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泡沫的象征——恒大集团8月25日在港交所退市。碧桂园控股业绩恶化、华南城控股启动破产重组程序,其他房企也陷入困境。如果房企撑不住,中国经济突破瓶颈会更加耗时……CDT 档案卡标题:恒大退市了,但房地产低迷还看不到头作者:日经中文网发表日期:2025.8.26来源:微信公众号“日经中文网”主题归类:恒大CDS收藏:公民馆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背负近2.4万亿元债务、陷入经营困境的房地产巨头中国恒大集团8月25日在香港交易所正式退市。中国的房地产不景气看不到尽头,碧桂园控股的业绩恶化等,其他同行也陷入困境。在香港时间8月25日上午9时,恒大的上市公司地位正式被取消。交易所20日宣布摘牌,并告知股东如有疑问请向适当专家寻求建议。2024年1月,香港高等法院下达清盘命令,恒大的股票交易被停止。7月28日停止期限达到18个月,交易所决定摘牌。在摘牌后,破产重组手续仍将继续,但事态复杂看不到尽头。据担任清盘人的美国咨询公司Alvarez & Marsal介绍,恒大在280多个城市拥有超过1300个开发项目,债权人的诉讼达数百起。与房地产管理公司恒大实业等目前仍在香港上市的两家子公司的重组也以失败告终。清理资产并分配给债权人是一项“极其艰难且耗时的工作”。恒大是中国房地产泡沫的象征。该公司1996年在广东广州成立,2009年在香港新股上市。由于中国房价持续上涨的“神话”,人们的购房欲望高涨,在这种情况下,恒大通过大量出售尚处于规划阶段的项目和未完工项目的手法崛起。在中国政府2020年转向加强财务监督之后,恒大的资金周转受阻,经营危机表面化。购房者支付了房款恒大却无法交房的情况频发,信用危机导致销量骤减。截至2023年6月底,恒大的债务总额增至2.3882万亿元。虽然中国政府通过金融支援对房地产行业进行扶持,但危机仍未消除。8月22日晚间,2022年曾是中国最大房地产企业的碧桂园宣布,2025年1~6月的最终损益为亏损185亿~215亿元。亏损额最大达到215亿元规模,与上年同期相比大幅膨胀。受到信用危机的影响,碧桂园截至7月的月销售额连续27个月低于上年同期。2023年10月还因资金困难无法支付外债利息,被国际金融团体认定为债务违约,香港高等法院正在审理破产重组的申请。香港高等法院同时推进类似的破产重组案件。8月裁决对经营困难的华南城控股启动破产重组程序。美国评级机构穆迪在8月20日的报告中提出看法称,中国房地产销售额在未来12~18个月将继续下降。指出复苏倾向偏重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要想真正复苏“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如果房地产企业撑不住,购房者对行业的不信任就会加剧,中国经济突破房地产不景气的瓶颈会更加耗时。