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资料图:王小鲁。图片来自IC photo持续过度依赖凯恩斯主义政策必然导致并加剧结构失衡。中国当前的产能过剩和消费不足问题,很大程度源于长期凯恩斯式刺激的副作用文|财新 杜珂凯恩斯主义理论假定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可以完全替代,是严重的理论缺陷。投资扩张仅在短期扩大需求,中长期扩大供给。持续靠货币政策刺激投资和直接扩大政府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长期会扩大供过于求,加剧产能过剩,并压抑消费需求,形成“越投资、越过剩”的恶性循环,拖累经济增长。近日,在中改圆桌闭门学术研讨会“新质生产力提升:创新中的开放生态与技术扩散”上,国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小鲁提出了上述看法。 凯恩斯主义(Keynesianism)是20世纪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提出的宏观经济理论,其核心观点认为,短期内政府应主动调控需求,而非等待市场自发恢复,主张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如扩大支出、减税和货币政策如降息、增加货币供给刺激需求,弥补私人部门支出的不足。那么,典型的政策工具就是增加基建投资、社会福利支出的财政刺激,加上降低利率、增加信贷,鼓励企业和家庭借贷消费或投资的货币政策。 王小鲁认为,中国资本形成率长期大幅度高于世界各国水平,消费率长期大幅度低于世界各国水平,这在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的改革开放早期有充分理由,因为当时刚刚走出计划经济体制造成的短缺时代,进入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需要大量投资。如今,工业化基本完成、工业产能和基础设施趋于饱和,城市化完成大半,城镇化率已从当初的不足20%升至当前的67%,资本形成率理应下降,消费率理应上升。……全文共1053字新会员订阅即读全文。已订阅会员直接读。往期精选推荐甘肃提级调查幼儿园血铅事件从舆情角度看甘肃提级调查幼儿园血铅事件为母辩护的河南南阳法官被刑拘 罪名是洗钱虚拟币投资平台跑路 涉案130亿元、200万人 阅读原文 今天看啥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xxpJmtmb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