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新的一天~努力~♪———你的小编1单选题____年3月,怀着对人类文明前景的深刻思索,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系统阐释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的中国主张。全球文明倡议的核心要义是____。A.2022 “求同存异、和合共生”B.2023 “求同存异、和合共生”C.2022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D.2023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B解析:“多样文明是世界的本色。”2025年7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致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的贺信中,鲜明指出多样文明之于世界的重要性。“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多样性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更是世界发展的活力和动力之源。”2021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就曾深刻阐明文明多样性的重大意义。“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习近平主席为共创亚洲文明和世界文明美好未来指引方向。“历史昭示我们,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交流互鉴。”今天,习近平主席再次阐明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意义。回溯时间之河,习近平主席对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视一以贯之:在地方工作时,就着力推动文明对话。在福建,促成福州与美国塔科马结为友好城市;在浙江,部署指导浙江走出国门举办文化活动,让中式美学邂逅法式浪漫;在上海,关心推进世界博览会筹办工作,促进中国与世界交流合作……新时代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深刻阐释中国的文明观;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发出“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诚挚邀约……2023年3月,怀着对人类文明前景的深刻思索,习近平主席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系统阐释推动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的中国主张。以“求同存异、和合共生”为核心要义的全球文明倡议,与多国文化理念相互呼应,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高度契合,其理念主张日渐成为全球性共识,正不断转化为全球范围的生动探索和实践。(摘自新华社2025年7月10日报道《“多样文明是世界的本色”》)(注:“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内容)2多选题【《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测验题】有关文明传播和发展的认识,以下选项正确的是____。A.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B.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C.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D.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ABC解析:任何一种文明,不管它产生于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都是流动的、开放的。这是文明传播和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文明如果长期自我封闭,必将走向衰落。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各国文明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不要看到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顺眼,就要千方百计去改造、去同化,甚至企图以自己的文明取而代之。历史反复证明,任何想用强制手段来解决文明差异的做法,都不会成功。(摘自《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3单选题【《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测验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历史、文化、制度、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各国人民都追求____的全人类共同价值。”A.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法治B.和平、合作、公平、正义、民主、自由C.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D.平等、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C解析:我们既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差异性,又要看到不同文明在共同价值追求上也有诸多相通之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国历史、文化、制度、发展水平不尽相同,但各国人民都追求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和平与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事业,公平正义是各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民主自由是各国人民的共同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蕴含着人类发展进步所积淀的共同理念和共同追求,勾画出超越差异分歧的价值同心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普遍遵循。(摘自《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4单选题据新华社2025年7月9日报道,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过去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____;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____。A.76.4% 47.6%B.76.4% 56.2%C.86.4% 47.6%D.86.4% 56.2%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D解析: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哪些成就?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如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5年7月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5年前制定的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符合预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和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部署的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推进。”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内需始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稳定锚。过去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6.4%;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56.2%,比“十三五”期间提高8.6个百分点。(摘自新华社2025年7月9日报道《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国新办发布会聚焦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5多选题2025年7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最新研究成果。科学家们通过对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研究,创造了多个首次:____。A.首次发现了月球上一种新类型的岩石——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撞击熔岩,并据此确定了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形成时间为42.5亿年前B.首次揭示月背约42亿年前和28亿年前存在火山活动,此类活动至少持续了14亿年C.首次获得月背古磁场信息,发现月球磁场强度可能在28亿年前发生过反弹,指示月球发电机磁场并非单调衰减而是存在波动D.首次获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发现其显著低于正面月幔,指示月球内部水分布也存在“二分性”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ABCD解析:据新华社2025年7月9日报道,2024年6月,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带回1935.3克样品。2025年7月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嫦娥六号月球样品最新研究成果,四项重磅研究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首次系统揭示南极-艾特肯大型撞击的效应,让人们得以了解月球背面的演化历史,进一步揭开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献华介绍,月球背面最重要的地质单元就是南极-艾特肯盆地,其形成时的撞击能量大约相当于原子弹爆炸的万亿倍。这种大型撞击到底对月球演化会造成怎样的影响,是未来月球科学研究的重要方向。此次嫦娥六号样品发布的四项研究,分别揭示了月背岩浆活动、月球古磁场、月幔水含量、月幔演化特征,首次为人类揭开了月球背面的演化历史。“从工程角度看,我国首次从月球背面采回样品,这本身就创造了历史;从研究看,我们关于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的研究,也创造了多个首次。”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福元说。通过对嫦娥六号样品的分析,研究人员首次发现了月球上一种新类型的岩石——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撞击熔岩,并据此确定了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形成时间为42.5亿年前。此外,科学家们通过嫦娥六号样品首次揭示月背约42亿年前和28亿年前存在火山活动,此类活动至少持续了14亿年;首次获得月背古磁场信息,发现月球磁场强度可能在28亿年前发生过反弹,指示月球发电机磁场并非单调衰减而是存在波动;首次获得月球背面月幔的水含量,发现其显著低于正面月幔,指示月球内部水分布也存在“二分性”。6单选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5年7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____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____。A.1000万 40.9%B.1500万 40.9%C.1000万 44.3%D.1500万 44.3%点击下方空白处获得答案D解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25年7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双超1500万辆,均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汽车产业活力持续释放。具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 贴心小链接 ↓20250710主编:王谦编辑:李紫锐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