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演員「蒂莉·諾伍德」掀起好萊塢風暴,艾蜜莉·布朗等明星為何出聲反對?

Wait 5 sec.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圖像加註文字,英國演員艾蜜莉·布朗在接受《綜藝》雜誌播客訪談時,表示這項AI創作出來的演員令她感到毛骨悚然。Article InformationAuthor, 莫里斯(Regan Morris)Role, BBC 記者Reporting from 洛杉磯一位名為「蒂莉·諾伍德」(Tilly Norwood)的「AI 演員」,近日引發影壇熱議,其荷蘭創作者宣稱,這位合成表演者已與多家人才經紀公司談合作。事實上,乍看蒂莉的社群媒體,宛如一位年輕有為、滿懷夢想的準女星。棕髮少女擺出各種姿態,分享全由 AI 生成的喜劇短劇,她被形容擁有「鄰家女孩的魅力」。「我或許是 AI,但此刻我感受到的,是真實無比的情感,」蒂莉的創作者在她的頁面上寫道。「我對未來充滿期待!」不過,好萊塢並未鋪上紅毯歡迎。該產業強大的演員工會強烈譴責此創作,奧斯卡影后提名人如艾蜜莉·布朗(Emily Blunt)、娜塔莎·萊昂(Natasha Lyonne)與影后·琥碧·戈柏(Whoopi Goldberg)也紛紛表態反對。Skip 熱讀 and continue reading熱讀台灣「教師荒」:為何年輕人不願從事教職?緬北明家的崛起與覆滅 11人被判死刑後電詐瘟疫能否根除朋友正在消耗你的能量嗎?三種方法應對「社交吸血鬼」樺加沙颱風:五大看點解釋台灣花蓮災情為何如此慘重End of 熱讀美國演員工會——電視廣播藝術家聯盟(SAG-AFTRA)發表聲明指出,諾伍德「並非演員,而是一尊由電腦程式生成的人物,這程式是透過無數專業表演者的作品訓練而成」。「它無從汲取人生經歷,無真實情感可言;從我們所見,觀眾亦無意觀賞脫離人類體驗的電腦生成內容,」工會補充道。圖像來源,Reuters圖像加註文字,人工智慧一直是好萊塢爭議四起的技術,二年前的罷工,正是聚焦該議題,導致產業停擺,編劇與演員紛紛要求對此技術築起防線。這位 AI 演員出自荷蘭演員暨喜劇家艾琳·范德·維爾登(Eline Van der Velden)之手。她據傳表示,希望「蒂莉·諾伍德」成為「下一個史嘉蕾·喬韓森(Scarlett Johansson)」。BBC 已聯繫范德·維爾登及其公司 Particle6,尋求回應。諾伍德的 Instagram 頁面,滿載偽造的試鏡頭像照,以及一則惡搞 BBC 節目的廣告——其中她被合成疊加至 BBC 《葛蘭·諾頓秀》那張星光熠熠的沙發上。在好萊塢的憤怒與反對聲浪中,這位荷蘭創作者於諾伍德的 Instagram 頁面發文澄清,此創作「並非取代人類,而是創意之作——一件藝術品」。「創造蒂莉,對我而言,是想像力與工藝的展現,猶如繪製角色、編寫劇本或塑造表演,」維爾登寫道。她強調,此類創作應「視為獨立類型」來評判,而非與真人演員相較。跳過 Instagram 帖子允許Instagram内容此文包含Instagram提供的内容。由於這些内容會使用曲奇或小甜餅等科技,我們在加載任何内容前會尋求您的認可。 您可能在給予許可前希望閲讀Instagram曲奇政策和隱私政策。希望閲讀上述内容,請點擊“接受並繼續”。Accept and continue告知: BBC不對外來網站内容負責結尾 Instagram 帖子無內容繼續瀏覽 InstagramBBC對外部網站內容不負責任。人工智慧一直是好萊塢爭議四起的技術,二年前的勞工罷工,正是聚焦該議題,導致產業停擺,編劇與演員紛紛要求對此技術築起防線。美國演員工會——電視廣播藝術家聯盟(SAG-AFTRA)在其關於諾伍德的聲明中,提醒經紀公司與片廠,若將諾伍德納入專案,可能違背2023年罷工後所爭取的合約保障。「這非但未解『問題』,反倒製造了新禍端——竊取表演成果導致演員失業,威脅藝人生計,並貶低人類藝術之價值,」工會批評說。以《撲克臉》、《女子監獄》、《俄羅斯娃娃》等劇集聞名的女演員暨導演娜塔莎·萊昂呼籲,任何與諾伍德合作之人,皆應遭抵制。「任何涉入此事的經紀公司,皆應遭所有公會聯合抵制,」萊昂說道。她目前正與「倫理AI」合作,製作一部由真人演員主演的劇情長片。她強調此事令人「深深的誤導,且徹底令人不安。」英國演員艾蜜莉·布朗在接受《綜藝》雜誌播客訪談時,表示這項創作令她毛骨悚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