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May. 2025 野狼问 亲密关系中,分享欲消失是否等于爱意消亡? 宏桑答 在亲密关系中,分享欲本不是一样可以长久维持的东西。因为激情总会褪去,而留下的是安心感。举个例子,就像你搬到了新家,那空荡荡、整洁而又明亮的环境让你身心愉悦,你非常享受最初那纤尘不染的地板、那光亮无暇的浴室镜,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安置新的物件,打开亮铮铮的灯光来欣赏晚餐。而当你住了三四年之后,它已经变旧了,地板也不反光了,瓷面的水渍也擦不干净了,也没有多余的空间来添加新的家具了。你不再享受住在里面的感觉,不再停下来欣赏它,甚至你都忘了你时时刻刻在使用它。然而,你会放弃它,去搬新的房子吗?很多人不会,除了搬家的各种成本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个熟悉的地方带给你的安心、舒适的感觉。换在亲密关系中也是一样的,随着双方的逐渐熟悉,激情一定会褪去,但激情的褪去不一定意味着这是不健康、甚至岌岌可危的关系,因为留下的,是一种平淡而亲密的情感,类似于亲人的感觉。心理学家罗伯特·斯滕伯格用他注明的爱情三角理论解释了这一现象。他认为各种不同的爱情都能由三个成分组合而成:激情、亲密、承诺。激情的主要特征是性的唤醒和欲望,同时也包括能使伴侣感到满足的强烈情感需要。渴望伴侣的陪伴和回应、对伴侣的强烈依恋、见不到时的梦萦魂牵、见面时的小鹿乱撞,均属于此类。亲密包括热情、理解、沟通、支持和分享等爱情关系中常见的特征。如宁静的陪伴、夜间一起牵手漫谈身边趣事、难过时的安慰、共同兴趣的分享等。忠诚指投身于爱情和努力维护爱情的决心,包括为了关系而作出牺牲的部分,以及指向彼此未来的部分。为对方而限制自己的社交圈、为了未来努力存钱、一起规划未来的事项等。斯滕伯格认为,一段完美的爱情,平衡地兼顾了以上激情、亲密和承诺的三个成分。但是,高水平的激情一定无法长期地维持,最终爱情将会只剩下亲密和忠诚,成为相伴之爱,这正是长久而幸福的婚姻的典型模样。而在大多数的婚姻中,甚至连亲密也未必继续存在,最后只剩下忠诚。那情侣什么时候分享欲最强呢,答案是刚开始的那几个月,热恋期的时候。在这个时间段,激情和亲密占主导地位,双方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和对方待在一起,彼此之间永远有说不完的话。尤其男生在恋爱初期,他们的择偶策略可以比喻作“孔雀开屏”,他们喜欢通过多说话、多分享来展示自己的健谈,而自信和侃侃而谈的男生,在女生眼中会更加有魅力。而过了热恋期之后,男生逐渐恢复了原本的特性,更加注重用行动而不是语言来表达,爱一个人的方式,可能是为她做事,可能是肩负起责任,而不再是分享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所以,分享欲几乎是一定会消失的,与其说是消失,不如说是一方或双方恢复了原本习惯的相处方式。但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双方变化和适应的步调不一致,就容易产生“ta不爱我了”的误解。例如焦虑型依恋,在关系中对伴侣有着更多的需求感,需要更多的陪伴和关心,他们也会把伴侣说话的多少、回复消息的快慢等当作衡量对方是否还爱着自己的一个依据。随着热恋期的过去,对方逐渐地把关注的重心从对方的身上转移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分享的话题也越来越少,在这个过程中,焦虑型依恋就会明显感觉到对方的冷淡,误认为对方不再爱自己,甚至要和自己分手。像这类情况,就会把分享欲消失和爱意消失画上等号。其实,什么样的爱情才是常态呢?恋爱初期,以情感的交互为主逻辑,双方亲密地表达爱意,建立起亲密感,恋爱中后期,以相处和合作为主逻辑,两人在一起不仅仅是为了有个伴,更是为了能为彼此的生活遮风挡雨,所以各自分工,默契地处理生活中所需面对的事情。到了这个事情,比起爱意的传达,更加需要的是调和矛盾的能力,和共同应对生活风险的能力。而能否往这个阶段顺利过渡,也是衡量双方能不能长久生活、共建家庭的重要依据。 责任编辑:梅不谈 onewenti@wufazhuce.com征稿信息见微博@ONE一个工作室 小红书@ONE一个编辑部 置顶内容。 回答者 宏桑 心理咨询师,微信公众号:宏桑 相关推荐 问答 这个时代知识是不是贬值了? 问答 什么决定改变了你的人生轨迹? 点击可下载ONE一个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