日,央行对中央汇金的增持行动,表示了“无限量”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坚定支持中央汇金公司加大力度增持股票市场指数基金,并在必要时向中央汇金公司提供充足的再贷款支持,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中央汇金也在4月8日进一步强调了自己是“资本市场上的‘国家队’”“发挥着类‘平准基金’作用”,表示“该出手时将果断出手”。所谓平准基金,指政府或相关机构设立的,通过在证券市场上买卖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以稳定证券市场价格、防止市场过度波动为主要目的的专项资金。这是在市场多次呼吁之后,中央汇金公司首次明确其类“平准基金”定位。出手的方式,依然是买入ETF。该日,中央汇金称:“下一步,中央汇金公司将坚定增持各类市场风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结构。”此前虽然中央汇金也曾多次公告增持ETF,但就速度和规模而言,这次都是惊人的。毕竟关键时刻,市场需要真金白银的托举。4月7日—11日这一周,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沪深300ETF、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南方中证1000ETF、华夏上证50ETF,7只ETF均跻身净流入金额“超百亿俱乐部”,流入资金最多的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单只单周流入资金更是达到了339.54亿元。若将周期扩大到4月7日大跌之后两周,前述这7只ETF,合并资金流入达到1883.72亿元。这7只基金,在2025年1月1日到4月6日,净流入资金额都是负数,比如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是-155.56亿元。跟着“抄作业”能赚几个点对于广大投资者而言,国家队大刀阔斧地买入ETF的时候,其实就是今年最佳的黄金抄底窗口的信号灯。只是,真正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能够做到贪婪,确实有些违背人性。回到今年5月12日来看,这些“投资”都赚钱了。这一个多月能赚多少?如果与4月7日净值比较,单月的涨幅的数学平均值为7.8%,涨幅最高的南方中证1000ETF为9.7%——这不是一个小数字,即便是股神巴菲特,其60年的平均每月收益不过3.3%。假设一位个人投资者将中央汇金增持ETF作为买入股票的发令枪,在4月7日买入宁德时代、比亚迪这样的“明星股”,到5月12日,其单月收益也能达到15%以上。当然,对于国家队“赚钱”当然不是目的。站在当下,一个值得我们去思考的技术性问题是,关键时刻,国家队为什么要通过买ETF入场?ETF是英文Exchange Traded Fund的缩写,字面意思是“交易所交易基金”,一般翻译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追踪”各种指数,无论是股票、债券指数,还是大宗商品、贵金属甚至加密货币等资产指数,进行“被动”投资。ETF跟踪指数或资产池的市场价格,而不是试图获得超越其市场表现的收益。换言之,如果把某个追踪股票指数的ETF比作是一个装满各种股票的“篮子”,这个“篮子”里股票的种类和比例,是按照其对应的股票指数来配置的。投资者购买了该指数型ETF,就相当于一次性购买了这个“篮子”里的所有股票,基本能获得与该指数表现基本相同的收益。同时,由于无需选股和择时,ETF也大大降低了持有者的成本。比如这次国家队大举买入的沪深300ETF,虽然是分别来自不同基金公司的产品,但都是按照沪深300指数的成分股及其权重来构建投资组合的。沪深300指数,是由上海和深圳证券市场中市值大、流动性好的300只股票组成的。每半年调整一次样本,所以当沪深300指数调整样本的时候,无论哪家沪深300ETF都要跟随指数进行相应股票的买入和卖出——相较于其他股票基金,ETF是最严格执行投资“纪律”的基金。这样一来,当沪深300指数上涨或者下跌时,沪深300ETF的净值也会跟着上涨或者下跌,投资者通过买卖沪深300ETF,就可以像投资沪深300指数一样,获得与这300只股票整体的表现基本一致的投资收益。而且,ETF可以像股票一样在证券交易所里进行交易,交易时间和股票一样,投资者可以在交易时间内随时买卖,流动性无虞。ETF的历史并不长。全球首只ETF SPDR标普500 ETF(SPY)于1993年推出,截至2024年底,全球挂牌交易的ETF资产总规模已经达到15.09万亿美元。中国第一只ETF是2004年底推出的华夏上证50ETF,截至2024年底,中国境内交易所挂牌上市的ETF总规模3.7万亿元,其中股票ETF规模2.89万亿元——显然经过今年这轮国家队入场,现在规模还要大不少。国家队为什么要买ETF?理解了ETF的运作机制与特性,便能明白国家队此次选择通过ETF入场的深层逻辑。在4月7日的股市大波动中,踩踏式抛售,K线图陡峭如崖,当恐慌情绪如同病毒般蔓延,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资本战争。在这种非理性下跌行情下,流动性迅速枯竭,投资者风险偏好急剧下降,资产价格严重偏离基本面,系统性风险可能一触即发。国家队此时大举买入宽基ETF(如沪深300ETF等),实际上在跑手中扮演了“最后买家”的角色,通过快速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去缓解流动性危机,进而阻断可能出现的负面连锁反应。选择买入ETF入场,不仅可以规避选股过程中的道德风险,而且还避免对单一股票的过度干预——因为倘若直接买入个股,极易引发市场对“国家队选股”的过度猜测,导致资金盲目追逐特定标的,从而扭曲股票定价机制。而公开、高调增持ETF释放了明确的政策面信号,起到对其他机构的示范效应,目的就是希望扭转市场负面预期,阻断“下跌—恐慌—抛售”的负反馈循环——这才是四两拨千斤的关键。尽管千亿规模的ETF增持听起来是个天文数字,目前规模最大的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总市值也高达3800多亿元,但相较于沪深300所有股票40多万亿元的总市值,还是个“小数字”。4月7日的市场调整来得极为突然,在这种紧急情况下,国家队若直接逐只购买股票,无论是资金配置的执行效率,还是交易成本的控制,都面临巨大挑战。相比之下,通过购买指数型ETF实现大资金快速布局,几乎成为唯一可行的选择。此外,指数型ETF的投资标的多为蓝筹股和指数成分股,这些股票大多是各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市场中占据核心地位。国家队集中力量增持ETF,能在关键时刻快速稳定这些核心资产的价格,有效稳住市场估值中枢。当这些权重股的估值得到修复,市场恐慌情绪将得到缓解,从而逐步回归理性运行轨道。进而伺机而等待政策面黑天鹅逐步消除的那天,比如刚刚过去的5月12日。(本文基于公开信息,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本文版权归“腾讯新闻”所有,如需转载请在文后留言,经允许后方可转载。第1400期运营排版:文文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腾讯新闻客户端相关独家文章!你“在看”我吗? 阅读原文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