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夏日空调虽解暑,却暗藏呼吸道健康隐患。盛夏的暑气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把人裹得透不过气。而空调几乎成为人们在夏日里的“续命神器”,让人得以在高温天气下守住一方清凉。然而,长时间处于空调环境中,却易引发各种呼吸道不适表现,如频繁打喷嚏、流鼻涕、喉咙干燥、咳嗽气喘等,甚至会加剧过敏性气道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为何解暑利器成为了呼吸道的“隐形杀手”,我们该如何在享受清凉的同时,守护好呼吸道健康呢?吹空调为何“吹”过敏性气道疾病?五大诱因威胁呼吸健康夏季是空调使用的高峰期,长期不当使用易诱发过敏性气道疾病,主要原因包括:▌空气污染与密闭环境协同作用[1,3]长期未清洗维护的空调系统,其内部冷凝水与积尘可为微生物(细菌、病毒、真菌孢子)提供滋生环境。运行时,这些生物气溶胶随气流加速扩散,侵入呼吸道,引发炎症反应,破坏黏膜屏障完整性,增加感染风险;同时,空调使用时门窗紧闭,缺乏空气交换,导致室内CO2及污染物(灰尘、细菌等)难以排出、浓度累积,进一步加剧空气污染。▌空气湿度失衡造成呼吸道黏膜“受伤”[2]空调制冷排出大量冷凝水,导致室内湿度降低,空气变得干燥,加速呼吸道黏膜表面水分的蒸发,使黏膜失去湿润和保护功能,引发喉咙干燥、咳嗽、鼻干等症状的同时,也会带来眼睛干涩、皮肤瘙痒等不适。▌温差变化刺激呼吸道血管[2,3]室内外温差较大,频繁进出空调房间会导致人体呼吸道血管反复收缩和扩张,易引发呼吸道不适;此外,冷空气对人体的直接刺激,会降低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增加感染风险。▌过敏原富集诱发过敏空调管道和滤网易蓄积尘螨、霉菌孢子等过敏原,还可吸入室外花粉,经空气循环形成持续暴露,诱发IgE介导的变态反应[4,5]。一项中国多中心鼻炎和/或哮喘患者过敏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使用空调是过敏发生的危险因素,空调开机后,室内尘螨过敏原含量明显上升[6]。“夏日空调季”呼吸健康指引,守护清凉与健康为应对空调环境对呼吸道健康的潜在威胁,可从日常预防、对症治疗、免疫调节三个方面入手,全方位守护呼吸道健康。▌日常预防,创造更健康、更舒适的生活环境[3]长期未使用的空调在启用前应彻底清洁,特别是过滤网、出风口和导风板,可使用紫外线或消毒液进行深度处理,以减少霉菌和过敏原。建议将温度设定在26℃~28℃,保持舒适且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使用加湿器维持适宜湿度,防止空气过干刺激呼吸道;调整出风口方向,避免冷风直吹人体,降低呼吸道不适风险。同时,避免长时间密闭使用空调,建议每天早晚开窗通风,更新空气,降低污染物浓度。▌对症治疗,快速缓解即时不适症状若已出现不适症状,可进行对症治疗:抗组胺药:阻断组胺与其受体结合,减轻过敏反应。仅针对过敏反应中的终末介质,不影响免疫应答过程,可快速缓解过敏引起的喷嚏、流涕、鼻痒等鼻部不适症状[7]。支气管扩张剂:松弛气道平滑肌,缓解喘息、呼吸困难等气道痉挛症状,改善气道功能异常。主要用于缓解急性发作期的症状,不直接干预过敏的免疫机制。临床中常见的对症疗法虽能提供即时缓解,帮助患者快速摆脱急性不适,却无法从根源上改变机体对过敏原的异常免疫应答。▌对因治疗,免疫调节是关键对因治疗是指针对疾病的根本原因进行干预,通常涉及调节免疫系统或消除过敏原,可能改变疾病的自然进程。免疫功能低下是呼吸道过敏反应发生的根本原因之一,免疫调节干预可从根本上控制病情,是实现夏日呼吸健康的关键所在[8]。免疫调节治疗通过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影响信号传导或改变免疫反应的平衡,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9]。目前,临床中常用于过敏性疾病免疫调节的治疗方案主要以下几大类: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代表性药物包括布地奈德、氟替卡松等,兼具抗炎与免疫调节作用,可通过糖皮质激素受体(GR)调节基因转录、抑制多种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调节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T/B细胞)功能,其作用机制涵盖从基因转录到细胞功能调节,再到炎症因子调控等多个层面[10],是多种过敏性气道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的一线治疗药物[7,8]。生物制剂:如抗IgE单抗、抗IL-5单抗等。生物制剂通过靶向作用于特定的免疫分子或通路,调节免疫反应的平衡,改变疾病的自然进程,从而达到治疗过敏性疾病的目的[8]。特异性免疫治疗(AIT):一种针对特定过敏原的治疗方法,通过皮下或舌下途径逐渐增加过敏原暴露剂量,诱导免疫耐受,从根本上减轻或消除机体对过敏原的过敏反应,纠正免疫失衡。该治疗方案可显著降低过敏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7]。小结夏日空调虽能带来清凉,但使用不当可能诱发或加重过敏性气道疾病。究其原因,空调环境中的过敏原富集、空气干燥、温差刺激及密闭空间污染物的累积,均可损害呼吸道健康。科学应对需采取“预防+对症+对因”的综合策略:通过日常预防措施来降低过敏性气道疾病的发生风险,借助对症治疗快速缓解不适症状,同时运用免疫调节治疗从根本上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愿我们都能在炎炎夏日中畅快呼吸,远离呼吸道疾病的困扰。参考文献:[1]谷雨倩, 等. LiCl溶液对4种空调典型霉菌、细菌的抑制研究. 中国环境科学, 2020, 40(8): 3636-3643.[2]周巍. 吹空调进ICU的背后:军团菌与空调病. 化学通讯. 2021, 8: 13-14.[3]杨建萍. 宅在家里五中武器应对空调病. 中老年保健. 2020, 6: 23.[4]https://www.heyallergy.com/blog/air-condition-allergies-understanding-managing-and-preventing-symptoms[5]王克霞, 等. 空调隔尘网尘螨过敏原的检测.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2014, 25(2): 135-138.[6]刘雨凯. 中国多中心鼻炎和/或哮喘患者过敏原流行病学调查. 广州医科大学:内科学. 2021 [7]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 中国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22年,修订版).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2, 57(2): 106-129. [8]北京医学会过敏变态反应学分会. 过敏性疾病诊治和预防专家共识(Ⅱ).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22, 56(11): 1527-1539.[9]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药理学组, 等. 儿童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免疫调节剂合理使用专家共识(2024年版).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24, 39(11): 801-809.[10]Barnes PJ. Inhaled Corticosteroids. Pharmaceuticals (Basel). 2010;3(3):514-540.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进行医学科学交流,不用于推广目的。审批编码:CN-163102 过期日期:2026-07-10*“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阅读原文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