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立即参与1. 本文内容精选自2025年6月30日《每天听见吴晓波》的音频,会员可收听全部内容,非会员可试听前1分钟。【点击此处,收听音频】2. 6月24日—7月25日期间购买《每天听见吴晓波》,可享“买1年得2年”的福利,还送定制笔记本1本。【点击此处,参与活动】 口述 / 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过去几年,每年年终秀之前,我都会邀请几十位经济学者朋友,询问他们对于未来一年经济走势的判断。在很多年份里,这些学者们的意见分歧很大,比如两年多前预测2023年的经济走势时,看好、看平、唱衰的观点各占了三分之一。但是到今天,如果你再问这些经济学者“对于未来半年到一年的经济怎么看”,我想答案可能会一致很多。大多数人都会认可这样一个观点,就是全球经济正在驶进一个异常颠簸的水域。就在不久前,世界银行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这份报告的数据充分地印证了这个观点。在报告的开篇,世界银行写了这样一段话:“经历了过去几年一连串前所未有的冲击后,人们一度期望世界经济逐步回归稳定复苏的轨道。如果说仅仅六个月前,经济的‘软着陆’似乎还触手可及,那么今天,这一窗口期可能已经过去。”【点击此处,360元得2年会员】报告把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从1月初的2.7%下调到了2.3%。和过去几十年相比,这个增速只比2009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疫情衰退时期高一点。这意味着,2020年代有可能成为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表现最差的十年。世界银行也同步下调了近70%的经济体今年的增速预期,其中美国下调0.9个百分点至1.4%,欧元区和日本分别下调至0.7%。那么中国呢?世银对中国的经济预期维持在4.5%,但在关税战的拖累以及内需低迷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正面临严峻的内外部双重挑战。而中、美、欧这些主要经济体增长的放缓以及政策的波动,将通过贸易、投资和信心渠道对其他的经济体产生显著的负面溢出效应。特别是,发展中经济体可能在经济逆风中受到更大的冲击——实际上,今天,除了亚洲以外的发展中世界正在沦为“无发展区”。报告指出,近30年来,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速不断下降——2000年代,平均增速是6%;到2010年代,增速降到了5%;而进入2020年代,这个数字已经降到了4%以下。什么原因呢?就是在不确定性环境下,贸易和投资引擎的双双失速。我们稍加观察就会发现,全球贸易的增速和经济增速呈现出类似的变化轨迹,贸易增速从2000年代的5.1%降到2020年代的2.6%,今年预计只有1.8%,而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指数则在今年初飙升到历史高位。投资方面,流入发展中经济体的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已经降到2008年峰值水平的一半以下,并陷入持续低迷。与此同时,债务却在不断累积。连续的经济冲击和疫情前的宽松政策,已经让很多发展中经济体的政府财政捉襟见肘。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发展中经济体的平均财政赤字率接近6%,为本世纪最高,其中光是利息支出就占到赤字的三分之一。今天,超过半数的低收入国家已经陷入高风险的债务困境。可以说,贸易壁垒的增加和政治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对几乎所有经济体的增长前景都构成了重大阻碍。看完世界银行的这份报告,你会有一个真切的感觉——全球经济今天真的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有很多积极的力量在推动着全球化和经济增长。发展中国家的人均GDP在这段时间里增长了近4倍,超过10亿人摆脱了极端贫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个全球通力达成的“经济奇迹”。但在今天,很多积极的力量正在逆转,取而代之的是不确定性、分化和对抗,这可能引发全球经济的倒退。如何避免2020年代成为“失落的十年”,这在很大程度上考验的是各个国家,特别是主要经济体政策制定者们的智慧、勇气和合作意愿。以上内容精选自《每天听见吴晓波》,课程由吴晓波老师主讲,如果你对财富相关话题感兴趣,欢迎订阅。6月24日—7月25日购买《每天听见吴晓波》年卡会员可享360元得2年福利点击按钮▼成为会员 阅读原文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