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正迎来微妙转折点,释放积极信号。据追风交易台消息,摩根士丹利最新研究报告《中国股市策略2025年中期展望:阴霾中的金色曙光》指出,尽管宏观经济挑战仍然存在,但中国股市正在展现出结构性改善迹象。报告指出了支撑股市的几个关键积极因素:中国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ROE)正在复苏、投资环境持续改善,以及企业盈利预期下调周期即将结束。大摩还补充称,中国正在展现其在技术突破方面的能力,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为投资者提供了结构性机会,尤其是在科技和制造业升级领域。ROE触底反弹、盈利前景改善、AI优势显著、估值水平低……大摩的数据显示,MSCI中国的ROE在2024年下半年有效触底,并有望在未来逐步恢复。这种改善主要得益于两个因素:一是企业积极开展自救措施和提升股东回报;二是中国离岸股市逐渐减少对宏观经济条件和通缩的敏感度。经过长期调整后,中国股市的盈利预期终于迎来转机。报告显示,MSCI中国正在结束长达13个季度的盈利预期下调周期,首次出现符合预期的业绩在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显现,并在2025年第一季度得到延续,这标志着盈利预期修正周期的改善。值得一提的是,高质量企业(以科技和股东回报提升为重点)在中国离岸股票市场所占比重正在逐步提高,这也提升了整体市场质量。中国股市基本面出现改善迹象的同时,估值水平也仍具吸引力。报告称,截至2025年5月19日,MSCI中国交易价格为11.1倍12个月远期市盈率,相比MSCI新兴市场有约10%的折让,与全球主要股票市场相比仍处于折价状态,这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合理的入场点。去年以来,中国政府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对私营部门的支持力度明显增强。报告指出,这种政策调整有望为企业创造更有利的经营环境,尤其是对科技和创新领域的发展。报告数据还显示,中国AI模型在性能方面正在迎头赶上,并在成本效益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将有助于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的竞争力。报告称,每一轮产业升级周期都提升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中国制造业为下一次升级周期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供应链规模、适应性、自动化和AI快速应用、绿色转型和人才储备方面具备优势。同时,报告坦言地缘政治不确定性仍是需要关注的风险因素。但分析师同时指出,MSCI中国对美国市场的收入敞口有限,不到3%,这在美国十大新兴市场贸易伙伴中是最低的。报告称,这种相对较低的依赖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地缘政治风险的直接影响。以上精彩内容来自追风交易台。更详细的解读,包括实时解读、一线研究等内容,点击阅读原文,加入【追风交易台▪年度会员】⭐星标华尔街见闻,好内容不错过⭐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不代表平台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觉得好看,请点“在看” 阅读原文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