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好和工作之间

Wait 5 sec.

熟悉我的读者可能早就注意到一个现象:有时候我明知道某个题材的文章没有多少人看,但是我还是会去写。之前我从读者的角度阐述过理由,因为人永远也不知道未来自己会对什么突然感兴趣。此刻你不在意的人和事太多了,但是在未来的某一刻,一旦缘分成熟,某个人或者某件事就会突然蹦出来,你就会从根本不在意变成极端在乎。我的意思是,届时你不能两手空空,起码你能隐约记得自己在《槽边往事》曾经见过类似的讨论,可以翻出来做个参考。作为写作者,站在我的角度,这件事对于我有另外的意义。我当然可以写读者喜欢的题材,在乎的题材,这件事并不困难。任何时候我写完一篇文章发出去,一个小时之内我就能知道它是不是受欢迎,受欢迎的点在哪里,因为我能看到读者的即时反馈。像这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天训练下来,即便我再怎么愚钝,也能够通过这种反馈最终会学读者的偏好。但是,危险也就潜伏在这里---读者的喜欢也可以是一种绩效考核。任何人总是会有虚荣心,总是会有希求心,阅读量高了就觉得开心自信,写一篇文章出来就希望得到许多人认可和讨论。于是,很容易情不自禁地接受这种绩效考核,为了满足读者而写,围绕读者喜好而写。这么做会有风险,风险就是会把一种个人爱好变成是一份工作。在公众号最火爆的那几年,我的前同事们也开了账号,也开始写作。他们是职业互联网编辑,深知如何取标题,深知如何挠网友的痒处,于是我经常看到他们的喜报,今天又是哪篇文章突破十万+,突破百万+。但是几年之后,他们又逐一宣布停更,宣布转战别处。我完全能够理解。在公众号做自媒体,是成本最低的个人创业,到今天都还是。创业的绩效指标就是阅读量,阅读量对应广告收入。这就带来两个问题:第一、任何网络平台都会有兴衰,在极速兴起的时候,一切都很容易,流量唾手可得。但不需要等到衰落,平台进入稳定期之后,竞争就变得异常激烈,获取流量就变得越来越难。一旦经历过好日子,这时候计算一下投入产出比,人就很容易做出放弃的决定。第二、一个月,半年,甚至两三年追逐读者喜好写作都是可能的,一开始甚至还会觉得很有成就感。但是时间继续拉长,人在追逐的过程中脚步就会越来越慢,体力也会越来越弱。有恋爱经验的朋友应该很清楚这一点,就是琢磨对方喜欢什么,只有在恋情刚开始的时候有趣。之后它就会变成一件极度消耗心力的事情,以至于有些人在伴侣生日、周年纪念日之前就会开始瑟瑟发抖。为什么,因为对方在一次次开心,一次次满足之后,阈值越来越高,也变得越来越难以满足。写作也是一样。在人生里不怕短促冲刺,怕的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而且每一次还要面对考评。前者无论是什么,都是某种人生经历。至于说后者,它就是一份工作,无论是在公司里当职员,还是做自媒体,形态上可能差异很大,但实质上就是一份工作。所以在最开始的时候,我就非常反感「自媒体」这个头衔,尽可能绕道走。因为一旦你接受了这个头衔,那么你就不自觉地想要去做成个「媒体」。为了成为「成功」的媒体,那么你势必就要去整天研究读者喜欢什么,编也要编出一个故事去满足他们。这就是如假包换的上班,这就是毫无疑问的工作,「自媒体」三个字班味极浓,我碰都不愿意碰。看到现在,你应该能够理解我为什么时常写读者不在意不喜欢的文章了吧?因为我不把写作当作是一项工作,我依然把它当成是一种个人爱好。既然是个人爱好,就自然有个人喜好和个人意志的存在。那么我当然要写一些我自己感兴趣,自己很喜欢的主题。读者不喜欢我没办法,但如果我不能让我自己觉得欢喜,那么写作对于我就是一种纯粹的消耗。读者今天喜欢某篇文章,阅读量极高。那么我明天再追一篇,后天再推高一篇,在他们的兴趣、兴奋开始衰退之前,把流量收干收尽---这是工作,我不想那么做。今天碰巧大家喜欢,那么喜欢就好。至于说明天,明天还有明天的安排,我还有别的东西要写。我又不是四档电动按摩棒,可以一档档推到底,就为了读者感觉爽上加爽。我在爱好和工作之间画了一条明确的分界线:首先是我自己喜欢,首先是我自己满意。这样无论怎么写,写作都是我的爱好,而爱好可以维系很长时间。在这个爱好上能产生出收入,这当然很好,但是次序不能颠倒。不是因为有收入所以我那么写,而是我那么写了之后碰巧有收入---事实上,在很多年里我都那么写,但是当初没有任何收入,这并不影响我继续写。后来有收入了,我还是那么写,并不因为某一种话题,某一种写法收入高,我就持续追高,把爱好变成工作。写自己喜欢的主题,有时候阅读数会跌得很可怕。但是经历得多了,人也能逐渐适应。暴涨不会让自己狂喜,暴跌不会让自己焦虑,那么人就从自我绩效考核里逃脱出来。没有绩效考核,那无论是写作、养娃、投资还是干别的什么,它就不会是一份工作,而人在其中就总能找到乐趣。这样即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不至于太过磨损心力。就像是每天万步走,如果看着步数走,那会是一件苦不堪言的事情。他们都说:人得养一个爱好。这个「养」字就很妙,先是养爱好,然后是爱好养人。只是太多人没耐心养,爱好才不满五岁就逼它出门打工去了,而且还给它规定了 KPI、OKR,所以爱好后来就离家出走,或者提桶跑路,人自己也就只剩下工作。说到工作,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干一段时间之后,人就感觉自己再也干不动了,然后工作就开始干人。最后,一个「养」字送给你。这个字后面有很多忍耐,有很多担负,但也有很长久的快乐和满足。题图标题:《滑板女孩》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AI算法提供:Midjourney  V 7.0 Prompt: Look up, a Young Chinese skateboard girl --sref 3790547044 --ar 3:4 --s 600 --v7.0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请你相信我,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错的禅定时刻《蛀牙遇见牙刷》和菜头的小肉手Midjourney V 7.0  南派三叔专区南派,这张《初相见》送给你。 《槽边往事》专营店营业中想起李笑来的话:「用 AI 就得买最贵的,将来回过头来看,今天最贵的 AI 在未来都是最便宜的自我投资。」于是,含泪氪了 20 美金,又买下一些 MJ 的Fast hour,继续做我喜欢的滑板女孩视频: 文章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