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在去年,你告诉我说在北京过夏天需要一台除湿机,我肯定也当你在讲笑话。但就在刚才,经过三天的考虑,我还是下单买了一台12 升抽湿量的除湿机,预计今天傍晚送到。北京的气候特点是干燥,南方的妹子在冬季飞来,出了廊桥走到网约车上车点这点路,面皮就皴裂了。哪怕是南方的兄弟,在北京的宾馆睡一晚,吹一晚暖气,第二天起来嘴唇也会毫不犹豫地开裂。但这个特点在今年不成立,我观察卧室和客厅的温湿度表,一个月以来湿度就没有低于 70% 的时候。加上气温经常超过 35°C,从早到晚给我的感觉就是闷热,皮肤发黏,衣物穿在身上也不觉得干爽。北京 40°C 的天气我也经历过,但那时候是干热,所以远比这种湿热要舒服,我甚至在街头漫步,感受树荫内外明确的冷暖分界线。我是 70 年代生人,从小受到的教育就两条:1、别人能过我也能过;2、忍一忍就过去了。所以虽然我很早就动了买除湿机的念头,但是一直觉得那是在犯罪。因为通常来说,北京的雨季不会很长,而且非常分散。为了那么几周时间的湿热,我专门买一台除湿机来,一年里有十一个月以上都是闲置,这不是犯罪还能是什么?在北京生活,真正需要的是加湿器和空净机。今天早上起来,气温还没升起来,我赶紧打开窗子通风,房间里很快就充满了水汽。我坐在水汽里,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只蘑菇正在雾气缭绕的云南松林里生长。「像这样还要多久?」,我问自己。也许还有两周,也许还有一个月,我不清楚,天气预报专业我已经忘光了。未来还要下多久的雨,还要维持高温湿热多久,这不是我所能决定的事情。但我能决定用一台除湿机即刻做出改变---我做过计算,在密闭门窗的情况下,大约 4 小时之后除湿机就可以让房间里的湿度下降到 50%。50% 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走路时衣物可以发出摩擦声,躺在床上腿可以无阻力滑动的程度,术语叫做舒适干爽。唯一有个问题:罪恶感。对,罪恶感,我和我这一代人,乃至于以上的几代人,一直在主动自觉地自我惩罚,用罪恶感反复鞭笞在自己的脊梁上。这里一直存在着一种古怪的道德洁癖:追求享乐是一种罪恶。回到最开始,我这一代人在幼儿园小学就被当作斯巴达战士培养。吃苦耐劳、节俭简朴是一种美德,带着平静的心情忍受一切是最值得推崇的品格,因为战士需要这种漠然的平静,把需求降到最低,才会成为战场上生存率最高的单兵。为了在几周时间内感觉舒服一点,专门买一台机器,这就是确凿无疑的享乐,也就是不能赦免的罪恶。然而,我如今已经快五十岁,并没有蹲在战壕里,睡在猫耳洞下,而是龟缩在钢筋混凝土的小盒子里。这里没有战争爆发,也不需要我去做战士,只有湿气把我重重包裹。你问我每天在做什么,我说我在耐心等秋天。出于人道主义精神的考虑,我今天自己给自己下达了一条迟到的命令:解散。我在我自己的居所,为什么要艰苦朴素,枕戈待旦?为什么要光着头赤着脚,裹着一床薄毯躺在硬地上?解散,向后转,回到生活中去,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家不应该是个默默忍受的地方,它应该是个让人可以彻底放松的地方。如果享受空调凉风是一种罪恶,享受抽湿机带来的干燥是一种罪恶,享受洗衣机带来的便利是一种罪恶,那么家就不是家,而是个兵营。在家里待着也不是休息,而是在备勤。今天傍晚我就会得到一台除湿机,它在今年可能会运转一周,也许是一个月,但我已经不再考虑这种问题。今晚 12 点之前,房间里的湿度下降到 50% 以下,这件事对我而言更为重要一些,它意味着我对湿热的忍受终于停止了,也意味着我有能多忍耐力可以用在生活中其它更需要忍耐的事情上。是骄奢淫逸吗?是骄娇二气吗?是,但我不在乎,因为我已经得到解散的命令,我不再是个战士,我是个平民。平民没有什么骄奢淫逸,那只是在生活而已,那只是个家而已。题图标题:《凉快一下》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V 7.0 Prompt: A sweaty pig facing the electric fan enjoying the breeze --sref 4055222462 --ar 16:9 --sw 800 --v7.0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请你相信我,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错的禅定时刻终于养荷花成功,到家两小时就自然开放。一切都和品种有关,和水质有关。摄影:和菜头的手机 南派三叔专区南派,这张《日光之下》送给你。 《槽边往事》专营店营业中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