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新聞台】屯門公路近兆康站於5月底發生爆水管事件,導致部分行車綫封閉,約17萬人食水供應受到影響。水務署指,正在陸續更換高風險水管。 水務署指,由2020年4月至今年3月,屯門區共發生14宗水管爆裂事故。其中鄉事會路及龍門路,兩年內分別發生兩次,因此已列入爆喉熱點,並計劃按照水管使用年期、滲漏紀錄等,優先更換及修復風險較高的水管,當中屯門區有20公里納入相關計劃完成更換及修復工程,餘下工程將於今年下半年或以後陸續展開。另外,水務署正優化智管網,分階段擴大檢測區域至食水、主幹水管等,以監察水管流量,目前正處於規劃及設計階段,預計2027年完成。有區議員批評水務署的資訊發放不統一。屯門區議員巫成鋒:「因為我們發放的資訊是說,你們不受影響,屋苑會繼續保持用水、會有供水供應,但管理公司繼續貼出(停水)通告,令居民非常混淆。」水務署新界西區工程師徐溢謙:「水務署就緊急維修水管工作消息發布機制,正進行內部指引更新,未來希望加強與各民政事務處、區議員及關愛隊的溝通,建立一個即時通訊平台,迅速互相通報,包括供水及交通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