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立即报名2025年6月19日—6月20日,相约“生而全球·共融共建”第二届出海全球峰会,1500+企业出海掌舵人再聚狮城,与吴晓波、王辉耀、秦朔、津上俊哉、林雪萍、黄兆华等嘉宾,共同探索中企出海从“产能迁徙”到“文明共生”的新路径。【点击马上报名】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5月10日,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在瑞士日内瓦开始举行,全球的目光都聚焦在谈判桌上。对世界而言,中美的每一次对话既是风险缓释的契机,亦是新一轮博弈的序幕。不论这场牵动全球神经的会谈最终能否给冰冻三尺的中美经贸关系带来一丝春意,都无法改变全球供应链调整重构的漫长趋势。中国企业们已经重新站上了“新赛季”的启航点,未来将在更多元的全球经贸关系中,出发寻找新的航线与风向。如果说去年6月,首届出海全球峰会我们还在讨论要不要出海,如何出海的话题,那么今年第二届出海全球峰会,我们将用更多的篇幅来探讨,在全球化3.0下,中国企业该如何更深入地“走进去”?该用怎样的方式重构“中国制造”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进而改革全球贸易格局?在这一命题下,我们邀请到了国务院原参事、全球化智库创始人王辉耀、日本产业研究专家津上俊哉、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大出海》作者林雪萍等一线产业学者,出海企业家代表及各国政府商协会代表等,希望为大家从不同维度带来深入的思考与智慧前瞻。峰会开幕在即,小巴特别梳理了部分演讲嘉宾的前瞻观点,其中一些议题也将在今年峰会上被着重探讨。吴晓波财经作家,巴九灵创始人中美贸易摩擦的加剧肯定是件坏事儿,然而如果它一定会发生,晚发生不如早发生,缓慢发生不如激烈发生。对于中国经济来说,这将是次极限测试。中国经济的未来一定不取决于美国,而取决于中国产业经济的韧性和改革开放的决心。美国对中国制造业的遏制是其既定战略,中国产能的全球化布局也是我们的既定战略,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压榨越厉害,越倒逼中国外向型企业到全球进行分布式避险和投资。我们要相信国运,国运绵延,它并不是坐在那儿就会发生的事,它需要我们坚持干这两件事——对内,坚持改革开放的制度红利;对外,拥抱全球化带来的时代红利。这是面向未来,我们每一个人最大的战略定力。王辉耀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国务院原参事在《大潮澎湃:中国企业“出海”40年》一书中,我将“2008年起至今”定义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第四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到了2024年,虽然大框架仍处于第四阶段,但这一阶段的具体特征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和深化。一是在当前的全球化阶段,科技成为推动企业“出海”的核心动力。特别是中国企业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持续创新,不断提升自身全球竞争力。另外,数字化转型也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从生产、供应链到营销、服务,全方位地提升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二是与过去相比,现在的中国企业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更加重要。许多企业已经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产品出口,而是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全球生产、研发、销售等各个环节中,充分发挥全产业链充分整合的长处,推动我国企业“出海”的比较优势从规模和成本优势向服务优势、研发优势等价值链高端扩展。三是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重要考量因素。许多企业在海外投资和生产过程中,更加积极采用环保技术和清洁能源,为全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榜样,也展示了中国企业作为全球化参与者的积极态度和领导力。四是随着中国企业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其国际品牌影响力也在逐渐增强。许多企业通过参加国际展览、开展国际营销、建立海外研发中心等方式,不断提升海外品牌影响力。同时,中国企业还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规则的制定,提升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总的来说,现阶段一方面维持了我国在产能和服务上的优势,同时又表现在技术、理念和品牌影响力上的上升,并在价值链上逐渐趋于“微笑曲线”的高端。*内容来源:南方周末《10个问答,了解企业“出海”大局 | 十问王辉耀》 秦朔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朋友圈发起人我们需要客观看待美国的“制造业回流”,以及越来越多经济体都在加强供应链“在地化”“本土化”等趋势,并未雨绸缪。首先,强内需,举国已有共识。其次,更开放,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多机遇。去年12月1日,中国给予所有已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未来在推动零关税方面还可以有更大举措。第三,促出海。出海是让中国能力走向全球、并带动本地化发展的重要机遇,要把出海作为和出口并重的战略安排。要相信出海不会削弱中国能力。以消费电子、家电、电脑等行业为例,研发创新、核心零部件、关键精密制造等核心都在中国,企业出海后还会反向扩大对中国核心零部件和技术服务的采购。我一直认为,从世界的工厂、工地到世界的市场、创新场,以及出海将中国能力全球化,是中国未来的两大战略机遇。在“对等关税”下,绕道式的出海(即改变原产地而出口美国)会受到一定阻力,但各个经济体自身的产业发展,依然需要中国的资本、技术、能力,出海仍有广阔空间。有几十年积累的产业能力,加上全球眼光和开放心态,造福世界,中国必能找到新的发展空间和机遇。而中国的韧性发展、创新发展、合作发展,才是对“对等关税”以及各种“特朗普主义”的最好回答。*内容来源:“秦朔朋友圈”津上俊哉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特聘研究员日本也有过与美国产生贸易纠纷,经济政策受到较大影响的经历。1985年《广场协议》的签署迫使日元急剧升值,致使依赖出口的日本企业承受巨大成本压力,最终引发产业外迁和经济泡沫化。在中国,有很多朋友认为被日本经济崛起威胁的美国给日本布下圈套,日本经济由此失去活力,陷入了“失去的20年”,并且把它视为前车之鉴,吸取“决不能轻易放开汇率、资本账户”等教训。我有互相矛盾的两个感觉。一方面,假如日本不那么过头地将重点放在防止日元升值,不失去经济政策应有的平衡,日本可以回避泡沫及其破裂,所以将后来的经济萧条归咎于美国有责任转嫁之感。但在另一方面,经过几次经验,美国的政客也好,投机家也好,都知道了“日本的阿喀琉斯之踵(要害)就是日元升值”。看透这点的美国,采取的战术就像日本柔道似的。柔道不是以自己的力气制服对手,而是利用对手的体重和动作让他倒下。所以后来美国利用日本的阿喀琉斯之踵来施加压力的做法可谓是“柔道式经济战”。中国应该从日本《广场协议》经验吸取教训,并不限于汇率、资本开放政策,因为中国哪里有阿喀琉斯之踵,美国就可以打哪里。希望中国与其抱怨“被布下了圈套”,还不如回避自己造成不合理的“阿喀琉斯之踵”。*内容来源:《美国“柔道”式经济战?》林雪萍上海交大中国质量发展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大出海》《供应链攻防战》作者我们的出海是不是在躲避成本?是不是在规避风险?很多企业会认为是。但这只是短期行为,从长远看,这是中国企业大出海的一次机会。中国制造也要借助这个机会,改变企业的性质,成为一个全球化的企业。中国企业要建立一个“真出海”的能力。企业能否围绕地理空间、认知空间和价值链空间这三个维度考量,是“真出海”与“假出海”的分界线。地理空间,是战略出海的基本之意。中国企业出海的核心问题,首先考虑的就是去哪一个国家。企业需要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实体公司落地,而工厂、物流中心等资产则是基本的配置。如果没有法人公司的落地,没有广泛的组织动员,没有精心筹划的工厂,那么这种出海基本还是销售驱动型。2018年以后,确定工厂的地理位置就不再只是技术性的成本问题,而是全球化的整体战略考量。地理位置的选择,需要上升到地理战略的高度。认知空间是由企业与当地社会的相互评价构成的。企业需要深度融入本地才能获得当地的信任和认可。企业只有通晓当地的法规,才能避免掉入各种陷阱而持续成长。只有理解对方的文化,才能在行事逻辑上符合当地的要求。在价值链空间上,企业需要在上下游审视,重新进行外部的价值链接。企业要能通过设计能力,驱动供应链的升级。一个在当地制造的企业,也有责任去扶持本地供应商。如果只是单纯地组装制造,则很难实现新的价值组合。一个企业要实现全球化,需要在三个方向取得突破。并非有海外生意,有海外工厂,就是真出海;适应本地,有着驾驭全球化能力的企业,才是真出海。*内容来源:2024出海高峰论坛演讲、《大出海:中国制造全球出征的关口和突破》崔洪波正见品牌战略创始人兼CEO品牌叙事应该是中国企业到海外的第一件事情——你是谁?你代表什么?你为何而来?你有什么意义和价值?你对我的意义是什么?如果这个故事讲不好,那就只剩下赚钱这一件事情,赚钱就意味着要攻城略地,所以很多国家认为我们在进行产业链倾销,所到之处让本地产业都无法生存。因此,中国企业一定要学会跟当地共建共创,给当地带来意义和价值。对中国公司而言,有三种基本的简单的“中国病”:其一,想当然认为今天中国发生的事情就是海外市场一定会发生的。其二,中国企业普遍有一种认识,就是出海去欧美是“向上仰攻”,去新兴国家,如东南亚就是“向下降维打击”。其三,中国公司今天正在发生的“逆品牌思潮”反而是全球化和出海最大的障碍。用中国视角试图去改造全世界,这是最要不得的。对出海的敬畏之心,对不同国家的政策、文化和竞争真正下功夫去研究,谋定而后动,才是根本。*内容来源:华商出海实战大课演讲、“崔洪波论品牌”……在中国古老的《易经》中,有一卦为屯卦,形容初生之象。“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意思是在阴阳、刚柔之间刚刚开始交替的时候,必然会遇到繁难与危险,但只要懂得危险与艰难,并相应行动,就会获得亨通。当中国企业这一次跨出国门时,等待我们的是暗流涌动的未知海域,是新的世界经贸强弱格局构建时带来的莫测变化,但同样,我们将开启的也将是中国企业全方位融入世界脉搏的全新时代。吴晓波老师在年终秀上曾说:“理性、建设性、避险性是我们这一次企业出海的三个原则”,而本届峰会,我们愿意尽自己的一些绵薄之力,为中国企业聚集资源,护航保驾。欢迎每一位希望投身于“生而全球”浪潮的中国企业家,来到狮城,与我们同看潮起!点击按钮▼立即报名 今天看啥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AvHq8Qilm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