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林晴晴 编辑 | 彭孝秋 硬氪获悉,AI硬件公司「人工生产力」已完成数百万美元种子轮融资,资方包括阿米巴资本、商汤国香资本及第四范式基金,源合资本将会担任独家财务顾问。「人工生产力」是由前第四范式主任科学家涂威威在2024年创立,初代AI陪伴机器人产品熊猫机器人现已对外交付,其首款面向儿童的量产智能玩具计划于下月上市。 WAIC上的「人工生产力」熊猫机器人(图源/企业) 当前全球玩具行业面临结构性挑战。根据NPD集团数据,2024年传统玩具市场规模已近万亿元,但头部企业遭遇增长压力。与此同时,电子游戏(如网易《蛋仔派对》日活峰值超5000万,未成年人用户超70%)正快速抢占儿童时间。家长陷入两难:传统玩具因交互方式单一(如遥控车功能有限)缺乏吸引力;而电子设备又存在视力损伤和注意力分散等健康风险。 「人工生产力」正试图用大模型技术破解传统玩具行业的增长困局。“这一代大模型技术带来了人机交互的革命性变革,让机器能以更自然的方式与人互动。这种开放式交互革命将使玩具摆脱传统“遥控器”的束缚,并赋予更丰富的内涵”,「人工生产力」创始人涂威威告诉硬氪,“但是,仅仅有大模型自然交互,并不能解决玩具‘不好玩’的问题。” 团队早期在儿童商场测试中发现,「人工生产力」的熊猫机器人拥有几十个功能,但最不起眼的两个功能——猜拳和动作模仿,却最受欢迎,居然可以吸引部分儿童停留超过两小时,整体复玩率超80%,这充分验证了“好玩”功能而非大模型对话本身的市场接受度。这对比出当前所谓“AI玩具”的缺陷——多数产品实为毛绒玩具嵌入通用语音模块,只是对话版故事机,缺乏真正的好玩内涵,“千篇一律”的套壳大模型并不好玩。 “我们要先用AI玩具以更开放更聪明的方式,让小朋友感受到快乐,好玩才是玩具的本质。”涂威威指出,“每个小朋友都不一样,我们需要从用户行为反馈闭环中,学习到AI玩具给予每个小朋友快乐的个性化独特方式。” 在核心技术方面,AI Agent的自主决策能力是实现“个性化独特快乐”的关键。「人工生产力」自研了「人工生产力」自主硬件中台(AP Agentic Hardware Platform),该中台包含三部分核心能力:首先是AI Agent的“大脑”,它具备多模态交互与感知能力(通过多传感器感知用户与玩具本体行为)、用户行为预测能力(预测用户状态与行为)、决策能力(从行为反馈闭环数据中学习,做出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决策)以及执行能力(基于世界模型的强化学习控制策略确保动作自然流畅)。其次是软硬件协同优化能力,旨在保证AI能力充分释放的同时,最大化优化产品性价比。最后是个性化的互动内容,即利用AIGC技术与用户共创内容,为AI硬件提供更丰富的个性化体验。 该架构使硬件充分好玩的同时,定价相比市面竞品还具有明显优势,部分型号甚至下探两位数区间。实测中,系统能依据儿童情绪动态调整AI玩具Agent决策,例如在猜拳时发现小朋友作弊的小细节,个性化处理每个小朋友的小状况,又如连胜时生成“戏剧性失败”维持参与感。 “爆款产品不是靠运气,需要供给侧快速迭代试错,来不断满足消费市场多变的需求,”涂威威指出,这样的中台能力使「人工生产力」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快速地进行试错,每款产品的迭代经验都会沉淀到中台当中,在未来将会不断加速新产品的迭代,覆盖不同形态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需求。 产品形态上,「人工生产力」现阶段选择与顶级IP合作,将IP内容植入AI玩具Agent系统,也可以利用道具一同触发游戏进程推进,自然交互界面实现了单硬件承载丰富多彩的数十种玩法。在供应链端,「人工生产力」与知名国际玩具代工厂合作,优化产品的外观设计与结构,并控制成本。同时,通过自主研发电子模块,以显著低于市场同类产品的成本,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选择。 此外,渠道方面,与市面上大部分AI玩具专注线上不同,「人工生产力」已经与市面上绝大多数线上线下顶级渠道开启合作,将从电商、抖音、新零售系统、商超百货店等全面铺货。“线上线下各有优势,家长爱网购但也很爱带宝宝逛商场,玩具更需要很好的线上线下结合,才能更高效地触达更多消费者。” 团队方面,创始人涂威威是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博士,前第四范式主任科学家,曾任百度风巢分布式学习系统架构师,有着丰富的AI技术研发与跨行业应用落地经验。核心研发团队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顶尖高校,曾服务于华为、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快手、小红书、第四范式等行业头部企业,具备丰富的软硬件开发落地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