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talk新聞 韓國總統府今天(13日)宣布,總統李在明將於8月23日至24日訪問日本,與日本首相石破茂舉行元首會談,隨後於24日結束訪日行程後立即前往美國,於25日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進行會談。外界分析,李在明此行先訪日本,意在借鏡日本與美國關稅談判的成功經驗,為即將展開的韓美會談做準備。根據資料,日本和韓國均在與美國的關稅談判中取得顯著進展,成功將對美出口商品的關稅從最初的25%降至15%,但兩國付出的代價及策略有所不同。其中,韓國承諾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涵蓋半導體、電池、生物技術、核能及造船等領域,並額外購買1000億美元的美國能源產品(如液化天然氣);韓國在野黨批評政府在談判中讓步過多,投資項目由美國指定,涉及高科技產業及能源合作,顯示美國對韓國產業結構的針對性要求,質疑其為快速達成協議而犧牲過多利益。相較於日本承諾對美投資5500億美元,參與美國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開發項目,以換取較低的關稅稅率;韓國輿論普遍認為投資項目限制較多,認為談判成果不如日本。專家認為,日本成功將關稅降至15%,並在汽車等核心出口產業獲得較優惠待遇,這對韓國具有重要參考價值。韓國與日本在對美出口結構上高度重疊(汽車及零部件佔出口約1/3),因此李在明可能希望通過與石破茂的會談,探討日本如何平衡投資承諾與市場開放,為即將展開的韓美關稅談判尋求策略靈感,以在即將舉行的韓美會談中爭取更有利的條件。延伸閱讀:楊宏基觀點》由訓轉戰VS.滴水穿石?!忌本末倒置、馮京當馬涼美陸戰隊MV-22B魚鷹「首次」加入反潛角色 應對中國潛艦威脅「鉗式」圍堵中國策略成形 菲律賓與日本《互惠准入協定》9月11日生效黃文局觀點》「歲月靜好」的時機不再!--和光同塵書中的川普川普關稅重擊 中國廠商減班、砍工資、用臨時工吳瑟致觀點》「雙普會」美俄中誰壓力最大?外溢效應讓習近平如何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