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五个方法

Wait 5 sec.

逻辑学对于孩子来说有多重要?要知道,《大英百科全书》可是把逻辑学排在自然科学的第一位,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逻辑学列为七大基础学科的第二,仅次于数学。我们都知道逻辑思维能力很重要,有什么方法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呢?今天,我们将为你介绍一本新书,《逻辑学通识讲义》,作者是得到App《吴军来信2》的主理人吴军博士,这是一本关于逻辑思维培养的书。接下来,我们分享书里五个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方法,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来源:得到图书01第一个方法:让孩子能明确概念,不模糊表达吴军老师提醒我们,首先要教会孩子清晰地定义自己的问题或观点,这是逻辑思维的起点。比如,当孩子说“这个游戏不好玩”时,这样的信息是模糊的,你可以引导他更具体地表达:“这个游戏的规则太复杂了,我搞不明白。”这样,你不仅能了解具体问题所在,还能帮助他更清楚地思考问题,养成清晰表达的习惯。你可能会问,孩子习惯这么说了,很难引导啊,有什么办法吗?有一个游戏叫做“下定义”,你可以没事的时候和孩子玩起来。比如你可以给孩子做个示范,说到“汽车”这个词,你可以说,它是一种车辆,本身有动力,动力驱动它前进。之后可以让孩子给他熟悉的事物比如“狗”下定义,孩子不能只用“可爱”“好玩”这样模糊的词,而要说出它的具体特征,如“有四条腿、会汪汪叫”,等等。孩子如果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主张,之后在学习、工作甚至两个人的婚姻生活中,不会因为表达和沟通的问题,付出惨痛的代价。而我们知道,很多成年人的问题,其实是沟通带来的。02第二个方法:让孩子学会区分事实和观点让孩子明白“事实”是可以验证的,“观点”是个人感受,这是逻辑思维的重要基础。比如,当孩子说“数学太难了”时,这其实是他的感受,而不是客观事实。你可以引导他看到:“我这周有三道题不会做”(这是事实)和“数学太难了!”(这是观点)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周末在家的时候,你可以和孩子玩“事实或观点”的游戏,比如“冰淇淋很好吃”是观点,而“冰淇淋是冷的”是事实。也许你会说,我娃已经上初中了,这样的游戏他不一定会搭理我,有什么别的方法吗?那你可以让他处理一些复杂的信息,他在读新闻或故事时,你可以让他分辨哪些是事实描述,哪些是作者的观点。比如,有文章提到“国家电影局宣布将适度减少美国影片进口数量”,这就属于客观事实,而“好莱坞电影被特朗普关税打得奄奄一息,美国时代的结束恐怕要开始了!”这就是观点,这是作者的推测和评论。你甚至可以让孩子在看这样的内容时,用颜色标注出来,事实用蓝色标注,观点用红色标注。这样的练习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就是让孩子在接收信息时有极强的辨别力。尤其在充斥着大量低质、虚假信息的社交媒体时代,孩子能给自己装上信息的过滤器,更容易形成自己独立且理性的判断。你可能会问,光接收信息区分事实和观点,那表达的时候,仍然会张口就来,怎么办?这里也有个小方法,那就是孩子说完某句话后,你可以问他,“你刚才说的是事实,还是你的感受?” 让孩子本能地思考这二者之间的差别,渐渐地,孩子会从以前张口就来“老师偏心,只喜欢班长!"这样情绪化、绝对化的表达,变成:"老师今天表扬了班长三次,但没叫我,我觉得不公平。" 一下就能让人明白问题所在。你可别小看这二者的区别,会这样表达的人,在未来的职场中,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矛盾。比如,给上级提诉求时,情绪化的表达是:"这个项目根本没法推进了,客户要求太离谱!"领导一听可能觉得你甩脸色。你可以说:"客户本周已修改需求3次(事实),目前团队精力消耗很大,我担心无法按期交付(感受)”。接着提出诉求:“我们是不是可以重新协商一下优先级?"你看,这么一说,不仅能避免你和领导之间的冲突,还能取得他的支持。家庭生活中,就更是这样了。两口子之间,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你根本不在乎这个家!"这样很容易引起争吵。但如果改成:"这周你有4天加班到10点后(事实),我一个人照顾孩子很累,感觉被冷落了(感受)。”这么说,就显得有理有据,接下来可以提一句“我们两个人能不能一起规划一下时间?"这样就从原本的争吵转向了共同解决问题,非常有利于家庭的和谐。03第三个方法:为自己的观点提供理由让孩子养成 “因为…… 所以……” 的思考习惯,是培养逻辑表达的关键。你可以借助《逻辑学通识讲义》中逻辑推理的原则,用几个小技巧来培养孩子的这种能力。比如,小一点的孩子,当孩子说“我要买这个玩具”时,可以引导他用 “因为…… 所以……” 的句式表达理由:“我想要这个玩具,因为它可以拼装,能锻炼动手能力。”如果你想引导孩子更深入地思考,还可以追问他:“还有其他原因吗?”大一点的孩子,你可以设立 “三理由规则”,要求孩子在表达需求时至少给出三个理由。比如孩子以前经常会有情绪化的表达——“我今天就想晚点睡!” 应用“三理由规则”后,孩子可以说“我今天可以晚睡30分钟吗?因为:一、明天是周末,不用早起;二、我想看完这本科学书,还剩最后几页;三、我可以明天午睡补回来。”当孩子给出理由时,你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这些理由是否合理。如果他给出的理由比较牵强,你可以引导他重新思考,寻找更有说服力的理由。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孩子在写作文时,就能够熟练地运用证据支撑自己的观点。同时,还能形成结构化的思维方式,一件事情瞬间就能拆解成三件事来支持它。你在工作中一定遇到过这样的人,写文章或者方案,下面的三个论据和主题毫无关系,而自己浑然不觉。其实这就是没有因果思维造成的。04第四个方法:让孩子学会识别常见的逻辑陷阱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逻辑陷阱,孩子一不小心就会落入其中。你可以让孩子针对这些陷阱进行练习,这样当孩子一旦发现这样的问题,就能一眼识别出来。在《逻辑学通识讲义》的第六章中,吴军老师列举了常见的6种形式谬误,和14种非形式谬误,比如诉诸权威的谬误,诉诸人身攻击的谬误,假两难谬误,转嫁焦点的谬误,等等。你可以说一些书里举到的例子,来让孩子挑错,比如,你可以说:“老师经常告诉同学们,要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努力学习。因此,班上所有成绩不好的同学,肯定都没有努力”。让孩子能识别出来,这是以偏概全的谬误。再比如,你可以说:“你是个新人,有什么资格来提建议呀”“你连大学都没毕业,懂什么环境保护?”让孩子能识别出来,这叫“诉诸人身攻击的谬误”——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去攻击对方的人格或能力。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能获得“清醒思考的免疫力”——就像给大脑安装了防骗软件,不容易被忽悠,也不容易被情绪带偏。05第五个方法:让孩子愿意修正自己错误的想法让孩子明白,“改变想法”不是丢脸的事,而是进步,这是一种科学思维的体现。吴军老师强调,科学的本质不是坚持绝对正确,而是通过不断修正错误接近真相。当孩子固执己见,大声叫嚷:“我就是对的!不听你的!” 你不必急于反驳,而是可以温柔且耐心地去引导孩子。你可以告诉孩子,在科学界,人们一度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但后来,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测到了木星的卫星,这一发现有力地证明了地球并非宇宙的中心,于是科学家们勇敢修正了这个曾经被奉为真理的理论。这种引导让孩子理解:改变想法不是否定自己,只有不断思考自己之前想的哪里不对,才能获得进步。吴军老师还告诉你,学会找反例,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是培养科学思维和逻辑思维的重要方式。你不妨和孩子共同创建一本 “观点更新周记”,每周记录一个被修正的观点,比如:“今天发现企鹅不会飞,原来‘所有鸟都会飞’的想法不对,应该是‘大部分鸟会飞’。” 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自己思维的成长和进步,逐渐养成理性思考的习惯。这将对他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帮助他在面对各种问题时,都能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探索,不断进步。这就是今天要分享的培养孩子逻辑思维的五个方法。当然,还有更多的内容,你可以在阅读完吴军老师的《逻辑学通识讲义》之后,和孩子一起来探讨。吴军博士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资深专家,谷歌前高管、硅谷风险投资人,同时也是文津图书奖、中国好书奖得主,著有《格局》《见识》《浪潮之巅》等畅销书。他擅长探讨如何通过提升个人的视野与认知来获得持续的成功和成长。👆👆tips:敬爱的读者朋友,由于微信的推送规则,即使您关注了我们,可能也常常收不到推送,记得点击“罗辑思维”名片,设为星标⭐️,文章每天会自动推送哦!推荐阅读世界读书日:当内心有了“一定要”,世界就有“都可以”04-23 读书,让知识穿过你的身体京东美团外卖大战:三大熵增,三组经验04-25 京东为何高调掀起外卖大战?‍‍那些真正牛的人,都在偷偷玩“慢多巴胺”04-20 了解慢多巴胺与快多巴胺让孩子的学习像打游戏一样上瘾,用好这三招04-21 《让思考上瘾》,实用育娃宝典4月27日,得到新商学给创业者们,安排了4月增长大会AI主题的加场《老板用AI真的能落地》。这次请来的嘉宾,都是在AI这件事上,干得早、结果好、经验能复用的5位嘉宾。不讲认知,不讲道理,嘉宾讲的都是即插即用的落地打法:如何用AI提升服务,拉高转化率?如何破局行业内卷,用AI实现弯道超车?等等老板关心的真话题,这次统统安排! 本次直播没有回放,推荐创业者都来听!点击下方卡片预约。来直播间,还能领取嘉宾的分享PPT。点击“阅读原文”,订阅《吴军来信2》 阅读原文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