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每晚CC· 主播 | 云湾来源 | 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2014年,在杭州的拍卖会上,一幅仅有两个字的作品,被拍出了471万元的高价。这幅作品,就是弘一法师所作的《放下》。为什么这短短的两个字,竟然如此值钱?除了书法上的造诣,更主要的,是这两个字暗藏的深意。弘一法师前半生,有过风光时期,也经历过至暗时刻;有过刻骨铭心的感情,也尝过曲终人散的痛苦。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甘苦之后,他在39岁时,终于大彻大悟,看破红尘,毅然出家为僧。随后在杭州虎跑寺,写下了这幅作品。他借此告诉世人一个简单却深刻的道理:人一旦学会放下,就会慢慢开始觉醒。放下对名利的渴望古人云:“求名之心过盛必作伪,利欲之心过盛则偏执。”人一旦陷入名利的大网中,就会被名利所困,失去本心。弘一法师年轻时,也曾看不破这一点。他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父亲曾以进士身入仕途,后通过经营盐业,挣得了一份很大的家业。为继承光大进士门楣,他长大后,也“甚热衷于科举功名”。然而,才华横溢的他,却在科举之路上屡屡受挫。18岁时,他参加了儒学考试,惨败而归。苦读一年后,他再去应试,依旧名落孙山。接连的失利,让他郁闷不已。他非但没有放弃,反而更加勤奋努力,誓要出人头地。但后来,他家出了一系列变故,他不得不终止考试,带着母亲四处流离。可即便这样,他也依旧没有放弃科考。待他和母亲稍稍安顿下来后,他就又满怀信心地投身考场,结果还是不中。这一次,他才终于看清:科举已经不可能成为自己的出路。于是,他放下了对功名利禄的执着,开始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新式学科。之后,他东渡日本留学,接受了很多新式文化。在西方戏剧、文学、音乐等诸多领域,都有了很深的造诣。学成归国后,他不仅当上了高等学校的讲师,还成为知名的艺术家。弘一法师曾说:“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很多人之所以活得痛苦迷茫,就是因为执着于名利欲海。但再高的声名,也填补不了我们内心的空虚;再多的利益钱财,我们死后也带不走分毫。既如此,又何必为了这些外界的东西,背弃我们的本心呢?扔掉欲望,是另一种获得;放下执念,何尝不是另一种拥有。 当你真正看开了,你就会放下名利,专注于自己当下的生活,心灵也会得到真正的自由。放下痴缠哀怨的感情元好问说:“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自古以来,情之一字,困住了多少文人墨客,英雄儿女。可真正开悟的人,却能淡看缘来缘去,不会为感情所困。弘一法师一生中,经历过两段缠绵悱恻的感情。一段是他情窦初开时,爱上了梨园名角杨翠喜。两人于戏曲的舞台上相遇,于琴瑟之间心心相印。他下定决心,要娶杨翠喜过门,却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之后在阴差阳错下,杨翠喜被人买去做了妾室,他们的缘分也就此断裂。这段感情的终结,给他的内心留下了无尽的伤痛。直到很多年后,他才再次接受了一个叫诚子的女子,并与之结为夫妻。虽然在婚姻中,他们也互相懂得,相互欣赏。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内心,对于世间的情爱却看得愈发淡薄。终于在1918年的某一天,他下定决心出家,从此皈依佛门。他在给妻子的信中说:“我必须放下一切。我放下了你,放下了世间累积的声名与财富。这些都是过眼云烟,不值得留恋的……”人生短暂数十载,大限总是要来,如今不过是将它提前罢了,我们是早晚要分别的,愿你能看破。其实这世间,相爱本是一件最美好的事情。可是很多人却在爱中感到痛苦,那是因为他们太想要一个圆满的结果。可正如庄子所说:“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真正看淡感情的人,都会在缘尽时,选择看开、放手。因为他们清楚:有一个曾经你爱的人途经你的生命,这是一种幸运;勇敢告别一个你爱过的人,这是一种成长。这世间没有爱能天长地久,但爱过的那些瞬间,都足以构成永恒。放下对物质的过度追求《菜根谭》中说:“知足者仙境,不知足者凡境。”不知满足的人,永远都停止不了对物质的追求。所以就算他们拥有再多,也摆脱不了凡俗的忧扰。但真正觉醒了的人,却能反其道而行。他们舍物欲,轻得失,物质上比谁都素简,精神上却比谁都丰盈。弘一法师遁入佛门后,苦修律宗,使得历史上断绝数百年的律宗得以复兴。无数人想为他登报扬名,邀请他去讲学。弘一法师断然拒绝,并跟自己约法三章:不为人师,不见来客、不纳施舍。他闭门静修,摒弃一切,甚至连最基本的物欲,也做到了简之又简。他有一件僧衣,是他刚出家时穿的,补了224个补丁,褴褛不堪。还有一双僧鞋,他穿了15年,也不肯舍弃。他的学生刘质平,曾想在他五十寿辰时,将他破烂的蚊帐换成新的。他也坚辞不许,说还很好,还可以用,不必换。在饮食方面,他也吃得极为简单,常用清水煮白菜,还常常把别人扔的萝卜捡回来。朋友来造访,觉得他吃得太清淡,他却说样样都好,他很惜福。世人汲汲于求的富裕生活,却是弘一法师敢断然放下的。他在黄卷青灯,晨钟暮鼓中,活成了生命的至高境界。而我们却在物质中不断沉沦,终日为了一点点得失而痛苦迷茫,是何等的糊涂。人这一生,本就该是一场由繁入简的旅程。虽然富贵会让我们的身心一度快乐,但却会让我们离灵魂越来越远。从现在起,简化物欲,向心而行,我们便也能看透世事的纷繁,回归到一个简单、真实的自我。▽《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中,记录了弘一法师说的一段话:“一念花开,一念花落。一念放下,万般自在。”真正觉醒的人,根本不需要靠多余的东西来点缀生活。物质也好,名利也罢,他们看待这些,都像是看待身外之物。或得或失,或来或去,都是命运最好的安排,一切都可接受。凡事只要顺其自然,学会放下,就是对余生最好的成全。点个,与朋友们共勉。作者:每晚CC。来源:每晚一卷书(ID:JYXZ89896),腹有诗书气自华,再忙也别忘记给自己充电,欢迎关注每晚一卷书。有书经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作者。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