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周刊导播|美债动荡的信号、“地王”重出江湖、关税扰动全球车市

Wait 5 sec.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美国国债的全球金融体系基石定位正在悄然发生变化;2025一季度至少26宗单价“地王”出现预示着房地产市场开始回暖了吗?;关税战在供应链复杂且敏感的汽车行业掀起巨浪播音|财新 杨律文稿|杨律 陈正雅音频剪辑|仝瀚元2025年4月以来,素来被全球投资者视为“避风港”的美国国债,经历了一场狂风骤雨。4月7日至11日,在美股大幅下跌的同时,被当成“全球资产定价之锚”的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攀升56个基点(BP)、一度触及4.53%,创下2001年以来最大单周涨幅;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也攀升44BP、最高触及4.97%,创下1982年以来最大单周涨幅。由于债券收益率与价格呈反向关系,收益率飙升,意味着市场的抛售导致债券价格下跌。这是比美股动荡更重要的信号。————————————本期《周刊导播》,将先为你领读《财新周刊》封面文章《美债信号》,让我们看看,美债动荡,到底对全球经济来说意味着什么?美国前财政部长、美联储前主席珍妮特·耶伦(Janet L. Yellen)认为,这样的市场走势“极不寻常”。她指出,通常,当形势混乱且不确定性很高时,投资者渴望投资安全资产,即买入美国国债,这往往会压低国债收益率,但此次美债收益率走高;再者,美债收益率上升通常会吸引资本流入美国,提振美元,但此次美元同步下跌。她认为:“这表明投资者开始回避美元资产,并对作为全球金融体系基石的美国国债的安全性产生质疑。”国债收益率上升伴随着本币贬值,往往是新兴市场危机的标配,另一位美国前财长拉里·萨默斯(Larry Summers)直指现在的政策令美国有阿根廷化之忧。当下也让人想起2022年9月英国国债和英镑的走势:时任英国首相利兹·特拉斯在没有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强推减税,最后以特拉斯辞职、英镑反弹告终。谁曾想到,类似情景似乎也出现在了美国。4月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立场戏剧性地软化,取消了对绝大多数国家“对等关税”的额外高税率。外界议论纷纷:美债压力是否系主要原因?《特别报道:滥用保肝药》一名与乙肝病毒对抗了28年的患者李平(化名),辗转过7家医院,开销接近20万元。他长期服用或者注射各种保肝药——最多一次输了88天,后来出于“钱的考虑”停了保肝药。李平与妻子打工20多年,在建筑工地绑钢筋。他不知道的是,他咬牙买的保肝药,实际上治疗乙肝的医学证据并不多,目前世卫组织在各类肝炎的诊疗指南中都不推荐保肝药,甚至也没有被国内部分权威肝病专家认可。实际上,乙肝患者最急需的是抗病毒药恩替卡韦,国家医保局推行药品集采后,恩替卡韦的月费用仅为5元。但中国乙肝治疗出现了“主菜不贵,凉菜昂贵”的怪现象,病人要在疗效不明的保肝药上花去数百元,也给医保带来负担。此外,本期《财新周刊》还有关于经济超预期后宏观政策走向、空气质量标准再修订等内容。在下方的链接中,也可以找到过往所有《财新周刊》文章。升级订阅财新通,你不仅可以读到上述精彩报道全文,还可畅览财新全部文章。 阅读原文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