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從對華晶片銷售中抽成,這意味著什麼?

Wait 5 sec.

圖像來源,Getty Images圖像加註文字,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一直在白宮遊說,爭取恢復對中國的晶片銷售。Article InformationAuthor, 蘇蘭嘉娜-特瓦里(Suranjana Tewari)Role, 駐新加坡亞洲商務記者不尋常!交換條件!史無前例!兩家全球科技巨頭將向美國政府支付其向中國銷售某些先進晶片收入的15%,這是一些人看到消息后這樣反應。產業觀察者、前政府顧問、政策制定者與貿易專家紛紛對此交易發表看法。這則消息是在特朗普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向中國銷售這些晶片的幾個月後傳出。該禁令已於七月中旬解除。Skip 熱讀 and continue reading熱讀楊蘭蘭身世在中國引發關注 澳洲司法部門否認天價保釋金傳聞香港大學N號檔深偽圖片受害女生:「這是一個法律黑洞」如何在不犧牲肌肉的情況下減肥中國四川江油校園霸凌事件引爆抗議活動End of 熱讀而現在,美國政府似乎更進一步——成為這些美國企業與中國業務的一部分。批評者認為,這既令人困惑,也令人擔憂。這些晶片是什麼?為什麼如此重要?這些先進晶片主要用於人工智慧(AI)應用,而目前投資者普遍押注 AI 將徹底改變全球經濟。上個月,全球領先的晶片公司 Nvidia 成為史上首家市值突破 4 兆(万亿)美元的企業。Nvidia 為中國市場特別研發了 H20 晶片,而 AMD 則推出了 MI308 晶片。這些晶片的效能較低,因此價格也比兩家公司主打的高階晶片便宜。但在美國總統喬·拜登前一屆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禁止美企向中國出口最先進晶片後,開發這些晶片成為進入中國這個重要市場的唯一選擇。在特朗普任內,甚至連這些專為中國設計、效能較低的晶片也被禁止出口。如今恢復對中國的銷售,對 Nvidia 和 AMD 來說都是一大福音,因為中國市場規模龐大。中國在 AI 領域的投資正迅速擴張,分析師預測今年將成長至約 1,000 億美元——比去年激增近 50%。Nvidia 和 AMD 的這項交易有多罕見?「史無前例……我不知道該用什麼詞形容,但這很糟糕。」貿易專家黛博拉·艾姆斯(Deborah Elms)表示。其他專家也指出,美國企業從未做過類似的事情。不過,特朗普在六月批准日本新日本製鐵(Nippon Steel)收購美國鋼鐵公司(US Steel)時,確實做過類似的事。該交易包含所謂的「黃金股」(golden share),這是一種罕見的做法,政府會持有企業股份。在這次的情況中,白宮尚未說明這項協議將如何執行——例如這筆資金將流向何處,或將如何使用。更重要的是,這對其他視中國為關鍵市場或供應來源的美國企業會傳遞什麼訊息?從蘋果、特斯拉,到小型家具與玩具製造商——這是否意味著企業未來在與中國做生意時,將面臨一種新的「稅」?圖像來源,Getty Images圖像加註文字,人工智慧預期將改變全球經濟。Nvidia 和 AMD 同意的 15% 分成可能會影響他們的最終利潤,即使他們從對中國的銷售中獲得可觀收益。晶片製造商的營運規劃通常是以多年為期,因此這項協議可能會打擊投資者信心,而投資者對企業的盈餘與營收預測極為敏感。不過,這項交易可能是特朗普持續進行的關稅談判的一部分。就在上週,他威脅要對外國製造的晶片徵收 100% 的關稅,除非這些公司在美國投資。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甚至表示,晶片出口正被用作與中國談判的籌碼,以換取對稀土元素的取得。國家安全方面的疑慮呢?這部分仍不明朗。一位美國官員告訴路透社,白宮認為銷售 H20 及同類型晶片不會危害國家安全——儘管這些晶片先前正是因為國安理由而被禁止出口。國安專家與部分國會議員長期以來一直對美國向中國出售 AI 晶片表示擔憂,認為北京可能利用這些晶片在人工智慧領域取得優勢,甚至應用於軍事用途。但也有人主張,限制對中國的晶片銷售並無助益,反而會刺激中國的創新與競爭力。他們希望中國能依賴美國的技術。目前看來,後者的觀點暫時勝出。這可能與 Nvidia 執行長黃仁勳(Jensen Huang)的大力遊說有關。他在上週三於白宮與特朗普會面,據信雙方就是在那時達成了這項協議。而四月對 H20 晶片出口禁令的撤銷,也被認為是黃仁勳努力的成果。誰在這筆交易中得利?這項協議對中國來說可說是一个勝利,因為中國確實需要這些晶片。分析師指出,包括字節跳動(ByteDance)、騰訊(Tencent)和 DeepSeek 在內的領先中國科技公司,在美國於四月切斷供應之前就已購買了 H20 晶片。對美國政府而言也是一場勝利。根據 Bernstein Research 向 BBC 表示,美國可能從對中國的晶片銷售中獲得高達 20 億美元的收入。如果這筆交易能促成美中在稀土元素方面的協議——目前中國在這些關鍵礦物上擁有壟斷地位——那麼華府可能還會再下一城。但批評者對這項協議所反映出的白宮立場感到憂心。「這與過去的美國環境非常不同,」貿易專家艾姆斯女士表示。「我想,如果用比較寬容的角度來看,可以說這是特朗普白宮在回應請求時展現的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