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有书乔木 · 主播 | 柠檬前两天,刷到一条令人痛心的视频。视频很短,只有不到三分钟,却看得人无比气愤!7岁的小男孩放学后兴高采烈地回家,意外发现心爱的兔子竟然不见了。孩子焦急地原地打转,小小的身影在房间里来回穿梭。直到跑到厨房时,他才发现兔子已经被父母宰杀。看到早上出门时还活蹦乱跳的兔子,此刻毫无声息地躺在锅里,即将成为盘中餐。这堪称“惊悚片”的残忍一幕,让孩子忍不住崩溃大哭。可父母却不为所动,甚至一边把孩子痛苦的样子拍成视频发到网上,一边不以为意地嘲笑:“哭什么哭,不就一只兔子吗?”无独有偶,仅仅隔了一天,又有同样的事情发生。广东佛山的一对兄弟俩,精心饲养了一对大闸蟹当作宠物。但父母却不顾孩子的意愿,将其煮熟。看到两个孩子哭得声嘶力竭,爸爸还漫不经心,笑嘻嘻地逗着孩子:“好不好吃?香不香?”见此情景,很多人都愤怒地在评论区留言:“太残忍了,就缺这一口吃的吗?”“中国小孩的被虐待日常。”“一点都不好笑,甚至有点悲哀。”心理学家武志红在《圆桌派》中,说过这样一句令人细思极恐的话:“在中国,你要当皇帝,只要生个孩子就行。”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这句话在中国某些父母身上,同样是成立的。比起打骂,习惯性忽视否定孩子的感受,就像一把无形的剑。刺伤了孩子,父母还一无所知。孩子的哭声无人听见,痛苦无人知晓,陷入了没有回应的绝境之地。久而久之,他们就像没有根的浮萍,时刻在寻找落脚之地。害怕无人接纳,更怕自己无法落地生根。这或许就是许多家庭中最让人心酸的地方:父母明明深爱孩子,却在不知不觉把孩子越推越远。缺少父母的尊重,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生活中很多人都有类似的遭遇。有些人以为自己早已忘记,但当看到类似的事情发生后。还是忍不住把自己代入,重新回到那种脆弱无助、孤立无援的伤痛中。因为他们在哭泣的孩子身上,看到了当年小小而无助的自己。有人直到成年都无法释怀:“小时候老家有一只陪了我几年的大黄狗,被他们炖了。他们看我着急的样子,还笑着说我的狗在锅里,现在想起来都很难过。”还有的人,从此关闭了心门:“我妈炖了我的甲鱼,还非要逼我吃掉。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养过任何宠物。”很多人会说至于吗,不就一个宠物,大不了再买一只!我想说:“至于!”还记得那个被奶奶花10块钱卖掉小狗,嚎啕大哭的小女孩吗?河南新乡一个小姑娘,辛辛苦苦养了一条小狗2年。没想到,奶奶竟为了10块钱,把它卖给了狗贩子。小姑娘对着奶奶又哭又闹,甚至追着狗贩子不放。但最后狗贩子还是将狗装到了笼子里,只剩下小女孩一个人无助地坐在地上痛哭起来。这件事的后续,是奶奶看孙女实在难过,又买了一条小狗“赔”给她。可眼前的小狗再伶俐再可爱,从前的小狗也永远不会回来了。美国著名作家M·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说:“真正爱孩子的父母都明白,爱孩子就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感受,尊重他们做决定的权利。”曾经刷到过这样一条新闻:河南郑州的雷女士因为孩子非常想养一只宠物。当她把孩子带到宠物店以后,孩子兴致勃勃地挑了一只鹅当宠物。两个月后,当初那个毛茸茸的小东西,长成了标准的大白鹅。以前洗澡在脸盆里就可以,现在必须到户外才能解决。尽管有诸多不便,但雷女士并没有随意处置:“给孩子养的宠物最好不要杀掉或是怎样的,我哭着也会把鹅养下去的。”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尊重,就是一道温暖的光。能让他们在前行的路上照亮前方,给予勇气。有人说:“中国式父母最大的问题不是缺乏爱,而是缺乏理解和尊重。”太多父母,并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当成一个没有感情,没有思想的牵线木偶。孩子不需要开口表达,只需要乖乖听话。于是,孩子的宠物可以被送人卖钱,日记可被随意偷看,花费心力写的小说可以被撕成碎片……孩子的每件东西,每段人生,父母都可以指手画脚,随意处置。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你可以影响他,但不可以代替他思考,更不可以粗暴干涉。之前看过一则新闻。深夜11点,杭州一位妈妈报警说,丈夫和女儿正在房间里面对峙,女儿还拿起了一把剪刀。原来,女儿读大一,疫情影响没开学就一直待在家。但父亲看女儿躺在床上,觉得她很懒。便直接掀开被子,不顾女儿的意愿,强行拍下女儿赖床的视频,甚至发到了家庭群里。女儿很委屈,自己明明一直都在家帮忙做家务,还被父亲责备,就一个人在房间生闷气。等到晚上10点的时候,女儿房间灯已经关了。父亲连着喊了她几声,她都没有回应。父亲怒不可遏,直接冲进去一把掀开她的被子,大声吼她:“你怎么又睡!”这一次,女儿被激怒了。情急之下,她拿起了一把剪刀,在房间里和父亲对峙,因此惊动了警察。当民警赶来时,父亲却丝毫不以为意,反而振振有辞:“你有多少隐私,我是你什么人,我是你爸!”纪伯伦说过:“孩子虽是借你而来,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爱,却不可给他想法,因为他有自己的想法。”真正爱孩子的父母,懂得养育孩子的过程是如他所是,而非如己所愿。想起在网上看到的一个暖心的寻物启事。一个孩子不小心弄丢了心爱的奥特曼卡册,他选择了向父母求助。等待他的不是说教,不是嘲笑,更不是指责:“什么破玩意,丢了就丢了。”相反,他的父母用自己的方式,小心翼翼地守护着一个孩子的童心,在电梯口贴了一张寻物启事:“这是孩子攒了很久的卡片,是他很心爱的东西。如果您捡到了,请及时联系我们,非常感谢!”这一举动,让很多人忍不住感动:“如果我能拥有这样的父母,即使卡片找不回来也行!”一个尊重孩子的父母,哪怕不太能明白孩子的兴趣,也会换位思考。理解什么东西,对孩子而言是珍贵的。最后我想说,之所以写下这篇文章,并不是为了控诉父母。而是希望伤害可以在我们这一代人终止。我们都曾是孩子,也终将成为父母。不要让自己,成为那种伤害孩子,还一笑而过的大人。养育孩子,是为人父母的一场修行。我们能给予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我尊重你的不同,理解你的选择,支持你的决定。点个,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的包围下健康成长,在父母的尊重下,越走越远,越飞越高。部分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