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至11日,财新智库ESG30青年学者计划:ESG知行探索之旅(华北场)成功举办。此次调研活动以“从全球准则到本土实践:ESG竞争力进阶的创新范式”为主题,可持续商业与品牌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ESG30青年学者计划学术导师卢海,财新传媒副总裁,财新智库执行总裁高尔基,财新ESG频道、中国ESG30人论坛主编汪苏,以及30余位ESG青年学者及ESG30会员机构、生态伙伴代表深入晶澳科技、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总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北京办公室、京东方等领军企业与机构实地调研,探讨ESG从理念到行动的落地路径,挖掘中国企业ESG竞争力进阶的创新范式。从龙头企业的创新实践到闭门研讨的思想激荡,通过此次ESG知行探索之旅(华北场)的调研走访,青年学者们清晰地感受到当前中国企业ESG实践透露出的发展信号:ESG正从“选择题”变为“必答题”,从“成本项”转为“竞争力”。从标准建设到产业体系,从企业战略到价值链管理,全球经济和商业运作的规则与格局正在重塑。长期主义思维:情怀也能变成“面包”此次调研活动的首站是晶澳科技,在当前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全球化面临新挑战的环境下,作为光伏行业的老牌企业之一,晶澳科技如何推动自身的ESG实践,同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中企出海的全球竞争力,助力跨越行业周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4月10日上午,在晶澳科技北京总部的议会厅里,财新传媒副总裁,财新智库执行总裁高尔基在开场致辞中指出,在“两山”理论提出二十周年、“双碳”目标推进五周年的关键节点,我们聚焦ESG核心议题。它是耐心资本的“长期主义密码”、中企出海的“全球通用语言”。财新通过搭建对话平台、开发AI估值工具、探索碳金融创新落地实践,并培育青年力量、开展实地调研,推动中国ESG发展。高尔基,财新传媒副总裁,财新智库执行总裁随后,晶澳科技ESG助理研究员高昕宇对晶澳科技的整体ESG发展与实践进行了系统介绍,指出晶澳科技在过去20年的发展历程中,ESG实践实现了从最开始的企业社会责任到现在可持续发展与ESG管理的转变。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目标指引下,晶澳科技在循环经济、减排战略以及多元平等发展等多个领域制定了详尽的发展路径,同时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构建绿色低碳的产业生态圈等。高昕宇,晶澳科技ESG助理研究员在随后的交流研讨环节,晶澳科技财经管理中心总裁李少辉指出,目前光伏企业面临的国际环境,还有企业本身面临的发展周期与瓶颈都对企业形成了一定冲击。同时当前诸多行业进入存量时代,企业想要更好地争取市场与利益相关方认可,就需要始终坚守并做好ESG,这也是企业能够穿越周期的重要基础。这个过程要求企业把“情怀也要变成面包”,处理好战略与战术,既要实现盈利也要符合政策要求。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以气候变化议题催生的光伏行业为代表的中国“新三样”行业占据了完美的优势,代表了未来发展方向。李少辉,晶澳科技财经管理中心总裁晶澳科技董事会秘书秦世龙也表示,将“情怀变成面包”正是ESG的精髓所在,是将企业社会责任由自愿性转化为强制性要求(或经济性约束),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生产关系调整,让企业更关注长远利益,更关注人类的共同利益。当前国际上对ESG的分歧是阶段性的,这些争论和讨论有助于未来形成跨国家跨发展阶段的共识。秦世龙,晶澳科技董事会秘书晶澳科技品牌副总裁、可持续发展官李京也表示,即便国际上关于ESG和可持续的语言可能发生变化,但这些可持续性因素仍然会以各种形式存在于生产经营和各种合规要求中,企业应该利用当前国际市场监管节奏调整的缓冲期,提升ESG管理能力,搭建长远竞争力。李 京,晶澳科技品牌副总裁、可持续发展官在总结发言阶段,可持续商业与品牌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表示,在目前的国际环境与行业周期内,光伏企业将“情怀变成面包”穿越周期实际上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光伏行业的技术优势与成本控制的行业区分度并不高,行业进入内卷的时代下,于企业而言,生存发展并践行ESG实现“情怀变面包”既需要真正“练内功”,又要顺应大趋势,抓住行业发展的周期规律与时间节点,同时还要坚持持续的技术投入。管清友,可持续商业与品牌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离开晶澳科技后,青年学者调研团来到微软亚太研发集团总部,参观该公司前沿技术与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最新产品与成果。在参观微软新视界(Microsoft China Center One)的过程中,青年学者们被由方形窗口视觉元素组成的展望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展示空间吸引,而在探讨微软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时,该公司向调研团展示了微软中关村中国总部大楼在楼宇智能领域的多项创新:通过多种传感器感知楼宇状态,实现智能动态节能,高效的空间使用管理模式,以及员工餐厅的智能化人性化体验。以全球视角,展示微软通过技术方式与详细的碳排放战略,实现减少全球万分之三的碳排放贡献等计划。此外,微软新视界专家还向来访的青年学者们展示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广告、数字人技术等方面的前沿运用等。 信息披露:先立后破,抓大放小4月11日上午,青年学者调研团一行走进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北京办公室,在这里深切探讨可持续披露准则的推进方向与落地应用情况,ESG信息披露标准协同,以及中国企业的信息披露实践等话题。2021年底的COP26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IFRS Foundation)宣布成立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旨在为全球资本市场提供统一、可比的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ISSB于2023年6月26日发布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S1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IFRS S1)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S2号——气候相关披露》(IFRS S2)两项准则。财政部2024年底发布的《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基本准则(试行)》正是以IFRS S1为基础,与S1在信息质量特征、披露要素和相关披露要求上旨在实现趋同。在座谈会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北京办公室能力建设和运营主管程红粤向来访的青年学者调研团详细地介绍了ISSB的发展经历与职能、组织架构、业务范围和准则的实施与应用等,并展示了过往由ISSB北京办公室举办的国际可持续大会的整体情况。程红粤,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北京办公室能力建设和运营主管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北京办公室监管事务经理司佳灵则系统全面地向走访团介绍了全球司法管辖区内推行ISSB准则的情况。司佳灵表示,目前全球共有36个司法管辖区正在采用或者以其他方式使用ISSB准则,占据全球GDP的60%以上,其中35个司法管辖区占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50%以上。司佳灵,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北京办公室监管事务经理在座谈中,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ESG30青年学者计划学术导师卢海重点关注了ISSB准则在制定和推广中如何有效建立反馈机制,以及在可持续发展披露指标中,如何处理财务重要性与影响力重要性的关系等问题,并肯定了ESG30青年学者计划的调研走访活动,在推动利益相关方沟通和行业建设方面的重要价值。卢 海,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ESG30青年学者计划学术导师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主席特别顾问兼北京办公室主任张政伟在回应时表示,ISSB一直持续通过各类公开和非公开渠道,广泛征求相关方意见。他强调了ISSB以服务资本市场为导向,聚焦于对投资者重要的信息,帮助投资者作出更好的投资决策。ISSB准则在编制之初就嵌入了相称性,充分考虑到企业负担和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并且,在准则推进过程中不会简单粗暴地“一刀切”,而是“先立后破”“抓大放小”,通过抓住核心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可持续披露。张政伟,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主席特别顾问兼北京办公室主任 ESG与可持续: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4月11日下午,青年学者调研团驱车前往京东方技术科技创新中心,在京东方科技集团的展览馆,讲解员为青年学者调研团细致地介绍了京东方的企业发展历程、技术应用领域、前沿技术应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京东方的科技魅力。参观结束后,青年学者们来到了会议室与京东方高管进行座谈研讨,围绕“企业可持续竞争力打造”的主题进行深入交流。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首席品牌官司达、东方聚智(北京)科技创新有限公司(下称东方聚智)董事长陆宽向到访的青年学者们分别系统介绍了京东方科技集团以及旗下东方聚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将可持续思维与业务和产品深度结合,创新发展实现共赢的实践探索。司 达,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首席品牌官司达表示,京东方科技集团以“成为地球上最受人尊敬的伟大企业”为愿景,致力于通过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帮助人类社会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自2011年起,京东方已连续十五年向社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在行业中具有先锋地位。同时2024年,京东方在执委会下成立了可持续发展专门委员会,并设立了执行办公室,企业的绿色转型路径包括绿色管理、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循环、绿色投资等。此外,京东方科技集团还开展了绿色行动,通过积分制度激励员工参与,2024年,员工参与绿色行动线上打卡共计 132 万人次,通过创新模式引导员工将绿色行动植入生活和工作场景。陆宽介绍,东方聚智作为京东方科技集团下属公司,依托“屏之物联”创新能力,围绕以半导体显示为核心的“1+4+N+生态链”业务架构,整合内外部战略资源,致力于打造集技术开发、成果转化、产业孵化、人才交流、展示交易于一体的多维科技创新生态,旨在通过平台实现创新与生态结合,促进更多的绿色低碳科技创新。陆 宽,东方聚智(北京)科技创新有限公司董事长在座谈问答环节上,青年学者调研团就减碳投入成本、低碳产品开发、供应链管理等问题与京东方进行了深入交流。京东方科技集团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秘书、品牌中心中心长张莹在回答提问时表示,京东方作为大型制造企业,每年都会在环保领域进行资金投入与技术改良,以响应客户需求,并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京东方从一开始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时就自发地进行环境保护,后期随着可持续信息披露和市场的要求,更加理顺了绿色低碳与发展的关系,并使之成为京东方未来商业价值竞争中的一个核心竞争力所在。张 莹,京东方科技集团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秘书、品牌中心中心长财新ESG频道、中国ESG30人论坛主编汪苏表示,在国内政策和新出海浪潮的推动下,ESG与企业寻求新增长路径或者第二增长曲线的升级转型路径产生共振,已经成为时代的一条主旋律。但与此同时,这一转轨并不容易,需要理论思想、企业家精神、政策监管、生态环境的持续互动,这个链条中如有严重断裂,就会造成可持续创新的失败。财新和ESG30青年学者计划将持续推动一批中坚力量走进真实世界,推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及利益相关方对话,沉淀实践智慧,助力形成生态合力,为可持续型经济模式的构建贡献力量。华北场走访之后,ESG30青年学者计划中期课题汇报如期举行。青年学者们向学术导师详细汇报了课题报告的阶段性进展,并就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担任ESG30青年学者计划学术导师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卢海,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玲,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分别对青年学者的课题进行了点评、指导,并勉励青年学者在后续研究推进中找准焦点,精进方法,取得优异成果。关于ESG30青年学者计划ESG30青年学者计划(2024-2025)由财新智库、中国ESG30人论坛(ESG30)发起,东方证券联合发起,旨在为具备专业素养、创新力和领导力的青年学者提供系统化研究支持,推动ESG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探索和塑造新的经济范式。最终形成一批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政策建议和可应用于实践的方法论,为中国及全球的ESG实践提供前沿视角、智力支持和路径启示。 项目邀请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创院理事长屠光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原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陈文辉,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贺克斌,担任学术顾问;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卢海,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玲,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担任学术导师;同时有数十位来自国际组织、行业机构、国内外领军企业的高管和专业人士,担任业界导师与行业专家。 项目也获得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碳中和行动联盟的大力支持。南方基金担任项目合作伙伴。 在财新传媒成立十五周年及ESG30成立五周年之际,ESG30青年学者计划于2024年9月在第二届亚洲愿景论坛期间于新加坡正式启动,系列课题成果将于2025年“两山”理论提出二十周年、“双碳”目标提出五周年之际发布。项目官网ESG知行探索之旅(华东场)回顾 今天看啥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Ziionnobe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