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刚发布 2025 年第一季度财报。第一季度营收达 957 亿元人民币,虽延续高增长态势,但同比增速略有回落。这家公司的运行逻辑,常常超出传统财务分析框架,不走寻常路。与其盯着短期增速变化,不如回到它的长期战略上来看。在诸多平台纷纷将 AI、大模型或本地生活视为下一个出口时,拼多多选择在「供需两端」继续做重:继「百亿补贴」「百亿减免」之后,正式启动「千亿扶持」计划。当前的形势下,拼多多可能是最受外部环境剧烈变化所影响的公司之一,但心态却是最稳。过去的大手笔补贴已经够惊人,而且,至今还被同行跟进效仿。但都远不如这次的新战略更狠。此次新提出的「千亿扶持」计划,将在未来数年投入千亿资源,持续反哺消费者端的补贴与降价,也覆盖商家侧的服务优化与成本减负,力度可谓空前。当下的市场在加速变化,各大平台要么在 AI 上重金投入,要么在外卖等领域近身搏杀,只有拼多多,压根不想提 AI,坚持走自己的路,不得不说,真的相当有定力。敢于牺牲短期业绩,助力商家度过短期波动,与「百亿减免」并行的,还有「电商西进」与「新质供给」等系统性举措。不是停留在口号上,而是真正做到落地。从去年百亿减免推出后,今年一季度,拼多多还成立了「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由 CEO 带队专门研究商家需求,持续优化商家的服务机制,完善平台的生态建设。试问,还有哪家平台能这么做?大家注意到没?现在社交平台上,已基本听不到来自拼多多商家的抱怨了。网友们还没来得及改变自己的成见,人家已经在琢磨下一阶段的改进了。随着千亿扶持的推行,相信商家对平台的口碑还会更好。当然,电商平台做这么大手笔的重金扶持,是为了长期的生态健康。商家有利润,消费者满意,平台才能有更长远的未来。这或许不是不可能的三角,而是可以构建的良性循环。舍眼前之利,固生态之基——这是平台的长期主义。「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助力商家穿越周期的拼多多,自己当然也会穿越周期。这是拼多多式发展的独特路径,并不迎合短期热点,但也可能是电商行业穿越下一轮周期的一种参考。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