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六神磊磊一有文化到底有什么用?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前几天去了西安大唐芙蓉园,参加了平安的活动。其中之一,是给客户的“西安四朝文化巡礼”,不但游古迹、体验文化,现场还请来不少专家,如清华的教授,和客户面对面答疑解惑。我也被问到一次,是客户替孩子问的:学文化有什么用?个人的回答是:它不一定能让你飞得更高,但可以让你头上的天空更高。换句话说,文化会提高人生的上限,让你的想象力不再困于阶层。来举一个武侠故事为例。二桃花岛上,黄蓉不太喜欢小杨过,便想了一招:不教他学武功,只教他学文化。黄蓉认认真真教了小杨过三部书《论语》《孟子》《诗经》,其中光《论语》就扎实教了三个月。那么杨过吃亏了吗?也有,也没有。耽误了学武,影响了自尊心,是吃亏了;但反过来,肚子里有了几部经典打底,大大提升了文化水平,使杨过的上限更高了。反正我当初看书到这时是非常羡慕的。儿时在小县城里,从小到大几乎没听过一堂文化讲座,更没有黄蓉来解答疑难。杨过小时候也埋怨黄蓉,但长大后就慢慢改变了,心想:“幸亏当年跟着郭伯母读了几年书。”后来他独创的剑法,灵感就来自古人嵇康的诗歌。后来创更厉害的“黯然销魂掌”,灵感来自南朝人江淹的《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没有少年时硬啃下去的书本,他在精神上永远是个半文盲,去哪里搞这些伟大创新。金庸小说里,武功最高的人都在藏经阁,黄裳、扫地僧都在藏经阁,这就是隐喻文化的力量。三以上是个人层面上讲的,如果在国家层面,文化是最高端的竞争。好比中国有侠,这并不稀奇,世界各民族都有侠。但中国有“侠文化”,这就稀罕。成为了“文化”,才有高阶的竞争力,否则只能叫土特产。特别是未来,工具会越来越发达,许多“技艺”过去门槛很高,今后都会越来越简单可复制。真正拉开差距的更是文化。在以后,文化竞争是更激烈的赛道,“有文化”是最难模仿的素质,赠人以文化将是最高的礼遇,好比给人点一盏灯,放着你不觉得耀眼,但你只要提着走,就可以照亮漫长的道路。但有一个现实之痛是,优秀的文化、教育资源,一直昂贵稀缺的。古代历史上有个现象,最好的学者往往都是太子、皇族的老师。贾谊、晁错、班昭、沈约、魏征、房玄龄、司马光、王安石、程颐、朱熹、翁同龢都是。这在过去几乎是阶层垄断。《送东阳马生序》很多人都学过,作者宋濂因为穷,求学简直像是生命冒险,“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在今天,实话实说,狭义的“文化”和“教育”资源已经很便宜,书籍、网络、ai里什么都有,像鲁迅小时候问不到“怪哉”那样是不太会发生了。现在昂贵的,其实是升学资源。孩子们虽然不用像宋濂“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但升学、考学,仍然是写满了挣扎、苦痛的。家庭仍然要倾尽心力,甚至花光储蓄,一次次在希望、纠结和躺平之间徘徊。把它的门槛降低,可能是未来许多人穷其一生的使命。四那天在西安活动现场,还是有很多感触。作为平安的客人,我也算开了眼界,见证了他们很多新的权益。看一个社会最关切什么,有时候不看别的,你就看保险公司在拼命做什么。当天发布的整个项目叫“好生活,享平安”,包括了体育、文化、教育、医疗四个方面。他们抓痛点是很准的。作个简单介绍,你们感受下我这个嘉宾了解得多全面。在子女教育上,围绕研学、升学、留学,有全学龄段一站式服务,包括链接名企名校、专业机构等,最简单的例子,还会提供张雪峰的志愿咨询,近两年这可是一票难求的。此外还有各类研学活动、全国素拓赛事,开拓孩子的视野、提供展示的舞台。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读金庸比赛。在人文体验方面也很丰富,打造了以“传承文脉、守护美好”为主旨的平安人寿人文俱乐部。像把各大门派请到身边,它牵手了国家开放大学、文物交流保护组织、各地博物馆、文旅局、央视频等,让客户得到许多文教、文娱、文旅服务,提升生活文化品质。五在现场的感受是,所谓“好生活”,说白了就是一份人生底气。不光是“出了意外能赔钱”那么简单,还在于那终极几大项:文化、教育、医疗、体育,都能够有托底,不会慌乱窘迫。我发现,现场公布的一些服务,其实门槛是不高的,是普惠性质,并不像想象中要买许多保险。例如“银龄乐享学堂”,它引进优质老年兴趣课程,可以到网点就近学,很多银发群体都可以受惠。像这样把文化的围墙降低是好事。还记得我自己母亲刚到重庆,为了消遣,就曾去找过老年大学等机构。类似的需求是不少的,开展这种服务,是很好的文化普惠。当然了,门槛降低只是一个起点。希望它能再推动资源更均衡地下沉,填补城乡、地域的鸿沟,成为更多群体向上攀援的阶梯。最后,知道为啥我一再说“送人文化是很高的礼遇”?因为现场嘉宾带的礼物都很贵重,有演唱会门票、世界冠军签名羽毛球拍等等。就我带了几本书,最便宜。当然要拼命给自己找补找补。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