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浪潮”已从发达国家的先行挑战演变为全球共同命题。联合国发布的《2024年世界人口展望》显示,到2030年代中期,80岁及以上的人口将达到2.65亿,超过婴儿数量。这一挑战在亚洲尤为严峻。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首次突破3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5.6%。新加坡、日本作为发达国家,65岁及以上公民占总人口比例分别达到19.9%和30%,老龄化趋势不断加速。三个亚洲国家虽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却共同面临老龄化加速与少子化叠加的压力。7月7日,亚洲老龄化协会(Ageing Asia)与平安臻颐年联合主办的首届亚洲老龄化协会中国区专家论坛(下称“论坛”)在上海静安8号举行。来自中国、新加坡、澳大利亚、日本的养老企业代表热议老龄化挑战及其解法。中国老龄产业协会理事殷志刚在论坛上指出,中国处于超低生育的老龄化阶段,态势不可逆,随着家庭小型化,养老服务的社会化也不可逆。这也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机遇,因此“银发经济”近年在国内成为热词。亚太地区的养老市场规模在2024年预计为590亿美元,预计年均增长7.6%,到2031年将达到986亿美元。然而,当前的养老服务供给难以应对迅速膨胀且多样化的需求。能否抓住市场机遇,取决于企业能否提升康养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殷志刚认为,中国的老年人文化程度在提高、预期寿命在提高,对健康和文化娱乐生活的追求持续的在释放。“过去养老就是生存,现在养老追求的是品质。”养老需求正从基础生存向品质生活跃迁。新加坡亚洲养老产业有限公司创始人Janice Chia在论坛上提出,应对老龄化需转变传统“孝道”观念,从“为长者做事”转向“赋能长者独立生活”。她建议通过设计适老化场景,如社区嵌入式服务、跨代共居等模式,破解长者孤独困境,守护长者尊严与社会价值。归根结底,养老需求的多样化源于人的多样化,多元需求的涌现倒逼着养老服务模式革新。城芯享老新范式重构银发生活图景中国平安作为国内头部“综合金融+医疗养老”企业,从客户需求出发,重构了养老服务模式。这一模式的内核是“城芯享老”。亚洲养老论坛举办期间,平安臻颐年旗下的颐年城·静安8号首次面向国际嘉宾开放参观预览,并预计在年内启幕。这是平安臻颐年已启动的六个项目之一,除了上海的颐年城·静安8号,深圳的颐年城·福田也将于年内启幕。当传统养老机构仍扎堆郊区时,平安臻颐年以“城芯享老”理念打破行业定式。“城芯”是指地理区位,同时也是资源坐标。城芯区位不仅满足老年人对医疗资源的即时需求,更通过文化、商业资源的聚集,为“社交赋能型养老”提供土壤。例如,即将开业的颐年城·静安8号项目,坐落于南京西路商圈,医疗、商业、文化艺术资源触手可及。该项目邻近瑞金、华山医院等知名三甲医院,生活圈囊括博物馆、剧院与高端商业体。另外一个项目颐年城·福田位于深圳福田八卦岭,毗邻银湖山生态区与笔架山公园,周边聚集深圳音乐厅、关山月美术馆等文化地标,这种“城市资源+自然生态”的黄金选址策略,改变了“养老等于远离城市”的传统认知,更将理念落地为实践。平安人寿康养事业部总经理王宇科认为,城芯定位能最大限度满足本地长者的高品质医疗便捷需求与情感纽带诉求,这也正是平安臻颐年本土创新优势的关键所在。除了区位优势,服务理念的重构也至关重要。平安臻颐年强调“以人为本,服务为尊”,其提出的“七维健康理念”正重新定义高品质养老服务标准。该体系以身体机能、认知健康、社交情感、精神文化、环境适应、生活技能、营养膳食为核心,为长者定制动态康养方案。这真正抓住了“人”的丰富性,也是为了满足长者从基础生存向品质生活的需求。在“七维健康”服务理念的基础上,为了强化社区与家庭的联结,降低长者入住社区的门槛,平安臻颐年提供CCaH(Continuing Care at Home持续照料退休社区)权益。王宇科介绍,CCaH模式主张对长者进行前置的长周期整合式健康管理,长者无需入住社区,即可在日间前往社区享受专属服务,包含文娱活动、讲座课程、美食品味、健康管理、医疗照护等多样化服务;在家中,长者还可以获得康养社区提供的专业在家照料和健康护理服务,真正实现“家门口的高品质颐年生活”。平安人寿董事长特别助理兼康养事业部总经理 王宇科实际上,平安臻颐年的模式创新引入了不少发达国家的经验。例如,平安臻颐年的合作方包括荷兰国际管家学院、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日本倍乐生知一恺迩公司、美国宝石认知照护等全球优质供应商,提供管家、康护食养等多种定制服务,并推出整合式照护方案。在论坛上,平安臻颐年与新加坡吉宝旗下的高品质赋能型养老品牌欣岳年举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此次合作,平安臻颐年将借助吉宝欣岳年丰富的养老服务经验和资源,为客户提供多样的康养服务选择,包含全球旅居、社区入住等专属特色权益,进一步丰富长者的养老生活。破解支付与资源难题需生态协同应对老龄化挑战,是整个社会的任务。新加坡St Luke's ElderCare首席执行官Kenny Tan指出,养老不是只依靠政府或者某个机构就能完成的,而是由不同的机构提供不同类型的服务共同完成的。不是单打独斗、也不是简单的竞争,而应该是一种协同效应。平安臻颐年模式创新背后,是中国平安的生态协同。中国平安以保险知名,同时在医疗养老资源上有身后积累,金融、医疗、康养、科技板块之间的化学反应日益增强。王宇科表示,金融企业的客户需要更加定制化的养老服务,因而平安臻颐年依托平安集团,设计了一个养老服务产业的生态圈,来满足长者多元化的需求。支付受限、资源稀缺是当下中国养老产业的两大痛点,中国平安“代表支付方,整合供应方”的策略直击这两大痛点。殷志刚在论坛上表示,在中国面临老龄化、少子化、长寿化的多重因素之下,中国的基本养老金支付压力与日俱增,而“保险+养老”模式为构建可持续的养老支付体系提供了破局思路,可助力养老产业快速发展。中国平安推出“保险+医疗健康”、“保险+居家养老”、“保险+高品质康养社区”三大服务体系,保险产品与医疗、康养等服务权益结合,支付和服务形成闭环。这种“财富管理+健康管理”的闭环设计,既回应了高净值人群对养老品质的追求,也为客户提供了“保险+服务”的一站式养老解决方案,填补了当前高品质康养市场的缺口。更有价值的是中国平安对稀缺医疗资源的整合。“在参观完平安臻颐年之后,我觉得它与我所参观过的国外养老社区最大的区别,就是在这里长者会得到一份量身定做的健康管理计划,臻颐年对于长者养老健康的一整套服务生态也给全球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灵感。”Janice Chia评价道。Kenny Tan在论坛上还强调建立社区健康枢纽的重要性,主张通过将医疗职能向社区与家庭场景延伸,整合社区健康资源,为长者量身定制个性化健康管理方案,推动养老服务从“疾病治疗”向“预防为主”转型。他指出,新加坡的养老医疗正从医院转向社区和居家为主,从被动式养老转向预防性养老,新加坡政府计划将每一个公民纳入家庭医生项目,通过健康管理提高养老服务质量。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正是中国平安的强项之一,平安好医生、平安健康险、北大医疗集团作为平安集团的成员公司,每年均为数千万客户提供医疗服务。“客户的医疗需求不是突然迸发的,而是随着身体状况的变化逐渐体现的,一直处于变化当中。平安臻颐年可以跟集团内其他成员公司合作,打造一个多元化的生态圈,满足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医疗健康需求。”王宇科说。在国内养老产业的探索中,平安臻颐年的创新模式既汲取了发达国家在康养产业领域的先进经验与成熟模式,又深深扎根于本土经验之中,对填补养老服务供给缺口、共建高品质康养行业标准均贡献了重要力量。图片及数据提供方:平安康养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