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播放按钮,聆听音频朗读作者:吴 语主播:郭 琦我是个“朋友圈达人”,每天都要发朋友圈。我热衷于记录生活的精彩瞬间,留到日后反复回味。毕竟有句话说得好:人的大脑是一块容易消磁的磁片,用电子设备定格珍贵瞬间,是对遗忘最好的反击。不过,我的朋友圈不只记录生活,更让我成了更好的自己。01我从小就不是个自律的人,需要依靠他人的监督才能把事情做好。中小学时期有老师、父母管着,我按部就班地完成了学业,考上南京的一所211高校。但大学没人管了,我就彻底放飞了自我,整天刷视频、打游戏,过得浑浑噩噩。转机出现在大一下学期。那时我们的高数老师分享了省高等数学竞赛即将举行的消息。抱着玩票的心态,我随手报了名。当晚,我在朋友圈分享了报名缴费成功的截图。很快,家人、朋友纷纷在这条朋友圈下留言,说了很多鼓励的话。那些留言在我心里激起阵阵涟漪,我忽然生出一股莫名的责任感——好像他们通过留言的方式,隔着电子屏幕在监督着我。大丈夫一言既出,总得做出点成绩吧?接下来,我开始搜集国内外数学教材和习题集进行自学。刚开始并不顺利,毕竟懒惰了半年多,不可能一下就变得自律。但慢慢地,我发现,发朋友圈能监督自己,记录和展示每天学习的内容,收到的每一个点赞、每一条留言都会转化为我前进的动力。说是虚荣也好、沉迷数据也罢,这方法确实适合我。很快,我就刷完了一本习题集,用光了手头所有的笔芯和草稿纸。要知道,我发朋友圈那一个月用掉的草稿纸,竟然是我之前一个学期用掉的总和!此时,我已经生出一股好胜心了。朋友圈发得越多,我心里就越有一种荣誉感。当所有人都知道你在做这件事,如果最后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那委实不好收场。因此,在自尊心的驱使下,我更加勤奋了,并迅速网购了一批“战略物资”。收到快递的那天,我又发了一条朋友圈,内容是这样的:“十九岁,全款拿下一箱草稿纸,冲冲冲!”最终结局不负所望,在那年的省高等数学竞赛中,我获得省一等奖,全校第一。当把获奖证书发到朋友圈后,我收获了有史以来最多的点赞和留言。02从此,朋友圈成了我的自律神器。最难忘的是早睡挑战。我的失眠一直很严重,高中时是由于学业压力,而在大学则是因为熬夜玩手机,经常凌晨两三点才睡,白天精神萎靡,黑眼圈和痘痘也长期在脸上安营扎寨。我决心靠朋友圈克服熬夜的坏习惯。我为自己制定了三十天早睡挑战,发布到朋友圈:“从本月一号开始,到下个月一号,时长三十天。挑战期间,我需要每天十一点半之前睡觉,如果没有做到,则要在下个月一号接受惩罚,具体惩罚内容由本条朋友圈下的留言决定。”这条朋友圈一经发布,瞬间收到很多评论,朋友们都踊跃提议,那一条条“触目惊心”的惩罚措施让我暗下决心,绝不能输。话虽容易,但积习难改。有一次快十一点半我还在刷视频,朋友看到我在线,立即提醒我再刷下去就挑战失败了。无奈,我只得关掉手机,闭眼睡觉。还有一次,我心怀侥幸,想要偷偷看一会儿小说。反正看小说又不会有人发现我在线。但没想到这时有个朋友打来了电话,当电话铃声响起,我瞬间做贼心虚,任铃声响了许久才敢接。不出所料,朋友是特意打来提醒我睡觉的。不过,哪怕是朋友圈监管力度如此之强,我的第一次早睡挑战还是失败了,毕竟对于习惯熬夜的人,让他按时睡觉简直比登天还难。之后,我愿赌服输,心甘情愿地接受了辅导员老师提出的惩罚——连续一周上课坐第一排,并拍现场照片发给老师监督。但我可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不久我又发起了第二次早睡挑战。这一次,我成功了,并且此后一直保持着早睡早起的好习惯,直到现在。转眼间,我的本科生涯即将迎来尾声,我通过发朋友圈保持自律的方式也已经有两年多。在这两年多里,我取得了很多成绩,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不曾辜负这大好时光。不过,最应该感谢的,是我那群可爱的朋友。正是他们的点赞和留言,鞭策我不断进步。在那些虚拟数据后面,藏着的是朋友们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嗯,写着写着莫名煽情起来了,那就到此打住,剩下的话,留到朋友圈里说吧……陪你·成长不管“自律”还是“他律”,只要能助你生出破茧的翅膀,就是最好的方法,就是值得骄傲的成长。作 者|吴 语主 播|郭 琦制 作|青年文摘杂志社栏目编委|许文立 孙小千栏目编委|付 江 邱叶芃来 源|《青年文摘》2025年第14期图片来源|摄图网♫a promise by Keys of Moon | https://soundcloud.com/keysofmoonMusic promoted by https://www.chosic.com/free-music/all/Creative Commons CC BY 4.0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4.0/ 平台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9sTddoFi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