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已经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越来越多年纪轻轻的打工人,在偶然的体检中意外发现血糖值已经居高不下;也有 30 岁刚出头的年轻人,直到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才意识到糖尿病已经在身体里「隐藏」了好多年。数据告诉我们,这些并不只是个例。一项来自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显示,在 2 型糖尿病新发病例中,40 岁以下人群的比例从 3% 攀升至 10.9%[1],实打实涨了 3 倍多。这个大家都很熟悉的老年病,如今也在悄悄逼近年轻人。应对「年轻化」的趋势,美国糖尿病协会 ADA 诊疗标准建议——所有 35 岁以上人群都去进行糖尿病筛查[2],这比往年的标准提早了 10 年。之所以让大家早早重视起来,一个很大的原因在于:糖尿病的隐匿性。糖尿病在早期没什么明显的症状,因此也很容易被忽略。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对它置之不理,一次次难以察觉的血糖剧烈波动、高低血糖,都在对身体的血管、神经、甚至器官造成伤害。久而久之,真等到身体有了明显的症状、甚至出现严重并发症,再想要逆转就晚了。面对看不见摸不着的血糖,我们该怎么做呢?想要管好血糖,一个直观有用的办法就是——血糖监测。做好「血糖监测」是血糖管理的关键一环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制定合理的降糖方案[3]。通过监测体内的血糖值,我们能够在血糖出现问题时,尽早干预,进而延缓糖尿病的发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除了去医院,你还可以用这 2 种方式进行居家血糖监测:➊ 测时点指尖血糖通过扎手指测指尖的毛细血管内的葡萄糖值,操作方便快捷。指尖测量需要频繁扎手指,且只能反映当下单个时点的血糖值,没法掌握持续的血糖变化。一些难以察觉的血糖波动和无症状低血糖,可能会因为没监测到而被忽视,错失干预的机会。➋ 做动态血糖监测动态血糖仪,不需要扎手指,通过佩戴一枚硬币大小的传感器在手臂上,就能 24 小时不间断地监测组织间液中的葡萄糖值。这种血糖监测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人关注。患者可以随时查看当下的糖值、血糖变化趋势、高低血糖提醒,还有糖值达标时间和波动趋势图谱,帮助患者及时应对血糖异常,减轻或避免血糖过高或过低带来的危害。想要了解更多,可上京东平台搜索「iCGM」动态血糖仪怎么挑?核心得看「准确性」动态血糖仪属于医疗器械,准确性高才能帮助糖友进行有效的血糖监测,提供准确的风险提示。长期来说,也能帮助改善血糖控制、减少低血糖风险,延缓甚至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4]。动态血糖仪准不准,该如何判断呢?● iCGM 标准:国内外为动态血糖仪提出了集成式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Integrated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iCGM)标准,即 iCGM 所采用的准确性指标[4,5]。该标准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发布,是目前针对动态血糖仪的一项苛刻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标准。符合 iCGM 标准的动态血糖仪在部分国家已被批准可与胰岛素泵结合使用,根据实时糖值数据,自动调节胰岛素输注,为糖尿病治疗提供决策依据[5]。基于对血糖管理的逐步重视,中国同样在《持续葡萄糖监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2024》中提出了 iCGM 的准确度要求[4]。简单来说,符合 iCGM 准确性指标的动态血糖仪,准确性和安全性满足以下 5 大维度:✔ 整体区间及各个「细分区间」血糖值的准确性高iCGM 标准对于不同血糖范围内的准确性有明确要求[4],无论是低血糖、正常血糖、高血糖区间,还是整体区间血糖值都必须分别满足对应的准确性要求。在 iCGM 的规则里容不得「偏科」,它不仅要求动态血糖仪整体准确性高,各个「血糖细分区间」的准确性同样要求严格把关,每一科都要考高分才行。因此,不仅是高血糖,容易出现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也可以放心。✔ 高低血糖不误判监测到异常血糖往往会需要结合临床干预或者调节饮食起居,这时候如果单个测量值出现严重差错,就可能会导致临床处理或者调节方案的误判。iCGM 要求动态血糖仪在单次血糖测量时做到不误判,高低血糖不错报才能准确应对风险。患者在正确干预、排除风险的同时,也能避免因错报引起的不必要的焦虑。✔ 血糖趋势方向不误判iCGM 要求动态血糖仪做到血糖趋势准确预判不出错,帮助患者早一步做出调整,稳住血糖,减少高低血糖的发生。✔ 适用人群广泛,大人小孩都适用儿童糖尿病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 1 型糖尿病,容易出现血糖波动较大的情况。iCGM 标准要求除了成年人以外,在儿童患者中的适用性和准确度也要提供明确证据[5],这样儿童才能在符合适应症的要求下安心使用。✔ 佩戴期间,准确性稳定在线为避免动态血糖仪在佩戴期间出现不稳定的情况,iCGM 要求动态血糖仪在整个动态的使用期限内,数据始终保持高准确性[5],保持稳定「在线」。总的来说,iCGM 准确性指标,对动态血糖仪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都提出了苛刻的明细要求,从多个维度的考量和规范,助力血糖管理更精准安全。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详解更多血糖管理干货,更有惊喜等你来● MARD 值:平均绝对相对偏差(MARD),是目前评估动态血糖仪准确性的常用参数[4]。MARD 值是所有动态血糖仪的数值读数与匹配参考值之间的绝对相对偏差的平均值,参考值通常采用指尖血或者静脉血糖值[6]。理论上,MARD 越低代表准确性越高, 一般 MARD < 10% 为佳。但需要注意的是,MARD 值仅体现了动态血糖仪在整体血糖区间监测的平均准确性,它是单一的平均统计值,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图举例所示:观察上图试算,大家可以看到 MARD 值的计算结果受多个因素影响,如统计方法、样本量、人群范围、血糖值覆盖区间等[4]。因此,选择动态血糖仪时,在 MARD < 10% 的前提下,大家还需了解其背后的样本数据质量是否满足以下这些条件:是否经过大量临床研究验证?是否拥有大量低血糖数据的准确性验证?是否有足够多的受试者人数、人群类型、配对数据?是否有不同人群的准确性评价?动态血糖仪是医疗器械,不同于普通穿戴产品,其准确性是做好血糖管理的重要前提。iCGM 标准是目前国内外针对动态血糖仪的一项苛刻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标准,包含 13 项维度的严格要求,帮助大家对动态血糖仪的监测准确性和安全性做到更细致的把关。MARD 值可以帮助大家对动态血糖仪在整体血糖区间的准确性有一个初步的判断,需要再结合其数据具体情况才能确认准确性。大家可以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如果对动态血糖仪的准确性有较高要求,或者属于以下情况的人群[4],符合 iCGM 标准的动态血糖仪,可以帮助大家严格管理血糖,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需要注意的是,欧盟 CE 标准可能会在讨论动态血糖仪的准确性时被提及,但它是产品进入欧盟市场的准入标准,并不是动态血糖仪的准确性衡量指标。数据更新及时、高舒适性加持助力血糖管理更轻松市面上的动态血糖仪越来越多,在确保准确性的情况下,大家在挑选时还可以考虑产品性能情况和实际的使用体验,比如:数据更新频率:多为每 1~5 分钟更新一次,更新时间越短,数值实时性越高,高低血糖风险提示更及时;舒适性:选用亲肤材质的敷贴粘合剂,如不含 IBOA / MBPA 致敏成分,降低过敏风险,提升佩戴舒适度,使用者能够顺利戴满周期,以获取完整数据。说了那么多,给大家提炼一下重点——👇👇👇上京东平台搜索「iCGM」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详解更多血糖管理干货,更有惊喜等你来本文审核专家樊琳琳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徐乃佳内分泌科主治医师武汉市市中医院参考文献[1]Wang Z, Wu Y, Wu J, et al. Trends in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type 2 diabetes among adults in Beijing, China, from 2008 to 2017. Diabet Med. 2021;38(9):e14487. doi:10.1111/dme.14487[2]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Professional Practice Committee. Diabetes Care. 2024;47(Suppl 1):S1-S313.[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24,17(00):16-139.[4]持续葡萄糖监测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24,11-44-6:430-445.[5]Klonoff D C, Gabbay M, Moon S J, et al. Importance of FDA-integrated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s to ensure accuracy of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J]. Journal of Diabet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4: 19322968241250357.[6]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3年修订版)策划制作策划:月光少女 | 监制:Feidi配图来源:GooooooJ | 封面图来源:站酷海洛点击「阅读原文」,详解更多血糖管理干货 阅读原文 今天看啥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1n3SU9jDx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