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智通财经APP当标普 500 指数在科技股的强势引领下悄然逼近历史高点时,普通投资者却陷入了集体犹豫。美联储政策转向的不确定性、企业盈利的显著分化、全球资本的再配置浪潮,多重因素交织成一张复杂的决策网。此时是否该买入美国股票和资产?巴克莱、汇丰、瑞银等机构的最新研究,或许能为投资者提供一份理性参考。市场现状:科技股主导的结构性行情当前标普 500 指数的上涨并非全面普涨,而是由科技板块主导的结构性行情。瑞银 2025 年 8 月 6 日发布的 2Q25 美国股票财报简报显示,截至 8 月 6 日,标普 500 指数中 76.9% 的市值已发布第二季度财报,整体每股收益(EPS)同比增长 10.2%,远超最初 5% 的预期;其中 TECH + 板块表现最为抢眼,EPS 同比增长 24.6%,而能源板块则同比下降 20.4%,形成鲜明对比。更值得关注的是,六大 TECH + 公司(谷歌、meta、微软、苹果、亚马逊、英伟达)整体 EPS 同比增长 27.5%,远超市场其他部分 5.9% 的增速。具体来看,meta实际 EPS 增长 38.4%(预期 15.0%),亚马逊实际增长 33.3%(预期 5.3%),这种 “尖子生” 级别的表现,成为推动标普 500 指数逼近历史高点的核心动力。(表格来源:UBS)从估值角度看,巴克莱最新观点指出,大型科技股相对于标普 500 指数的历史溢价处于底部四分之一区间,这意味着当前估值仍有上行空间。尽管标普 500 指数(不含大型科技股)今年以来已弥合与欧洲市场的回报差距,但美国大型股估值仍处于 10 年期观测数据的顶部区间下行位置,并未出现严重偏离。支撑买入的三大核心逻辑(一)企业盈利韧性:科技与金融双引擎驱动企业盈利是支撑股价的核心基石。汇丰环球投资研究 2025 年 8 月 6 日报告显示,标普 500 指数第二季度 EPS 增长率达到 10%,超过三分之二的公司业绩好于预期,其中科技板块超 90% 的个股 EPS 超预期,金融板块券商股业绩也远超预期。这种盈利韧性并非昙花一现,瑞银数据显示,本季度企业盈利整体超预期 8.1%,74% 的公司业绩达标,而 2020 年第二季度至 2024 年第二季度的历史平均超预期幅度仅为 4.9%,当前盈利表现显著优于过往多数时期。科技板块的盈利增长尤其具有可持续性。汇丰指出,2025 年科技板块盈利增长率预计将达到 20% 左右,且盈利修正比率呈上升趋势。微软的人工智能业务持续加速,meta被上调至 “买入” 评级,高净资产收益率(36%,比市场平均高 15 个百分点)、强劲的资产负债表和持续的资本支出,进一步扩大了竞争优势。(图表来源:汇丰环球投资研究,2025 年 8 月 5 日)巴克莱也提到,谷歌、meta和微软 2025 年第二季度的业绩表明,作为美国股市盈利能力主要引擎的大型科技股,增长势头未受影响(巴克莱)。(二)政策与贸易环境:不确定性边际改善贸易不确定性的缓解为美国资产提供了重要支撑。巴克莱认为,美国已摆脱 “过度依赖大型科技股及贸易相关担忧” 的影响,尽管关税谈判仍存,但美国政府与全球贸易伙伴达成的一系列协议,标志着贸易不确定性峰值已过。这一判断在外汇市场得到印证:美元指数(DXY)在 2025 年上半年创纪录抛售潮后企稳,过去一个月兑主要 G10 货币跌幅收窄,尤其兑英镑和日元。美联储政策转向的节奏虽存争议,但基准情景偏向温和。汇丰的基准情景假设,2025 年下半年经济放缓将使美联储开始降息(9 月和 12 月各降息 25 个基点),这将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支撑。尽管存在 “美联储独立性” 的尾部风险,但巴克莱指出,美国经济数据惊喜度较一个月前有所改善,企业盈利保持韧性,这为政策调整提供了缓冲空间。(三)全球资本再配置:美元资产吸引力回升全球资本流动正重新偏向美国资产。巴克莱观察到,英国、中国和日本股市的商品交易顾问(CTA)多头持仓接近历史极值,而美国股市在横盘 / 上涨行情中敞口可能进一步增加,波动率控制策略和风险平价策略的配置仍有扩展空间。外汇市场上,汇丰外汇策略师认为,随着美国与日本、欧盟达成贸易协议,欧元兑美元可能逐渐跌至 1.13 水平,美元触底回升态势可能持续,这将增强美元资产对全球资本的吸引力。从持仓结构看,散户和机构均有加仓空间。巴克莱提到,散户买入一直较为持续,而对冲基金 / 杠杆投资者(HF/LO)仍有增加参与的空间(巴克莱)。这种资本再配置趋势,与美国 “利润率上行空间全球最大” 的预期形成共振,进一步强化了美国资产的配置价值。犹豫的根源:三大风险不容忽视(一)企业盈利分化加剧,非科技板块承压盈利增长的结构性分化是投资者犹豫的核心原因之一。瑞银数据显示,标普 500 各板块 EPS 增长差异极为显著:TECH + 板块增长 24.6%,而能源板块下降 20.4%,周期性板块(除能源)下降 0.3%,非周期性板块仅增长 1.2%。(表格来源:UBS)汇丰也指出,标普 500 “其他板块”(非科技 / 非七大科技巨头)的盈利增长和势头正在放缓,受关税影响的必需消费品、非必需消费品板块面临负面收益修正和较弱指引。(图表来源:汇丰环球投资研究,2025 年 8 月 5 日)这种分化意味着,买入 “美国资产” 并非简单的整体决策,而是需要精准择股。(二)关税冲击的滞后效应,第三季度或成关键关税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可能滞后显现。汇丰提醒,美国当前有效关税率约为 18%,远高于年初的 2.5%,尽管第二季度利润率保持稳定(13.2%),但随着库存减少和迁移工作推进,第三季度可能受到更显著冲击。在熊市情景下,关税可能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和通胀上升,限制美联储降息,使标普 500 指数跌至 5700 点。这种潜在风险让投资者对当前估值的可持续性产生怀疑。(图表来源:汇丰环球投资研究,2025 年 8 月 5 日)(三)估值与历史高点的心理博弈标普 500 逼近历史高点引发的估值担忧不容忽视。尽管巴克莱认为美国大型股估值未严重偏离合理区间,但汇丰指出,非科技、非 “七大科技巨头” 板块的未来 12 个月预期市盈率为 18.5 倍,高于五年平均 17.3 倍,重估空间有限。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买在高点” 的恐惧心理被放大 —— 科技股虽有盈利支撑,但 29.6 倍的市盈率(汇丰数据)已不算便宜,一旦人工智能热潮退潮或政策转向不及预期,估值回调风险将上升。结论:结构性机会下的理性布局当前时点是否买入美国股票和资产,取决于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与配置策略。从机构观点看,支撑因素仍占主导:科技股盈利韧性强劲(瑞银、汇丰、巴克莱)、贸易与政策不确定性边际改善(巴克莱、汇丰)、全球资本再配置偏向美元资产(巴克莱、汇丰),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 “谨慎乐观” 的基础。汇丰将标普 500 指数 2025 年底目标位上调至 6400 点,牛市情景下甚至可能达到 7000 点,这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方向指引。但风险同样不可忽视,盈利分化要求投资者规避受关税冲击严重的板块(能源、部分消费板块),聚焦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应用)和金融板块;关税的滞后效应提醒投资者需关注第三季度财报中的利润率变化;估值担忧则意味着不宜盲目追高,可逢市场调整逐步布局。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与其纠结 “是否买入”,不如思考 “如何买入”:在科技股内部精选盈利超预期的龙头(如meta、亚马逊等六大 TECH + 公司),搭配受益于政策宽松的金融股,同时控制仓位以应对潜在波动。正如市场的复杂态势所示,没有绝对的 “该与不该”,只有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匹配的 “合适与否”。【如需和我们交流可后台回复“进群”加社群】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