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京东、美团、淘宝为“半小时达”打得头破血流时,拼多多终于在上海悄悄拉了个前置仓,却立刻声明“这只是试点,别误会”。不是不想打,是三道硬伤拦路:下沉用户为9块9包邮可以等三天,却不愿为30分钟多花20块;拼多多擅长“远场拼团”,却缺一张能覆盖3公里的骑手网络;更致命的是,市场已被三家巨头瓜分90%,此刻入局只剩残羹冷炙。京东、美团、淘宝三家在即时零售战场上打得难舍难分,酣战已久。近日有消息传来,拼多多也下场加码即时零售了。据媒体报道,多多买菜已在上海等一线城市秘密试验自建商品仓库,最快将于今年8月正式上线即时配送服务,以类似京东秒送、淘宝闪购的速度送货上门,提供生鲜和日用品“半小时达”服务。但拼多多官方回应,在上海试点“这并不能代表公司战略方向”,并强调“不碰外卖餐饮,无意加入即时零售大战。”根据接近拼多多的人士透露,拼多多并没有拿出之前在百亿补贴、多多买菜战役中的投入力度来应对即时零售。这也就是说,多多买菜即时配送服务远未上升到“战略”层面——这跟美团、阿里、京东将即时零售提到战略高度有着显著区别。拼多多不打即时零售,是它不想吗?不,是因为它不能。在“新消时代”看来,拼多多想做即时零售,有三大致命伤,基因冲突、缺乏自建配送体系和时机错位。01 商品基因冲突,用户定位不符拼多多是三四线城市及农村市场的下沉王者,拼多多旗下的多多驿站其在全国约有50万个驿站,覆盖2600多个县市。作为社交裂变的王者,拼多多用超低价拼团+砍一刀链接吸引了大量低成本流量,这也决定了拼多多的用户多以价格敏感型的下沉群体为主。在“多快好省”里面,拼多多的下沉用户对“省”的价格敏感度远远大于“快”。他们宁可等待2-3天的物流配送时间,也不愿意多花二三十块换一个“30分钟达”。而这样的用户,显然不是“30分钟达”的即时零售目标用户。即时零售的主要用户则聚焦在一二线城市的中高端人群。这些人愿意为了更快拿到新款手机或电子游戏而支付多余的溢价,有高消费能能力。两者用户错配,拼多多的用户几乎没有即时零售的需求,也不会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即时零售的消费。并且,在拼多多卖得好的多是农产品,农产品供应链偏向计划性集单,也就是把需求都聚合在一块。但即时零售要的是实时拆零,是零散状的,这两个根本就不搭。这是商品供应链错位。据悉,拼多多之所以试水即时零售,是因为受到了美团闪购的威胁。据数据,美团闪电仓售出的白牌商品占比30%-40%,贡献了超过50%的利润,已经威胁到了拼多多的核心业务领域。业内人士透露,拼多多开始担忧,美团闪购的崛起将会影响多多买菜业务,未来还可能冲击拼多多主站以米面粮油为主的类目。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多多买菜试水即时零售,更是对拼多多电商基本盘的保卫战。但是从反应速度上来看,拼多多在即时零售这件事上,已经远远落后于淘宝天猫、京东。在即时零售这场大战上,拼多多已经尽失先机。02 自建前置仓,但缺乏自建配送体系坐拥广大骑手群体,京东、美团已经有了成熟的配送团队和本地化物流体系,能够做到“30分钟达”。而拼多多则缺乏自建配送体系,没有自己的即时配送团队,只能依赖极兔、三通一达等第三方物流。并且拼多多擅长“低价拼团+次日达”的“远场电商”,而即时零售则是“近场电商”战役,需要围绕3公里半径构建密集服务网络,底层逻辑难以复用。拼多多跟即时零售的业务适配性低。其实早在2024年底,拼多多就在上海试点同城即时配送。但由于拼多多的合作商家多在三四线城市及农村这类下沉市场,在一二线的合作商家非常有限。并且当时采用的是社区网格仓模式,采用“轻资产+众包配送”策略,复用现有社区团购网格仓。这种合作模式商家的配合度有限,网格仓覆盖范围也有限,最终只能实现4小时达,与行业“半小时达”标准差距明显。所以今年5月,拼多多已将“多多买菜快递代收”业务升级为“拼多多驿站”,新增24小时自助取件和送货上门服务,为即时零售布局打下基础。再次入局即时零售,拼多多选择在上海这类一线城市自建前置仓,将生鲜、快消品直接存储其中,然后由骑手负责最后一公里配送到消费者家中,这样可以满足中高线城市消费者对“配送速度”的要求。但是据消息,在上海试点的即时配送服务,拼多多也表示不会自建骑手队伍,而是优先考虑与闪送、顺丰同城等第三方平台合作。即使拼多多改进了网格仓的缺点,选择在一线城市社区周边3公里内自建前置仓,但仍然没有打算自建配送体系,这一点对“半小时达”的目标也会有所影响。03 已经错过最佳入场时机即时零售市场正在快速增长,据商务部报告预测,2030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超2万亿元。当前美团闪购占据38%的市场份额,京东到家占27%,阿里系(淘宝闪购+饿了么)占比约25%。三者合占90%的市场份额,留给外来者的所剩无几。或者换句话说,也可以认为,在即时零售巨头都打得差不多,吃完肉喝完汤之后,剩下的就只有剔牙缝那么大点的地盘留给拼多多了。作为即时零售后来者,拼多多如果选择现在入局,则将面临激烈的电商竞争压力。如果拼多多要加大即时零售投入,自建前置仓和配送团队都需要巨额资金。但拼多多2025年Q1净利润同比大跌47%,资金储备不足。拼多多已经失去了打入即时零售市场的最佳时机,现在下场,怎么看都不是一个有利的选择。所以才有消息称,拼多多此举并不是要大举进攻即时零售领域,而只是浅浅试水。毕竟拼多多自己都说了“无意加入即时零售大战”。其实拼多多说这句话,是很有底气的。只要拼多多想,其实它根本没有必要下场来打即时零售。一则即时零售是大厂们为了争夺流量入口掀起的大战,而拼多多借助独特的商业模式与社交裂变,在电商领域形成了显著的低成本流量优势。据数据,拼多多主站的流量已经跟阿里电商系的月活相差不大。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拼多多现在的流量已经很足够,不用再去争抢了。二则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都很强调即时性。即使拼多多放弃强调时效的生鲜、外卖,电子产品,还有相当大一块的家用电器、日常生活用品等市场。三则在国内整个消费者大盘上来看,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区消费者仍是占据绝大多数的“基本盘”。比起即时零售一二线城市相对少数“时间敏感型”的消费者,大多数消费者对于“9.9包邮”的敏感性和需求远超“半小时达”。拼多多完全可以继续用性价比满足大多数消费者对“省”的需求,而不是强迫自己去满足一小撮客户对“快”的极致追求。作者|苏 苏‍‍‍‍‍‍‍ 编辑|ki ki本文由 @新消时代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题图来自Pexels,基于CC0协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