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对全球多边贸易体系造成重大冲击,美国国内不少媒体智库开始反思本国的产业战略。兰德公司4月17日一篇题为《超越关税:美国可以从中国的产业战略中学到什么》文章指出,尽管中美两国存在制度差异,双方竞争日益激烈,但在美国试图大力发展国内制造业之际,可借鉴中国产业发展的六条经验:第一,中国并不依赖传统以关税为核心的进口替代策略,而是强调使用多种工具的重要性。在推动产业升级过程中,中国运用了如补贴、税收优惠等丰富多样的政策工具,同时积极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通过FDI,中国实现了技术转移和技能提升,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第二,企业有信心进行投资才能使工业战略取得成功,长期且具可预测性的规划是中国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中国制定了涵盖科技、产业等领域的长期规划,明确了发展目标,引导各方资源投入,增强了市场的可预测性,为企业投资和创新营造了良好环境。第三,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中国不再依赖出口导向型增长,开始注重扩大国内消费,以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而对于美国来说,出口导向型增长更加不可行,高昂的制造成本和数量有限的替代市场将难以推动美国经济的整体发展。第四,中国的出口竞争力并非基于被低估的汇率,新兴市场外汇储备迅速增加的时代已经结束,这将使美国与其贸易伙伴之间潜在的汇率谈判变得更加困难。第五,创新和生产力对于全球制造业竞争力至关重要。中国制造业发展重点已从创造就业转向提高生产力,大力投资自动化技术,机器人密度超过美国。由于美国的成本高于中国,因此需要更加大力发展自动化。美国要想保持竞争力需要资本密集型企业而非劳动密集型企业。第六,中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政府在科学和创新研究尤其基础研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研发支出有望在购买力平价基础上超越美国。这种趋势对美国的创新优势来说并非好兆头,因此美国削减研发支出无益于对华竞争。来源 | 参考消息智库审核 | 陈向阳编辑 | 董磊 阅读原文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