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网络上的人都很自信,这种自信有没有道理?

Wait 5 sec.

立即点击▲观看视频我在上海完成了学业,离开上海时,最后一张照片定格在十六铺码头,而那时上海刚刚有了第一个麦当劳(肯德基)。而烂泥渡——也就是如今的浦东,一幢高楼都还没有。1991年我去了香港,站在维多利亚港边上时,我就在想:上海,何时才会有这么多高楼呢?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又或是四十年?我女儿在1996年出生,在她8岁那年,我带她去了香港。她站在维多利亚海湾,眼中没有丝毫诧异。因为她在上海看到过相似的景象——浦东早已今非昔比,经贸大厦与东方明珠塔都已建完了。两代人,同样面对维多利亚湾,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观感。我见证了烂泥渡如何蜕变成今日繁华的浦东,而女儿眼中的浦东,从一开始就是那个拥有东方明珠塔与金茂大厦的浦东。对于90后、00后而言,他们的自信源自于出生时便身处于这个崛起中的国家,这个国家已经成为一个策论上的国家,也是全世界摩天大楼最多的一个国家。然而,对于许多60后、70后来说,他们打过补丁,还记得第一次尝牛奶、汉堡的滋味。他们有这种巨大的落差,他们经历过贫穷,深知生活反差的根源,明白危机感的分量,更懂得今天的繁华来之不易。今天的年轻人,他们理所当然地拥有这份自信,是建立在父辈几十年的付出的前提下,也是他们命里应得的一部分。但当我们回望过去,更应该思考的是:在这代年轻人身上,如何让这个国家更进步?是继续建下一个摩天大楼,还是在其他领域,实现他们个人对国家的贡献以及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这才是问题的核心所在。我们没有必要以老一辈的眼光去嘲笑、谴责年轻人,他们理所当然地拥有属于自己时代的认知与想法。但年轻人也必须明白,这份自信从何而来,未来他们又需要承担什么?这个问题,远比谴责或嘲笑更为重要。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