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张三丰,是怀念那个努力还有用的时代

Wait 5 sec.

文/六神磊磊一有件挺奇怪的事:武侠迷们十有八九,都很喜欢张三丰。但事实上,他戏份不多,在金庸笔下从没当过主角,青壮年的经历更是空缺,连段solo都没有,人们连他到底打了什么硬仗都查不到。那他凭啥收割这么多粉丝?我把《倚天屠龙记》翻了很多遍,看到宋青书、朱九真这些“武二代”们拼命折腾,才忽然想明白了一点:喜欢张三丰,是喜欢那个努力还有用的时代。换句话说,就是靠自己真能砸出响儿,用笨功夫一锤子一凿子,把事儿干成的年月。二张三丰明明有去抱大腿当资源咖的机会。二小姐郭襄早给他铺好了路:拿着这个手镯,你去襄阳找我爹妈,从此世上再没人敢瞧不起你。那可是郭靖黄蓉,大佬里的天花板,人人挤破头想攀附的高枝。郭家的势力盘根错节,门生故吏遍布武林,活着的“五绝”几乎都是他家亲戚。能蹭上这种资源包,发什么疯、创什么业?小张三丰却非要靠自己。他偏不去襄阳,转头上了荒凉的武当山,喝山泉、住岩洞,从石头缝里劈出一个惊天动地的武当。再对比几十年后的江湖,你会觉得这事儿魔幻得像个传说。三翻开《倚天》,这个数十年后的时代,扑面而来就是一股“老实人吃亏”的憋屈味儿。苦干实干似乎已经成了一件非常傻的事儿。江湖的资源都固化板结了,被关系户牢牢攥在手心,人们几乎都不相信笨功夫可以成功。主人公张无忌的妈殷素素,是天鹰公司的高管,公司顶级三堂:天微、紫薇、天市。猜猜堂主都是谁?天微堂主殷野王是教主儿子,紫薇堂主殷素素是教主女儿,天市堂主李天垣是教主师弟,全是自家人。普通人干到死也当不了堂主。连殷素素的老公张翠山都嘀咕:“玄武、朱雀两坛坛主的身手……在殷素素之上。她所以能任堂主,当因是教主之女的缘故。”甚至,殷素素失踪十年,紫薇堂主的位置宁可空着,也轮不到别人。又比如朱九真,武功稀烂、脑子进水、人品喂狗,标准才德智三无人员。可架不住她爹是朱武连环庄庄主,就可以张扬跋扈、横行霸道。白天放狗咬良民,晚上玩电诈搞屠龙刀,就这么个废二代,还跟师妹一起挣了个“雪岭双姝”的美号,天天上雪山头条。要不是后来搞电诈翻了车,被武林除名,搞不好还要戴着几百万的耳环质问你们不努力。四不仅别的中小门派这样,一些“清流”大门派也如此。少爷羔子宋青书,因为他爹是大佬宋远桥,才二十多岁,对门派还没有任何大的功绩,就已经成了内定的接班人。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大战在即。按照常理,好歹等仗打完,宋青书多挣点功绩,再明确他的地位吧?可宋家连这点耐心都没有,开足马力造势,在光明顶决战前,整个江湖都已知道宋青书要上位了。苦干实干不如走捷径,拼命卷自己不如靠别人,当笨小孩、花笨功夫没用,已是当时的普遍共识。华山派的掌门人鲜于通,是上代掌门的女婿;昆仑派开的是夫妻店;丐帮帮主史火龙去世,接班的竟是他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儿史红石,才十二岁。离谱的是,这么离谱的事居然没一个人提出反对。放眼江湖,随处可见“努力”二字的贬值。五“后张三丰”时代,就连本该最崇尚实力、最输不起的明教,也堕入拼关系的泥潭。龙王黛绮丝,走的是“波斯总坛委培生”路线,空降中土明教,直接高起点。后来她立功当上法王不假,但没立功前,就已经是核心圈的人了。最扎心的是五行旗那群牛马,在光明顶浴血奋战,拿命填坑,几乎以一己之力对抗六大派。可战后结算,论功行赏,除了一个断手残疾了的吴劲草,五行旗头头们没一个提拔的。反观那些高高在上的光明使者、护教法王、五散人等“勋贵”,大战时忙着内讧扯后腿,战后却毫发无损,位子坐得更稳当。甚至仗着和新教主的关系,他们地位更牢固了,底下兄弟更看不到希望。有一件事特别深刻:范遥公开造谣,说灭绝师太是自己老情人,周芷若是他俩的私生女。这么离谱的谣言,吃瓜群众却秒信,连峨眉派自家人都信了——不然师父怎么把掌门传给周师妹?谣言是最能反应一个社会基本面的。人们愿意信,就是因为看多了,见怪不怪了。这就是倚天江湖最可悲的地方,投机和捷径被追捧,耐心、沉潜、低调、刻苦成为稀缺,没人再有从零开始起跑的勇气。六这样一对比,才发现张三丰选择的可贵,也明白为什么人们喜欢这个“不是主角的主角”。有捷径不走,宁肯下笨功夫,为渺茫的理想燃烧几十年,放在后来的倚天剧本里简直不能想象,去襄阳委培不香吗?还包分配。这样一个故事甚至让人想不明白:不靠捷径,拾级而上,不是应该的吗,怎么会成为异类?当社会系统性地奖励浮躁时,坚持笨功夫的价值何在?说到这,就想到又一位另类的主角,也是汽车江湖里的稀缺存在,叫做朱江明。是不是感觉很熟悉又略带陌生。熟悉是因为他创立的零跑汽车,是这几年新势力里的“黑马”,销量常驻前三,今年更是频频登顶。陌生则是因为他本人——这位带领大华股份成为全球安防第二、搞硬核制造的理工男,很少在镁光灯下“蹦跶”,出镜寥寥,社交媒体几乎查无此人。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是个30多年经验的典型理工男,擅长技术,不会“讲故事”。很像武侠小说里的一头扎进武当山,自2015年创办零跑,朱江明的理念就四个字——全域自研。七真正搞全域自研,难度不亚于荒山野岭里创办武当派。十年造车路,中国车企首个车规级智驾芯片-凌芯01、业界首个八合一电驱、业界率先量产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业界首个“四域合一”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一门门领先技术从零跑诞生,自研自造占据整车成本的65%以上。在宋青书、朱九真等人看来,全域自研怕是疯了,这年头,赋能、借势、强强联合,不丢人。谁不是“全球采购”,老板搞好营销、立好人设不就行了?但零跑坚持实业造车,今天你在浙江,能看到零跑年产百万套的电池、电驱、车灯和多个整车工厂,甚至还有座椅、保险杠、压缩机、AR-HUD制造车间……卖车做得跟卖现房一样。靠着这套硬核自研带来的极致成本控制,零跑是出了名的车好还不贵,这也有点像太极拳,东西好,门槛还低,谁都能比划两下。朱江明曾经讲,能走到今天是因为无知,所以无谓。事实上,唯有那些扎进土里、一砖一瓦垒起的笨功夫,才能托起真正穿越时间的武当。这才是对抗“努力贬值”的最硬的东西。时间,终会奖励那些愿意与它做朋友的人。 今天看啥地址:http://www.jintiankansha.me/t/CIhVOGuiW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