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牌才是县城的“救世主”

Wait 5 sec.

文 | 听筒Tech(ID:tingtongtech),作者| 陈   珂,编辑 | 饶   言白牌在诸多县城的地位,毋庸置疑。陈姐在县城开商超,最喜欢将“白牌”摆在店铺的最前方,或者货架的C位。这在县城很常见。实际上,无论是酒水、饮料,零食还是一些日化用品,陈姐都偏爱这些地方区域性的“白牌”。十几年来,尽管一直也在做店铺升级和高端化,但陈姐一如既往喜欢卖“白牌”。在县城,很多消费者,也并不是“品牌为先”。和一线(二线)城市不同,他们并不在意商品“是否是品牌”,一些“白牌”商品,由于价格实惠,质量完全不输大牌,且在当地出售多年,更容易得到消费者的信赖。一个事实是,在很多县城(尤其是乡镇),消费者通常并没有强烈的品牌意识。他们并不愿意为品牌溢价付费,相反,他们十分能接受“白牌”,这种往往以 OEM(代工生产)或 ODM(原始设计制造)模式进入市场的无品牌的独立产品。某种程度上,凭借低价、高性价比和灵活供应等,“白牌”填补了县城市场的空白。实际上,即便“白牌”本身也存在质量参差不齐、难以突破低端标签等问题,但在很长一段时间,白牌依然在县城超越了品牌商品的渗透率。不可否认的是,在国际国内一线(二线)品牌往往难以深入下沉市场,本土品牌又缺乏足够竞争力的背景下,“白牌”这一品类霸占县城,并成为县城经济的重要支撑。县城热衷“白牌”陈姐的超市,开在河南东南部的一个县城。每到逢年过节,陈姐的店里一些白牌饮料就特别畅销。“店里卖得走俏的是板栗汁和芒果汁,无论男女,无论年纪大的还是年轻人,都非常喜欢这种饮料。”陈姐坦言,相比百事可乐、娃哈哈、六个核桃等全国性品牌,本地自产、味道十分浓郁的果汁,很受当地人的喜爱。以板栗汁为例,陈姐的老家盛产板栗,上世纪90年代初,一些商家就利用这种本地特产进行加工,生产出了罐装饮品“板栗汁”。由于“板栗风味十分浓郁”、口感十足且价格便宜,这种本地产品快速风靡,赢得了老少的口碑。据陈姐回忆,彼时,大大小小不少的商家都在生产板栗汁,陈姐的进货渠道也不止一家,她主打的宗旨是,“谁便宜,口感正宗,进谁的货。”时过多年,尽管经历品牌的几轮冲击和淘汰,这些本土饮料依然抗打。陈姐解释,“一是因为确实好喝,征服了当地人的口感;二是因为本身价格也不贵,流行的年代也久了,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和信任,喝起来更有本地认同感。”诚然,陈姐也非常热衷卖“白牌”。她告诉《听筒Tech(ID:tingtongtech)》,“一般,市面流行的大品牌,有规范且固定的进货渠道和盈利区间,到终端商手里,赚的钱非常有限。比如,酸奶和平价纯奶,一箱卖出去,也就赚个3-5块钱。”但“白牌”不一样。陈姐给《听筒Tech》算了一笔账,“以板栗汁为例,通常24*240ml规格的,拿货可能才17元不到(以开票数量决定),但卖出去的价格,能跟30多(元)起步的品牌饮料一样。相当于,卖一箱,赚一箱。”于陈姐这样的商家而言,“我当然乐意卖白牌。毕竟,卖一件,利润顶得上大品牌四五件,而且我们当地人还十分喜欢喝,品质也不低,谁能不爱?”陈姐还坦言,实际上,她经常会将白牌饮料摆在货架最前方,或者显眼的位置,也会主动向客户推荐这些产品,“除非有人非点名要品牌。一般,在客户可见的视线内,我甚至会将品牌饮料‘藏起来’。”和陈姐一样,做童装生意的小夏,在镇上卖童装,一直卖的也是白牌。最早,小夏是去离家较近的常熟(江苏)服装批发中心进货。常熟形成了服装产业集群,很多附近商贩都会去常熟进货。而通常,从出发到看板、拿货到回家,小夏会用时一天的时间。这在小夏看来,非常值得。实际上,即便在县城,亦或乡镇,婴童服饰的竞争同样十分激烈,“大家最主要的是看质量和价格。”相比直接网上下单,为了保证质量和款式,小夏会自己选品。随着渠道逐渐建立,并形成了稳定的客源,小夏也开始直接向商家订货,通过快递或物流方式发货。小夏的备货渠道,基本也来自常熟、武汉等地成熟的白牌工厂。一方面,这在小夏所在的县城十分常见,“大家几乎都是在卖白牌,街道上的门店,货源基本都来自白牌工厂,款式和质量完全不输大牌。”另一方面,代理或加盟一家品牌婴童装店铺成本非常高昂。以小夏的县城为例,繁华地段的门店,租金加上备货、店员运转等投入,“一年就要五六十万(元)。而且十有八九不到一年就会闭店,所以品牌从来不是我的第一选择”。不过,小夏还坦言,在电商还没兴起的时候,白牌服装生意最赚钱;在电商平台的多重选择下,县城服装生意受到不同程度地冲击,“但也不能说,白牌就卖不出去。在我看来, 白牌依然是主流。”品牌攻不下县城在广袤的县域经济版图中,县城是连接城乡的重要纽带,也是消费升级的重要战场。然而,长期以来,县城面临着品牌化程度低、消费能力有限、供应链不完善等问题,国际大牌和国内一线品牌往往难以深入下沉市场。陈姐就解释,以其所在的县城为例,即便是现在,所见的品牌依然是361°、特步等这种深耕三四线城市的古早品牌。“在我们这,甚至没有耐克、阿迪这样品牌的专卖,更多的是相关‘山寨’产品,更别提一些新的常规或潮流服饰品牌。大型商超会有一些品牌,但一件衣服几百起的成人女装,面对的肯定也不是普通大众。”陈姐透露。小夏也坦言,与一二线城市不同,县城消费者的核心诉求不是“品牌认同”,而是“实用主义”,他们更关心商品是否物有所值,而非是否带有某个Logo。实际上,从记事时起,小夏和邻居们用的很多产品都是白牌,如散装零食、本地饮料;无品牌白酒、洗发水、洗衣液、牙膏;无标服装、仿制运动鞋等等。在县城和乡镇街道,“xx女装”、“xx男装”、“xx副食”(通常以门店主姓名命名)等门店也比比皆是。白牌(White Label),顾名思义,指的是那些没有知名品牌做背书,但质量可靠、价格低廉的无品牌或小品牌商品。它们没有高昂的营销成本,不依赖广告轰炸,而是通过供应链效率和精准的市场定位,满足下沉市场最真实的需求。在陈姐和小夏这样的商户看来,白牌商品的核心特点是:低价、实用,以及渠道驱动。尤其在渠道下沉方面,陈姐认为,“白牌也拥有比品牌更强的能力,更能灵活适应市场。”在陈姐和小夏看来,“品牌商的销售依赖标准化渠道(如大型商超、连锁店、电商旗舰店),白牌则更依赖本地经销商、批发市场、小型零售店,甚至是集市和流动摊贩。这种灵活的渠道模式使得白牌能快速渗透到县乡市场,甚至进入品牌难以覆盖的偏远地区。”品牌的内核,和白牌则恰恰相反。因需要做用户心智和市场规模,品牌需要通过营销烧钱和层层分销,来建立稳定的经销体系。以水饮行业为例,经过几十年的征伐,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品牌成本和经销体系,于商家而言,“到手的利润,很有限,而且这么多年,除了新品会有促销活动,其他产品利润,也基本没什么变化。”更不必说,在县城开设一家品牌店,于普通商户而言,着实需要很大的“勇气”。在这样的背景下,无品牌或弱品牌产品,成为县城经济的重要支撑。当然,品牌攻不下县城,不是个新话题。实际上,品牌下沉,无论是服装或者零食、茶饮,基本走的都是代理或加盟的逻辑。成本包括“加盟费+店铺租金+人员运营费”,但在县城,市场潜力和真实消费需求却不可估,这导致很多店铺,开着开着就会闭店。“比如,这几年,身边有加盟某大火零食集合店的朋友,据我所知,他们只是在坚持,处在闭店的边缘。而那些加盟某品牌男装的商家,没有100万(元)左右的启动资金,根本开不起来,几年下来还没回本。”陈姐坦言。陈姐和小夏所在的县城,也是中国无数县城的缩影,属于“劳务输出型”城市,由于本地就业机会有限,年轻力壮的人首要选择是奔赴,一线(二线)城市外出务工。这导致,留在当地的老人、妇女以及孩童,由于本身并没有过多的消费能力,对日常消费的价格非常敏感。白牌,某种程度上,因为“物美价廉”和渠道灵活,很多时候,成为当地人的首选。这也长期以来,让品牌“停留”在县城之外。白牌,能统治县城多久?实际上,白牌商品的崛起,不仅填补了品牌商品的空白,满足了低收入人群的需求,还倒逼传统品牌下沉,迫使品牌重新审视下沉市场。比如,宝洁、联合利华等推出低价产品线;国产消费品牌,如蜜雪冰城、华莱士等,以极致的性价比,去抢占县城。不过,在零售分析师瑶哥看来,尽管满足消费者更真实的消费心理,也更懂本地需求,但白牌,明显也有自己的不足。陈姐也感同身受,在她看来,“一方面,这些年,电商打开了多维度的市场购买渠道,一些大的品牌商也在加速下沉,县城小店的生存空间被挤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也在追求品牌。就目前来说,个人认为,诸如吃和日用品,这种本身就均价不高的产品,消费者已经开始喜欢品牌。”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品牌背书,部分白牌商品本身存在质量参差不齐,信任度低的问题。比如,食品可能不符合安全标准、电子产品存在安全隐患、服装可能采用劣质面料,这些白牌商品也会损害消费者信任,甚至引发区域性消费危机。实际上,通常,由于缺乏品牌溢价,白牌的利润空间亦有限。陈姐就坦言,一度,受本地市场青睐的板栗汁,工厂出现倒闭情况,甚至在市场还“消失”过一段时间。究其原因在于,白牌过去通常依赖低价竞争,利润微薄,厂商也难以积累资金进行技术升级或市场拓展,一旦遭遇原材料涨价或其他风险,很容易被会被淘汰。在瑶哥看来,白牌在县城的持续发展,需寻找新的增长路径,“比如,部分优质白牌厂商可以尝试品牌化;而抖音、快手、拼多多等平台,也为白牌提供了低成本品牌曝光机会,厂商可以借助电商和社交电商,建立用户新的认知。”某种程度上,瑶哥认为,白牌不是低端的代名词,而是县域经济特定阶段的消费升级,“白牌不是县城的过渡品,而是县城的救世主。未来,随着供应链的优化和消费者认知提升,白牌经济将继续壮大。于创业者、投资者来说,抓住白牌的机遇,也是抓住了一部分下沉市场的未来。”不过,白牌经济的挑战与未来也面临质量、信任和竞争的压力。在县域消费水平有限、国际国内品牌难以深入、本土品牌又缺乏竞争力的情况下,瑶哥认为,“显然,白牌在县城依然是重要的经济支柱,但也需要突破自身的局限,找到更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正如陈姐和小夏坦言,“我们希望,现在出售的白牌商品,在品质、价格、利润各方面都能一直抗打,而不是昙花一现。”(文中均为化名。)(内文配图均由《听筒Tech》拍摄。)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