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网友提到日本职场的一个细节:Excel 字体必须全部一致,所有单元格必须是 15×15,保存后上传之前必须归位 A1……从上下文看,他的言外之意似乎是日企这样过于「龟毛」,如果我没理解错的话。但我也没在日企工作过,并不知道真实与否,于是让 ChatGPT 帮我验证了一下。结论是这个细节问题在日本职场确实广泛存在,尤其是大企业、金融、制造业、政府机关等正式、规范的工作场合,这种要求非常普遍,虽然不一定是「成文规定」,但通常是默认的「职场常识」(常識/マナー)。字体必须统一原因:确保文档的专业感、整洁度和易读性。日本职场讲究「きちんと感」(一丝不苟的感觉),字体杂乱被视为「不认真」、「不尊重受众」。统一字体还能防止不同电脑打开时因字体缺失或替换导致版式混乱。单元格设置为 15×15(或类似统一尺寸)原因:视觉上方块整齐,符合日本对「整齐排列」的美学偏好。便于打印、便于对齐内容,尤其是提交到上级、外部时显得专业。15×15 指的是列宽 15,行高 15(Excel 默认单位),大约是视觉上一个「接近平方」的格子,特别常见。保存时必须归位到 A1 单元格原因:打开文件时默认视图必须清爽,从第一行第一列开始,让人一目了然。避免打开文件时跳到奇怪的地方(比如中间、底部),显得乱糟糟、降低第一印象。体现出一种「为对方着想」(相手目線)的职场礼仪。操作方式:保存前按下 Ctrl + Home(移动到 A1 ),再按 Ctrl + S 保存。如果是 Windows 用户的话。这些细节并不是技术上的「硬性规定」,而是日本职场文化中的潜规则,体现了对细节的极致重视,也体现了日本文化中「给人添麻烦=极度失礼」的思维方式。当然,实际涉及到的细节还要更多。ChatGPT 还提示我要不要创建一份检查列表。于是我整理了一份,顺手放在了知识星球里。所以,即使没人明文强制,很多职场新人(尤其是事务员、助理、业务担当)一开始就被师傅/前辈反复叮嘱「这样做是常识」。这些都是为了体现「きちんと感(严谨感)」、「相手目線(为对方着想)」、「仕事の丁寧さ(工作的细致度)」。为什么日本职场特别讲究这些细节?重视对方感受:任何混乱都被视为不尊重接收者。组织文化:日本企业非常重视规范流程,个人随意发挥反而是不成熟的表现。降低失误率:统一格式让文件更易审核、审批,减少沟通成本。职业形象:体现出认真仔细、守规矩、有条理的职业印象。看完,我觉得挺有说服力的,并不都是因为刻板。虽然过去对日企的一些刻板操作有一定了解,比如有些中国工程师进了日企工作,不用真正的开发环境工具(如 Visual Studio、IntelliJ IDEA),而是直接用在 Word 或 Excel 里写。有些老旧系统没有后台管理界面,需要改数据时,不是通过脚本或者 SQL操作,而是导出成 CSV,在 Excel 里人工修改,然后再人工导回。但肯定不是全部。我为什么会对这个话题感兴趣呢?前几天我收到一份需要填写的表格,居然是一份 PPT 文件…… 震惊了半天,最后还是打开 PowerPoint 并认真填写。没有办法,虽然不了解,但我需要兼容对方,虽然比较痛苦。另外,据我所知,我们一些政府部门应该还远远做不到这样,甚至都没有这种意识。我在一些官方站点看到的文档,格式都是乱糟糟的,处理起来非常痛苦。在社交平台提起这个话题,有网友的反馈是「这很难吗」「这不是基本操作吗」,让我有一种荒诞感。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对「严谨」保留一点敬畏感?偶尔做到一两次当然不难,能一直做到,那才能叫做专业。专业,是我们当下职场里最欠缺的东西。另外一点,是关于同理心。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相手目線」,我们必须要去为对方着想,他们收到文件的时候需要怎样处理。同理心,可能是我们当下普遍欠缺的东西。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