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呈现|人本智能“联想经验”:科技有爱,壮大“朋友圈”携手推动AI普惠

Wait 5 sec.

7月2日,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本届大会以“建设数字友好城市”为主题,吸引了全球50多个国家及重要国际组织的300余位国际嘉宾、上千名嘉宾参会。本次大会的一大跨越式创新是提出“数字友好”核心主题,推动数字技术像水电一样安全、便捷地融入城市生活,构建“技术与人、城市与生态”和谐共生的新生态。而当下,人工智能(AI)作为与数字技术息息相关的前沿领域,正与之深度融合、共生共荣,共同绘制着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蓝图。在这张蓝图中,“人”无疑应该居于核心地位——数字技术和AI的研发、应用的目标是服务于人更好的发展;另外要以人本为底线,在享受技术创新带来的效率红利的同时,通过系统化机制减少数字技术和AI带来的风险、安全,从“AI代替人”“AI焦虑”进阶到“AI服务于人”“人本智能”。AI进阶:赋能与挑战并存具体到当下的AI发展阶段,这种进阶更显必要。一方面,当AI大语言模型进入“强推理+端侧化”的新阶段,人的个体生活、工作在AI的赋能下将进一步获得创新力和生产力的提升。年初,DeepSeek的火爆之后,AI的整体门槛大大降低,AI普惠成为可能。在此基础上,大模型驱动的智能体技术不断也在更新迭代——基于多模态大模型构建的智能体,不仅能感知环境、理解复杂意图,更能作为人类代理自主执行任务,甚至通过持续反思实现能力演进。产业界也在加速这一进程。以联想集团为例,其定义的超级智能体将具备感知与交互、认知与决策、自主与演进三大核心功能。在联想企业预期的未来蓝图中,超级智能体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工具,而是个人和企业的“认知操作系统”,是个人和企业亟待解决的需求与问题的总入口,是赋能人创新和发展的新源泉。另一方面,当AI“效率优先”和经济社会的全面渗透,随之而来的“AI焦虑”“AI风险和安全”担忧。例如:人工智能是否能取代人类的工作?人工智能应用的快速扩张,是否会造成更多个人和企业的隐私泄露和数据安全隐患?人工智能在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地域的普及不均,是否会加剧社会和经济发展不均衡,造成更大的“智能鸿沟”?在此背景下,需要从社会、产业生态以及伦理法律等层面建设更全面“以人为本”的AI发展和应用环境。正如本次大会数字技术投资与跨境协同创新论坛上,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所呼吁,在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生产力得到极大提升,而对生产关系的影响特别体现在伦理、规范、标准等方面。需要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要加强国际政策的协调,建立治理规则和伦理标准,确保人工智能服务于人类,服务于生产力的提高。AI服务人的“联想经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其中,科技企业不仅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参与者与受益者,更是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行动,打造跨生态协同创新生态,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的推动者。在这一进程中,联想处于直面智能终端用户、提供关键算力基础设施和智能化解决方案的门户位置,凭借多年研发创新和数智化实践经验的积累,具备链接起上下游伙伴、建设并打通人工智能普及普惠“最后一公里”的能力。在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技术投资与跨境协同创新专题论坛上,联想集团副总裁、全球电脑与智能设备首席质量官王会文受邀出席论坛并进行主旨发言分享了联想的产业实践经验。(联想集团副总裁、全球电脑与智能设备首席质量官王会文受邀出席,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发表主旨演讲)作为全球科技企业的代表,王会文在主旨发言中结合联想的实践,指出人工智能的普及普惠需要打通加速落地的技术路径,同时秉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路径。其中技术路径就是发展混合式人工智能,大力培育智能体等应用生态,而价值路径就是恪守人本底线、提倡人本设计、坚持人本理念的“人本智能”科技发展观。王会文表示,目前,市面上的公共大模型具有知识海量、使用便捷等优点,但公共大模型受到网络速度、云端效率、成本考量、能源消耗等因素制约,在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方面也先天不足,因此公共智能和私域智能相结合,个人、企业智能共存的混合式人工智能是未来趋势。要发展混合式人工智能,需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着手。王会文指出,在硬件层面,AI PC、AI手机、AI汽车等丰富多彩的人工智能终端是混合式个人智能的入口。而混合式企业智能的发展,离不开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升级。在软件层面,需要大力发展以AI Agent为入口的AI大模型创新应用,培育开放繁荣的应用生态。“我们认为智能体是发展混合式人工智能的关键,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产力水平的下一个阶段的引爆点,”王会文指出,聚焦于超级智能体的培育和应用,尤其是鼓励各行业应用智能体、企业开发智能体,形成垂直领域智能体应用的典型案例,必将成为行业趋势。在个人智能领域,联想集团已经发布了联想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并将其应用于AI PC、AI平板、AI手机、AI眼镜等智能终端。在企业智能领域,联想集团在业内率先发布企业超级智能体—— “联想乐享”。此外,联想集团还在打造城市超级智能体,现已应用于 “中国算力重镇”宜昌、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武夷山等城市的智慧治理。在价值路径方面,联想集团不仅将人本智能理念融入企业战略及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应用全生命周期,还率先将AI打造成为保护和支持社会弱势群体、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后盾。例如:联想集团与清华大学联手研发的AI眼动技术助力渐冻症患者改善与外界沟通的能力。该技术仅需电脑即可运行,渐冻症用户只需注视屏幕,就能启动输入界面,并借助滑动拼写输入系统来发出指令,实现无需手部或语音便可自主完成日常娱乐活动和智能家居控制的目标,实现了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尊严深层赋能,做到了真正的AI技术普惠。(论坛上,王会文分享联想集团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的AI眼动技术、智慧应县木塔保护技术等)值得关注的是,AI的实践要保障以人为本。王会文指出,以人为本是指在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和服务的研发经营过程中,以满足人类需求和谋求人类福祉为首要目标,恪守人文底线,提倡人文设计,坚持人文理念,以人为本去审视人工智能的影响,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够真正惠及每家企业、每个人。人本智能“朋友圈”扩容从技术的角度,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三要素”是算力、算法、数据;从产业经济学视角,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更加依赖于人才、资本和产业生态。所以,无论是AI产业本身还是场景应用的推广,以及“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发展伦理和价值观,都需要全社会、全行业的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作为行业头部企业,联想不仅在产业上加速实践,还通过联合倡议和平台建设呼吁全社会、全行业对AI和科技赋能人的发展的关注。2024年11月,联想同ESG30(中国ESG30人论坛)、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投资和技术促进办公室等联合发起《人本智能发展与治理倡议》,共30多家科技企业和机构共同承诺践行和推广“人本智能”发展观。在本次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这一倡议得到进一步的响应和扩容——新成员包括百度、MiniMax、浪潮信息、HPE中国、北电数智、网易有道、西门子等科技企业,涵盖大模型、具身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及智慧养老、AI医疗等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的关键领域。随着新成员加入,截至目前倡议已凝聚近50家企业和机构,覆盖技术研发、应用落地与伦理治理等全链条。未来,伴随AI产业发展和应用拓展,人本智能的“朋友圈”有望继续扩大。(“人本智能发展与治理倡议”官宣成员单位扩容)(在数字技术投资与跨境协同创新专题论坛上,“人本智能发展与治理倡议”部分成员单位代表与行业嘉宾进行圆桌对话)只有给人以希望的科技,才是有希望的科技。发展“人本智能”,实现人工智能普惠,让人工智能为人服务,为爱而生,这是科技创新的原点,也是以联想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孜孜不倦推动创新的动力和意义所在。点击“阅读原文”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