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土耳其年轻人把聊天记录甩给 AI,恋爱进展就能被“数据化”打分——Narya 凭这一招空降土区生活榜 Top9,三个月收割 200 万下载。从“滴滴代聊”到“关系教练”,本文拆解这款 AI 恋爱 App 如何把暧昧博弈变成算法游戏,也让真人社交第一次被量化、可视化,甚至“可攻略”。“帮我看看这个怎么回?”“这还有戏吗?”随着网络聊天成为年轻人主要的社交通道,越来越多用户热衷于在社交平台晒出与“crush”(暗恋对象)的聊天记录,寻求他人的建议与帮助。一场原本私密的对话,正逐渐演变成多方“军师”间的博弈,而“滴滴代聊”式的聊天咨询服务,也逐渐成为新兴的社交趋势。这一潮流背后,反映了年轻用户在亲密关系探索期对情感信号的敏感和渴望,他们希望通过外部视角,辨识关系中的积极信号,进而稳固或推进感情进程。基于这一需求,AI恋爱教练应用Narya最早于2025年1月上线iOS商店,通过分析用户的聊天记录,为双方关系的情绪动态与互动模式提供深度解读。8月9日,Narya登上土耳其Google Play生活时尚榜Top9,在这一地区取得突破,点点数据显示,自上线以来,其在iOS和Google Play双端累计下载量已达约209万次。Narya上线至今下载量变化趋势(来源:点点数据)结合Insightrackr的数据来看,近一个月,Narya的用户增长主要分布于土耳其、巴西等中东及拉美地区,反映出新兴市场用户对AI辅助社交工具的接受度正在提升,并进一步释放出增长潜力。AI切入社交的渠道已不局限于虚拟陪伴,更加速转变到真实的人际互动中,帮助用户解读、优化甚至改善关系。从聊天分析到恋爱教练,AI能读懂人的言外之意吗?在亲密关系中,“不确定感”往往最让人焦虑。是自己主动得太多,还是对方在刻意保持距离?这段关系还可以维持吗?Narya正是抓住了用户的这一情绪切口。作为一款年轻的产品,它把自己定位为“AI恋爱教练”,试图用数据和AI算法为用户的感情找出答案。用户只需通过简单几步操作,即可将外部聊天记录导入Narya。之后,系统便会如同一位冷静且理性的观察者,将大量对话拆解为可量化的互动信号,识别谁发送的消息更多、谁回复得更快、在哪些时段出现长时间沉默、以及存在哪些重复式的回答。这些数据最终将被转化为一份直观的“聊天记录摘要”,揭示谁在情感中投入更多、谁掌握主导权,以及沟通中是否存在不诚实或回避的倾向。不同于一对一交互的生成式AI,Narya通过可视化内容呈现对聊天记录的分析,使用户能够直观感受到双方感情的冷热变化。同时,系统还会捕捉潜在的“信任风险”,如识别疑似“PUA”的对话,并解读语言背后可能隐藏的情感。更重要的是,Narya并不止步于“看清问题”,它更像一位真正的“教练”,为用户制定行动方案:调整沟通频率、优化表达方式、设立情感界限,甚至生成一份可分享的“Narya Wrapped”关系回顾,将一段时间内的交互动态留存并复盘,成为用户可在社交平台分享的“关系报告”。这种从内容解析升级到关系洞察的路径,满足了用户“想弄明白关系现状,同时希望获得改善关系”的双重需求,也让AI成为真人-真人情感连接中的隐形参与者。在AI驱动的社交应用中,隐私安全往往是影响用户下载决策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Narya采取“本地优先”的数据处理策略,将大部分数据分析在用户设备上完成,仅在必要时上传经过匿名化处理的统计信息,减轻用户对于“聊天记录泄露”问题的担忧。这一策略有效提升了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度,从而使其更愿意导入完整的对话记录,让AI获得充分的上下文,最终生成更精准的关系洞察与建议。这种正向循环推动了平台的用户活跃度,使隐私承诺从单纯的合规要求,升级为维护产品运营的核心引擎。得益于此,过去三个月Narya的平均日活跃用户稳定在约3.5万。目前,App的商业模式较为多元,结合IAA与IAP双重变现路径。在内购方面,采用“硬币+订阅”的混合模式,VIP订阅费为7.99美元/月,200枚硬币售价2.99美元,既提供长期会员权益,也满足了用户按需付费的灵活需求。随着AI技术在社交领域的深入应用,用户对智能情感辅助的接受度不断提升,相关产品的市场潜力日益显现。AI介入真人社交,新奇体验or生活刚需?AI介入真人社交,到底是新奇的技术体验,还是在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刚需?无论是与伴侣的沟通摩擦,还是与朋友间的误解,彼此之间的试探与调整往往消耗大量时间和情绪成本。用户的需求证实,AI辅助社交的应用已不仅仅停留在吸引眼球的新鲜感层面,更多的是切实回应了用户在情感交流中的真实痛点。具体来说,用户希望通过AI获得两类关键帮助:一是快速洞察关系现状,节省试探和摸索的成本;二是获得具体的沟通建议,提升社交互动的效率与质量。尤其是在年轻一代中,这种通过数据化方式“量化”情感关系的需求表现得尤为明显。类似Spotify Wrapped那样的年度数据报告,为用户提供了反思和分享的仪式感,也激发了他们对情感关系进行优化的兴趣。基于此用户诉求,AI切入社交的通道正在从单纯的“陪聊”,逐步发展为“管理社交关系”、“教人怎么社交”的工具。除了Narya,市场上其他产品也展现出类似的发展趋势。比如,2023年1月上线的RIZZ,通过接入ChatGPT帮助用户回应恋人、朋友、家人的对话,并结合用户本人的风格、语气和用词生成个性化回复,堪称“滴滴代聊”的代表。2023年6月上线的WingAI则专注于辅助用户在社交App上交友,主要提供定制化的“破冰”开场白,缓解社交初期互动的尴尬。用户只需截取聊天记录或匹配对象的资料截图,WingAI便能即时生成契合场景的回复。在AI辅助真实社交的这一赛道中,Narya、RIZZ、WingAI选择了不同的细分赛道作为切入,满足用户对不同社交场景的特定需求。然而,随着AI在情感社交中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人与AI、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问题也逐渐凸显。未来,当人们更倾向于向AI寻求情感建议时,人们还会积极与他人探讨自己的感情状态吗?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情感联结是否会被AI削弱或转移?不过就目前而言,我们能看到的是,AI 切入真人社交领域,确实帮助用户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用户可以借助量化报告发现情感症结,并依据AI提供的建议化解矛盾;“社恐”的年轻人也能通过AI生成的开场白,自信地与人发起聊天。在AI切入真人社交的市场之下,仍有不少细分需求等待挖掘。结语AI辅助真人社交正借助细分赛道,逐步渗透到用户的现实需求中。对用户来说,它不仅提供了低成本、快速洞察关系状态的新途径,也为社交产品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对于开发者而言,这片尚在生长的市场暗藏着广阔的探索空间,不同年龄层的社交痛点、多元场景下的互动需求,都在等待更精准的解决方案。当AI与真人社交的融合不断加深,那些能敏锐捕捉细微需求、守住社交本质的探索,将占据市场先机。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扬帆出海】,微信公众号:【扬帆出海】,原创/授权 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作者丨以南 编辑丨火狐狸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